食用菌专业网络互动模式的比较浅析(4)
四、自媒体
自媒体是一类新型传播方式,能够具备技术研讨性质的主要有博客和公众号两种。当然类似的工具软件很多,如格图、够秀、甚至易企秀都可以作为固定发布形式。
博客的历史较早,具有很大的使用群体,因为个人连续性的写作要求,一般不是会随意转变形式的。但公众号因为关联微信的关系,所以在用户靡集方面具有显著优势,所以在博客被压制和没有很大连续性必要的博主,转战到公众号是非常多的。而且由于手机阅读关注的优势(实际上也是微信关联手机电话号码的优势),逐渐有取代博客的趋势。
博客形式的优势是编辑的便利,类似word,同时又自动保存等功能,利于利用零星时间编写。由于依附于网站,博客的内容也很容易受到干预,所以博客的局限性也越来越凸显。
现在从专业交流的角度看,没有比微信公众号更好的了。好在哪里?我们也分析一下。
第一好,可以通过关注完成固定的推送对象,而且读者转发可以稳定在特定群体内保持扩散势态。
第二好,隔离式的互动。不至于形成因为意外表达不当及针对性批评引发群体攻击。
第三好,内容不涉及政治时,没有了自干五的干扰,可以相对自由的写作,比论坛的多级干扰舒服了很多。
第四好,很容易发展固定读者群体,可以通过微信群主动推介,操作和阅读界面适合手机用户,普及性好。
基于上述几点好处,公众号越来越受到专业写作者的青睐,许多过去通过博客写作的人都选择了改用公众号写作。
但往往同一件事有其优点必有其缺憾。
公众号的专业写作考虑作者便利多了,一些不良的东西也得以因此扩展。
就拿食用菌行业的一些知名公众号来说吧,首先是门户网站的公众号携原有会员的优势,大肆贩卖新闻食用菌。因为可以设置屏蔽评论,自说自话,为政府行为站台,比广告还无耻,这个已经是毋庸置疑的事实了,完全缺乏自律。
参考链接:食用菌新闻与新闻食用菌
企业或者机构公众号自然不遗余力的为自己的产品和想法鼓吹,但适得其反的是,因为这种方式和行为受到普遍反感,这种公众号发展到一定时候,就失去了魅力。内容贫乏,相互抄袭成为一种流行,有的公众号完全靠转载杂志文章过日子,我很不理解,这种事情到底是对杂志有利还是弊大于利?
谈到技术问题,公众号的控制相对比较适度,只是任何技术都经不起长年累月的编写,一部分作者江郎才尽后,就开始胡说八道,当然胡说八道的后果是越来越受到诟病,然后失去个性独立的存在意义。
不谈技术之后的发展方向,最容易成为变相广告,甚至直接做广告,其中最容易收获的是培训广告,因为受众之间没有讨论途径,一些所谓的技术钓鱼得以进行,技术钓鱼的方法是通过公众号宣扬某些不适合在公开场所宣传的不好意思的技术,如羊肚菌技术、液体菌种之类争议甚多,把握较小的“新”技术,宣扬之后,顺理成章的吸引一批不明就里的读者,然后开班就不愁了。
食用菌技术通过公众号进行讨论,是一个非常个人化的手段,长期坚持和不断的出新十分困难,所以现在也面临许多困难,目睹众多公众号处于尴尬境地,不断重复,不断抄袭,不断说胡话,不断吹喇叭。而另一方面,公众号的运行实际,也在佐证一个问题的提出:是迎合读者趣味写作(内容的完整性可靠性科学性真实性都退居其次),还是坚持以自己的风格写作(很可能读者的增长比较慢关注量增速也慢),非常考验未来的去向。如果说这两个选择有代表的话,正好是《菇行天下》与《不大不小菇》。当然无论是李崇鑫还是我本人,都一定会坚持自己的风格和选择,差异是谁坚持更久,以及坚持的意义会否改变。
讨论过这些互动模式后,我很有些茫然,虽然政府被忽悠的到处都在“互联网+”,却连一个恰当的技术沟通平台都没有,是菌业的悲哀还是网络环境的悲哀,抑或是人性的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