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级菌种知识培训课(6)
第四课:继代问题
把扩繁作为唯一的概念,是低级的制种者,这些套路似乎比较容易,但其容易在哪里?是因为有些程序不做,如果完整的程序做下来,那就不容易。
能够把所有程序做下来,才是一个合格的制种技术人士。现在食用菌类书上粗略的都有这些内容,但细节远非书中描述的那个样子。实际上中学的物理课本还介绍了原子弹,有多少人能够制造原子弹?
看书是个基础学习的渠道,深入则需要钻研和积累,所以好的制种技术人才通常要有好的师承或者很长时间的积累,或者在单位内部保存的技术档案里,才有较好的实际可以用的技术。当然,如果一个人可以得到多方面的支持,那也可能短时间掌握较好的技术,只是,如果自己空空如也,谁会支持一个啥也没有的人呢?
完整的制种技术至少要掌握保藏技术和继代控制技术。
既然我们知道变异是不可抗拒的的,那么我们其实知道种性出问题也只是时间问题,这还不包括钝化退化受损等因素。制种者能够做的就是如何将这种变化推迟或控制得慢一些,这涉及是两个方面的专业工作,一个是保藏技术、另一个是继代问题。
先说继代问题,继代的意思绝不是接种那么简单,继代是一个既有种性保证又逐步累积不可逆变化的效应过程,继代无法绝对量化,但继代的效果是客观存在,由于继代效应,菌种的种性无法恒久保持不变。
试管转管算不算继代问题,没有谁敢简单的说是或者不是,因为如果说是,那么离开出发菌株的转管次数就相当有限了,事实上显然问题没有这么严重,尤其是连续不休眠的转管,没有特殊情况,根本没有什么可见的影响,我看过一个单位内部资料,连续转管50次后,与液氮保藏的出发菌种对比,差异不显著。
而一个菌株每年包括正常冰箱保藏等工作,一年也就转管10多次。如果说转管不是继代,很少菌株能够在五年以上还能保持较好的种性,这又怎么解释呢?
在没有什么确定的理论支持时,我只有一个猜想可以解释这种现象,不论对错,这个事情务必请理解,尤其是某些行业大佬,你们也拿不出什么证据的时候,请不要轻易否定这个观点,除非你有更好的证据或者解释。
这个猜想不妨叫鄢氏菌论第一猜想(后面我们还会有第二第三猜想),其内容如下:
食用菌菌丝体在适当条件的生长过程中,变异和各种其他不良变化都是不太发生的事情,因此如果菌丝体处于常态增殖下,无论是否进行转接,其继代效应不明显,而只有处于非旺盛生长状态特别是休眠状态是,才容易发生不可逆的问题,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在菌丝旺盛生长的过程中菌丝保持高活性,因此包括自我修复和细胞群体稳定下的细胞个体变化被掩盖,因此种性不会出现足以较快表现的变化,视为不存在继代效应。而当菌丝替处于休眠(也是一种不适)状态时,活力降低,环境带来的影响得不到修复,累积的变化则会较快表现。所以不进行诸如低温保藏之类的操作的时候,也不使菌丝老化,那么生长的前端菌丝就能够始终保持种性的稳定性。
如果每一次转管都视为一次继代,那么岂不是20*200试管转管一次当得10*100试管的两倍变化效果(菌苔长度加倍),中间不过是有无切割的差异而已?难道变化仅仅在于接种过程的机械切割?这显然说不通了。
按照这个猜想,在比较活跃生长状况下的菌种连续转管就不存在继代问题,我们其实也可以理解为在一个无限培养基上面,前端的新鲜菌丝体始终保持着起点的种性,这样,转接操作只是连接有限的培养基的过程而已。
但每一次保藏过程,则是不折不扣的进行了休眠。那么我们可以视每一次的休眠为一次继代,经过数年后相当于继代次数达到十至二十代,累积的变化就比较明显了,继代效应越来越明显,这就是发生了种性的偏移。
所谓选育,也就是在这种偏移中,分离出并保留那些没有或极少偏移甚至有正向偏移的种源,这当然也算是保持种性优良特质的变通方法,因此我才认为这是低层次的育种,但积极意义是存在的,只是不要夸大效果和作用。
这个猜想也能够解释液氮保藏和液体石蜡保藏等方法每一个保藏期较普通冰箱保藏时间较长的理由,因为这些保藏方法在某种程度上也抑制了变化的发生,而由于单次保藏期的延长,累积继代效应变化的次数不变的话,那么整个保藏期就得以延长了。
事实上专业保藏机构的保藏,也并不承担种性保存的职责,因为保藏机构的目标是某个遗传类型的基本存续而非种性保证。
所有微生物发酵产业和食用菌产业一样,都是在这种继代问题的必然性下,努力寻求变化朝好的方向走,而不是彻底完全的预防阻止变化发生,实际上那也做不到。
就这个基础再进一步分析,复壮也不是完全恢复种性的,只是复壮能够激活某些可逆的过程以及菌丝体本身的活性强化,也就是说复壮并不能防止继代效应的发生,但复壮过程并不构成继代问题。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