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参芪降糖颗粒与糖尿病防治
中成药作为中医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重要武器之一,由于其能够在临床上解决一定问题,长期以来一直受到广大糖尿病患者的欢迎。而中成药究竟应该如何应用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许多患者甚至包括医生在内也知之甚少,而且存在不少误区。更有一些不法企业和单位,针对患者对中成药疗效的不正确认识和过高期望,把某些降糖西药掺入所谓中成药当中,不仅增加患者的经济花费,而且还可能因用药不当,而产生一系列副作用,甚至给患者带来严重后果。所以,向广大糖尿病患者介绍一些中成药方面的知识,是非常必要的。本期为大家介绍的是参芪降糖颗粒。
参芪降糖颗粒属于国家四类新药,也是少数几种进入国家医保报销目录的中成药制剂之一。该药处方组成包括人参皂甙、黄芪、五味子、山药、茯苓、地黄、麦冬、天花粉、枸杞子、覆盆子等。按照中医学的说法,人参味甘能守,微苦补阴,温可助阳,能益脾气,助运化,输精微,化阴液,为益气生津之良药;黄芪能够升清阳,补肺气,补精微,为补气升阳之要药。人参、黄芪共为君药,相辅相成,可大补元气,能使气旺而阴津得以化生,津液生则渴可止。地黄、麦冬、天花粉共为臣药,清热育阴,生津润燥,与人参、黄芪相配伍,不温不燥,益气养阴、清热润燥而止渴。枸杞子、五味子、覆盆子共为佐药,封固肾关,不使精微下流,与君臣相协同,补肾摄精,肝肾两益。山药、茯苓共为使药,健脾养胃,固肾渗湿。君臣佐使,相互配合,共成气阴两补、肺脾肝肾同治之方。有鉴于糖尿病具有内热伤阴耗气的基本病机,其证候表现多气阴两虚,其发病与脾胃肝肾多脏相关的特点,从处方药物组成来分析,则可以看出该药应该是适应证较广的方剂。
参芪降糖颗粒在临床上主要适用于2型糖尿病气阴两虚证患者。2型糖尿病气阴两虚证临床上有何表现呢?一般说来,气虚可表现为疲乏无力、气短懒言、时时汗出、容易感冒、脉弱无力等,阴虚则可表现为头晕眼花、咽干口燥、五心烦热、心烦失眠、腰膝酸软、潮热盗汗、舌红、脉细数等。事实上,糖尿病患者确实经常出现上述气虚和阴虚的症状。调查结果也显示:气阴两虚证确实也是糖尿病最常见的证候之一。所以,临床上凡2型糖尿病患者,中医辨证属于气阴两虚证者,则可以服用参芪降糖颗粒。
但应该指出的是,我们不能对中成药的降糖作用抱有不切实际的期望。因为参芪降糖颗粒与其他中成药一样,都不可能像降糖西药与胰岛素那样,迅速降糖,立竿见影。但是,中药降糖有着自己的特色与优势。研究发现参芪降糖颗粒与其他中药一样,具有多靶点多方位综合调治糖脂代谢紊乱的作用。实践证明:中成药起效虽慢,但作用稳定,而且对心肝肾功能还具有一定保护作用。所以,参芪降糖颗粒对于2型糖尿病轻型患者表现为气阴两虚证者无疑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而对于2型糖尿病重型患者,即使表现为气阴两虚证,也不能贸然停用口服降糖药,一般可以配合口服降糖药,期望获得协同降糖的作用,而且有利于糖尿病患者症状的改善。对于糖尿病前期即空腹血糖受损、糖耐量受损的患者,口服降糖西药又不是适应证时,如果存在气阴两虚证,不妨也可以服用参芪降糖颗粒,这样有可能通过胰岛B细胞保护作用和综合调节糖脂代谢紊乱,降低其进一步发展成为糖尿病的危险。对于已经发生糖尿病并发症者,比如合并冠心病心功能不全,合并肝功能异常等,完全可以在规范应用口服降糖药和胰岛素的基础上,配合参芪降糖颗粒内服,可以期望对患者心功能、肝功能等起到一定保护作用。
当然,中成药应用同样强调辨证论治。任何一种中成药都不可能解决糖尿病的所有问题,也不可能适合于所有糖尿病患者。参芪降糖颗粒虽然也有清热润燥作用,但总的来说清热作用较弱,所以不适合于实热证患者,也就是表现为面红目赤、口苦口干、心烦口渴、怕热喜凉、咽干咽痛、牙龈肿痛、便干尿黄、舌红苔黄厚腻的糖尿病患者。
若2型糖尿病患者表现为气阴两虚的同时,兼内热便干、尿黄者,也可配合功劳去火片或三黄片、新清宁等清热泻火。若兼阴虚火旺,五心烦热、虚烦盗汗、腰脊酸痛、遗精者,也可配合知柏地黄丸以滋阴补肾、清热降火。若兼肝气郁结,出现情志抑郁、胸胁胀满、嗳气、太息、口苦、妇女月经不调、舌苔有沫而脉弦者,可配合加味逍遥丸等疏肝理气。若兼湿热下注,出现周身沉重、腰腿酸重、大便不爽、小便黄赤,或外阴瘙痒,舌红、苔黄腻者,则可配合二妙丸、四妙丸等清热除湿。若兼脾虚,疲乏、气短、纳呆、腹胀、便溏者,可配合参苓白术丸等以健脾益气。若兼气阴两虚、心神不宁,气短、咽干、心悸、自汗、失眠多梦者,可配合天王补心丹养心安神。若兼阴阳俱虚,出现咽干、头晕、腰膝酸冷、阳痿、尿频者,可配合金匮肾气丸、右归丸、五子衍宗丸。若兼冠心病胸闷胸痛者,可配合复方丹参片、活血通脉胶囊、血府逐瘀颗粒等,以活血化瘀。至于糖尿病肾病患者,我们常用此方配合虫草制剂(百令胶囊等)、川芎制剂(保肾康等)、大黄制剂(新清宁等)以及保肾散等,对减少患者尿蛋白和尿微量白蛋白,保护肾功能,也能起到一定作用。
总之,应用参芪降糖颗粒等中成药,也应该做到辨证论治,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论文来源:《糖尿病新世界》 2006年第3期
转载注明来源:https://m.xzbu.com/6/view-249482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