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理解归因理论,避免归因偏差

在日常的社会交往中,人们为了有效地控制和适应环境,往往对发生于周围环境中的各种社会行为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做出一定的解释。

即认知整体在认知过程中,根据他人某种特定的人格特征或某种行为特点推论出其他未知的特点,以寻求各种特点之间的因果关系,这就是归因理论(Attribution theory)

1958年,海德(Fritz Heider)在他的著作《人际关系心理学》中,从通俗心理学(Naive psychology)的角度提出了归因理论,该理论主要解决的是日常生活中人们如何找出事件的原因。

海德认为人有两种强烈的动机:一是形成对周围环境一贯性理解的需要;二是控制环境的需要。

为了满足这两种需要,普通人必须要对他人的行为进行归因,并且经过归因来预测他人的行为,唯有如此才有可能满足“理解环境和控制环境”的需要。

因此,普通人和心理学家一样,都试图解释行为并且从中发现因果关系,只是普通人的归因并没有什么科学方法,他们更多地依靠理解和内省。

普通人的这种归因活动被海德称为朴素心理学,与之相应,海德也被称为朴素的心理学家。

海德认为事件的原因无外乎有两种: 

一是内因,比如情绪、态度、人格、能力等;

二是外因,比如外界压力、天气、情境等。

一般人在解释别人的行为时,倾向于性格归因;在解释自己的行为时,倾向于情景归因。

在归因的时候,人们经常使用两个原则

一是共变原则,它是指某个特定的原因在许多不同的情境下和某个特定结果相联系,该原因不存在时,结果也不出现,我们就可以把结果归于该原因,这就是共变原则。

比如一个人老是在考试前闹别扭、抱怨世界,其他时候却很愉快,我们就会把闹别扭和考试连在一起,把别扭归于考试而非人格。

二是排除原则,它是指如果内外因某一方面的原因足以解释事件,我们就可以排除另一方面的归因。

比如一个凶残的罪犯又杀了一个人,我们在对他的行为进行归因的时候就会排除外部归因,而归于他的本性等内在因素。

.

归因研究虽然一直相当活跃,但归因理论真正对教育领域产生影响并不很早,这种影响始于韦纳。

20世纪70年代初,韦纳尝试用归因解释成就动机,从而创造性地将这两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了至今仍颇有影响力的动机归因理论。

在韦纳的动机归因理论中,他首先确定了成就情境中成败归因的最显著的原因知觉即能力、努力、任务难度、运气。

同一种活动情境中的原因知觉是多种多样的,不同情境中的原因知觉更是千差万别,为了寻找众多的原因知觉内在的共同特性,韦纳通过逻辑和经验分析、数理统计分析(相关法、多因素分析法、多元方差分析)确定了原因的三个维度:

(1)原因源,原因源是指原因是行动者自身原因还是外部环境的原因,如考题难度是外部原因,能力是内部原因;

(2)可控性,可控性是指原因能否受行动者主观意志的控制,如努力的可控性较高,能力、运气的可控性较低;

(3)稳定性,稳定性是指原因是否随时间而改变,如运气很不稳定,而能力较为稳定。

.

根据归因理论对人类心理动机的透视和分析,我们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进行学习动机的激发。

1
 学会积极归因,形成有效的学习动机

积极归因即能够调动学习积极性的归因方式。从韦纳的成就动机的归因模型中我们可清楚地看到,行为的内外控制点和稳定性均影响人的成就动机和行为,其中稳定性的作用尤其重要

这一理论告诉我们:失败归因于稳定的、内部的、不可控制的原因将会弱化进一步活动的动机;而失败归因于不稳定的、外部的、可控制的原因,则不会弱化甚至还会强化进一步的活动动机。

成功归因于稳定的、内部的、可控制的原因,将进一步强化成就动机;相反,若成功归因于不稳定的、外部的、不可控制的原因,则无助于强化,甚至还会弱化进一步的活动动机。

因此,当成功时应多做稳定归因,而失败时要多做不稳定归因,这样才有利于个体保持积极的行为动力。

如果总是将失败归因于一时较难改变的能力缺乏,个体可能就不会努力去尝试解决类似的问题了。许多同学的厌学情绪就是在失败情境下因不适当的归因而产生的。

2
 明确目标,体验成功,增强自我效能感

为什么具有同样智力和技能的人在同一任务环境中,会有不同的行为表现?其原因就在于他们各具不同的自我效能

自我效能是个人对自己能否成功地进行某种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

它是个体自身潜能的最有影响力的主导因素,对控制与调节个体的成就行为,尤其是在个体面对困难时的态度和坚持性及策略的采用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激发个体为达到目标所付出的持久的努力,勇于面对各种挑战,不怕困难和挫折,力图实现成就目标。

  • 要设置明确而合适的目标定向

学习动机对学生的推动作用主要表现在学习目标上。一个人的求知欲越旺盛,越想得到别人的赞许和认可,增强自尊,他在有关的目标指向性行为上就越想获得成功,其行为的强度就越大。

因此,不管是为获得知识、能力,或者是为获得良好的地位、声誉,学习目标定向明确,个体学习行为的积极性就高

一个没有学习目标的人,在学习上缺乏进取性、主动性、自觉性,即使获得好成绩,其成功感也不会强。

尤其是那些自我能力归因较低的个体,当遇到困难或遭遇失败时,学习会更加消极。因此,明确而合适的学习目标走向,有助于激发个体的学习动机,获得强烈的成功体验

  • 可进行“自我竞赛”

即同自己的过去比,从自身进步、变化中认识、发现自己的能力,体验成功,增加自信心。

  • 为自己创设更多的成功机会,增强胜任感。

譬如,语文、数学成绩都较差,但擅长美术,就可从发挥美术特长入手,增强自信,从而增强攻克语文、数学科目的学习困难的信心。

不过,成败经验对自我效能感的影响还受到个体归因方式的左右。只有当成功被归因于自己的能力这种内部的、稳定的因素时,个体才会产生较高的自我效能感。

因此,在对成败进行归因时,还应持积极、客观的态度,以增强自我效能感,保持持续的动力

ENDING
熙桓心语

对一个人行为原因的解释可能会影响到我们对这个人的认知、态度以至于行为。学会多方面思考,从他人的角度观察事件会让我们成为更加思想成熟的人。

因而与人沟通中我们在思考“为什么”时,应该用更加客观的角度去思考他人的某种行为,以他人的立场或处境去解释他们当时的行为。

避免简单地把原因归结为对方是什么人,这样才能使我们看待别人或自我与他人的关系时采取更客观、理性的态度,而不是武断的去推断他人态度,人格,脾气有问题。

END
(0)

相关推荐

  • 动机的理论

    动机是一个较古老的研究课题,已经有百多年的研究历史.人们对动机的实质进行了多方面的探讨,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从而形成了多种不同的理论. 一.本能理论 动机最早是由本能的概念引人心理学的.19 世纪末.2 ...

  • 创设问题情境的理论基础是成就动机理论。

    67.创设问题情境的理论基础是成就动机理论.

  • 对于试错上车的正确理解

    作者的意思已经很明显了,你要入场,但由于概率的原因,入场有可能会出错,这时你就应该承担这部分通过试错上车必须付出的代价,而这部分代价应该是在你的系统和提前的作战计划里早已经规划好的,也就是作者说的输掉 ...

  • 学习《伤寒论》要正确理解当时医学上的名词术语

    <伤寒论>中的名词术语,是极为朴素的,有的流传到现在,还是大众化语言,如"能食"."不能食"."大便硬"等.但是这种语言用在医学 ...

  • 可量化的「粘性」,帮你正确理解「留存」

    留存,被认为是衡量产品健康度的一大高级指标,除了"留存",我们最常谈起的就是"粘性".但如何将它量化,让大家对产品的粘性衡量从感性变成理性一直没有很好的分析模型 ...

  • #一路平安#【如何正确理解——让速不让道...

    #一路平安#[如何正确理解--让速不让道]跟老司机在一起你会听到他们说"让速不让道"是非常正确的路上行车守则,可能对于很多新手来说很难理解什么是让速不让道,今天给大家讲解一下,如何 ...

  • 正确理解六合

    一.六合的由来 六合拳出自少林寺.宋朝周侗从小丧父,母亲送他人佛门,指望他学成一门手艺养家糊口.而周侗却偏偏喜欢练武,几年下来学成了六合拳.六合大枪,后来岳飞成了他的关门弟子.岳飞把六合拳简化后传给他 ...

  • 中医、西医,可证伪性比较。正确理解证伪、可证伪性,2者有差别

    之所以需要证伪,是因为人类的认识只能模拟真理.至少到目前为止,科学不是真理,是真理的近似. 既然是近似,那么就有很多种方法,所以到底科学更接近于真理还是哲学更接近于真理,这是一个问题.尤其在对人体的认 ...

  • 如何正确理解乡村治理中“三治”、“三社”与“三共”的关系?

    "三治融合"."三社联动"与"三共"(共建.共治.共享)的关系是治理方式.治理体制和治理平台的关系. "三治融合"--是 ...

  • 刘素娟:正确理解(自侦案件)刑事立法中的注意规定与法律拟制

    山东省淄博市人民检察院侦查监督处  刘素娟 摘要:注意规定是在刑法已作基本规定的前提下,提示司法工作人员注意.以免忽略的规定:法律拟制是将原本不同的行为按照相中都有所体现:区分注意规定与法律拟制对于正 ...

  • 正确理解多校划片,四川中小学招生新政深度解读!

    导语 本周,四川省教育厅发布了规范2020年全省普通中小学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文件发布后,读者普遍反映文件太难看不懂,要点太多,这两天部分媒体炒作即将多校划片更是让读者神经紧绷,今天科科就对这个文件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