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性外耳道炎
【病理特点】
1.常见于患有糖尿病的老年患者,免疫抑制患者发病风险明显增高。
2.铜绿假单胞菌感染为主,病理表现为坏死及肉芽组织。
3.病变具有很强的侵袭性,可进展为颞骨及颅骨的骨髓炎。
4.颅内病变可形成乙状窦血栓、脑膜炎及脑脓肿。
【选择检查的顺序】
1.HRCT为首选检查方法,不仅可以清晰显示外耳道及邻近骨质破坏情况,而且可以显示软组织病变及脑脓肿等并发症。
2.MRⅠ 需要除外颅内并发症如乙状窦血栓、脑膜炎及脑脓肿时, 建议行MRI检查。
3.核素显像锝或镓骨扫描有助于早期诊断,用于与急性普通外耳道炎鉴别。
A.左侧颞骨横断面CT左侧外耳道内可见软组织密度影,外耳道前、后壁骨质破坏(黑箭头);B.左侧颞骨横断面,T1WI示病变呈等信号,边界不清,形态不规则;C.左侧颞骨冠状位,T2WI示病变信号略低;D.左侧颞骨横断面T1WI(增强)显示病变较明显强化,邻近脑膜可见增厚及强化(白箭头)。
【影像学表现】
早期只有软组织感染改变,无骨质破坏;晚期有骨质破坏和死骨形成。
1.CT:外耳道、鼓室及乳突气房充以软组织密度影;骨质侵蚀破坏多从外耳道下壁开始,逐渐其他壁及相邻骨质破坏,边缘不整;面瘫者可见外耳道后壁及面神经管乳突段骨质破坏(图A)。
2.MRI:外耳道、鼓室及周围软组织浸润,T1WI及T2WI均呈较低信号,增强后中度强化;颅内并发症的相关表现(图B~D)。
【评价】
根据病变程度不同, Kraus提出临床分期标准:
I期:炎症局限于外耳道及乳突气房。
II期:I期+颅底骨髓炎及脑神经麻痹。
Ⅲ期:Ⅱ期+炎症扩散至颅内。
影像学可以显示病变范围及程度,给临床分期提供帮助,用于患者随诊观察疗效,CT检查发现明显的病变前骨中的矿物质至少丢失了1/3,相反,骨质异常会在感染控制后很长时间仍然存在,应引起注意。
作者|王振常等
编辑|杨海
审核|头颈编辑部
关注一下 精彩不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