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中的上海
以前的上海,马路上自行车铃铛声比汽车喇叭声多……
▲ 茶叶蛋和瓶装牛奶、老酸奶。特别是最最左边,只露出一个角的可可牛奶,米道老浓的,阿拉小辰光最欢喜吃了。每趟喝酸奶总归要瓶盖头翻开、先舔一舔,诶个辰光的老酸奶才叫正宗,质地浓稠、一嘴的奶香,满足!
▲ 迭个侬还记得是啥伐?乌龟车,也叫泼泼车,70年代的上海“差头”。
▲ 公共汽车的香蕉位子。小辰光姆妈不让坐在香蕉位子上,讲很多小孩子从洞里落下去死掉了,吓死囡囡了。
▲ 老早底02路方车子,老特别的。终点站了该新乐路襄阳路的顶顶鲜对过,另外一头了该大上海时代广场。
▲ 20路和27路在一个站头等车子,人山人海。
▲ 从26路变成126,再从126变回26路。电车辫子经常翘掉,司机经常要下车把翘了的辫子重新接回电轨。
▲ 80年代的辰光,还有电车线路维修车。
▲ 复兴西路上的96路。这种路牌,看着都亲切。
▲ 那时候嗰车票,票价让人泪奔。很多小盆友,喜欢立勒卖票员旁边,看伊拉剪票子。买好一叠公交预售票,乘公交车就用不着再买票了;每天乘公交车的还有月票,图片里个小姑娘,毛估估现在要四十多岁了;老早底个地铁票也是纸头的
▲ 当年用迭种“婚车”的夫妻们基本上都已经超过银婚了。
▲ 1993年,上海凤凰自行车广告。
▲ 那时候的机场出入境。
▲ 东风饭店,上海滩第一家肯德基,那时候还叫美国家乡鸡,套餐5块9。
很多人第一次吃肯德基,就是在这里。爹爹姆妈带了小囡,只买一份套餐,爹爹姆妈自己是不吃的,讲不欢喜吃油炸的。现在都晓得了,他们为什么说不喜欢吃了。
最下面那张图就当年向美国家乡鸡叫板的荣华鸡(南京路西藏路)。如今家乡鸡依旧是肯德基,荣华鸡却……
▲ 大千美食林,后来变美罗城,现在连美罗城也要改造了。
▲ 王家沙门前的天桥,这S形拗得……要说那时候围绕天桥的四面建筑,都是有名的老字号,除了王家沙,紧靠其邻的是当年卖 “熊猫金币”的银行,对面是南京西路新华书店,楼下是卖羊毛衫的开开百货,再往东面是绿杨邨酒楼,而在石门一路南京西路拐角处则是宋庆龄儿童书店。
▲ 小辰光家里有人过生日,就去红房子吃一顿庆祝。色拉,罗宋汤,炸猪排……
▲ 户口簿。家家人家屋里侪有的么子,要囥囥好。
▲ 右边迭块木头,就是“叫侬回去跪搓板”的汏衣裳搓板。
▲ 霞飞,风靡一时的上海滩“雅诗兰黛”。
▲ 虾片食品厂,每趟路过,馋吐水嗒嗒滴。
▲ 80年代,弄堂里被头、衣裳都晾在外头,叫彩旗飘飘;弄堂口有的卖爆米花的,虽然现在偶尔还看得到,但是味道跟老早底不好比,老底子一大帮小囡,拿着米和年糕去爆,爆好以后,一路走一路吃,到家了也基本吃了差不多了;还有大热天晚上,家家人家拿了躺椅到弄堂里乘风凉,拉家常。
▲ 老清老早起来卖早饭的。现在又有多少上海人肯早上起来卖早饭,难怪现在上海米道的早饭越来越少。
▲ 上海老爷叔们还欢喜遛鸟。
▲ 要是约了出去白相,哪里碰头呢?人民广场大屏幕下头。
▲ 80年代的外滩,多少人小辰光在水泥防汛墙上拗过造型、摆过破斯(pose)。
▲ 最难忘的还有西宫里厢的游乐园,普陀区的小囡应该都白相过伐。里头的激流勇进,刚出来的辰光,排队的人覅太多哦。
▲ 当年赶时髦都用拷机,拷机响了,要寻公用电话回电;再后来,看到马路上用大哥大打电话的,连讲话声音都要中气更足一点,旁友绝对大户哦。
▲ 女人赶时髦,就看当时的“服装圣经”,3块6一本。
(戳《窈窕淑影 风华绝代》查看更多)
▲ 迭张图片上海球迷肯定记忆犹新的,1998年,申花,足协杯冠军。
时光如梭,岁月荏苒
在惊异上海日新月异的发展时
老底子上海宁总忍不住怀念起
小辰光额弄堂生活
一位爷叔参观了上海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博览会
不胜唏嘘的说
展会上的照片和视频记载了改革开放前
阿拉上海人生活的点点滴滴
太怀念了!
没有手机和互联网
没有三分钟足够跑一站的地铁
没有24小时营业的便利店
没有品牌扎堆一站式购物的综合体
甚至连最最基础的
自来水供应、煤气灶、洗衣机…
也不是家家都有的
那时候弄堂里的上海人
究竟是怎么生活的呢?
老上海人的生活点滴
1
弄堂住房
◆过街楼◆
上海弄堂有一大特色——过街楼
上面住居民
下面是通道
因为在弄堂上方呈骑楼之势
所以叫过街楼
过街楼一边窗朝着弄堂
一边窗朝着马路
两边可以看到不同的风景
后来马路拓宽
过街楼逐渐被削掉
这才
看得见弄堂,看不见过街楼
◆弹格路◆
弄堂里的弹格路由卵石、块石铺就
最鼎盛的时候
弹格路在上海有四百条左右
约八百公里
弹格路施工简单、翻修容易
但也容易积污纳垢
且无法承受车辆之重
现在,1933老场坊、田子坊、
上南路、桃江路等
还能见到一些为张扬复古气息
而重新铺设的弹格路
◆筑漏◆
◆搬场◆
2
弄堂里每天要做的几件事
◆生炉子、拎痰盂◆
早上起来
每户人家都要生煤球
因为房子不通风
所以要把炉子抬到外头
如果生火的木头、废纸有点泛潮
炉子上面就会浓烟滚滚
整个弄堂都有一股烟味
免不了要倒痰盂和马桶
大多是这样的分工:
女人倒马桶
男人拎痰盂
◆洗衣服三部曲◆
▽
一排洗衣机放在弄堂里
大一点的床单需要手洗
两三个人合力把床单拧干
方便晾晒
弄堂里拉起晾衣绳
衣服鞋袜被单全部晾起来
成为一道彩色的“万国旗”风景线
◆泡开水◆
泡开水一般到老虎灶
一分钱一瓶
童叟无欺
◆洗头洗澡◆
夏天女人们经常出来洗头
男人们则光膀子浇凉水澡
3
弄堂里的小日子
◆夏天出门纳凉◆
老城厢没改造前
街坊邻居们全轧了一道
一条巷子里住上百户也不夸张
上海的夏天,气候潮热
加上住户又多
晚饭过后
男女老少举着竹榻藤椅
坐在穿堂风口
扇子一把,凉茶一壶
开始吹牛嘎三胡
◆电话间传呼◆
那时候没有电话
有急事要联系亲朋好友
就要通过公用电话
通常电话间的传呼员都是一位老阿姨
一手拿着电话、一手拿着通讯本
“侬好,这里是××弄,请问你找谁”
“好的,稍等,我这就去叫”
“15号亭子间老张、22号客堂间小王、
31号三层阁蒋老师”
传呼声从电话间传到了前楼、晒台
隔得近的、关系好的街坊
甚至靠接龙传呼
◆生活刚需得凭票购买◆
那时候的米粮、肉、衣料等全要凭票购买
对应的票领对应的物品
用完了就只能眼馋了
△虹口区第二米粮店
△菜市场
△各类票据
有闲钱才能稍微“小资”一把
女主人去烫一把时新的头发
男人去巷口买一包卷烟
顺路给孩子捎一袋糖果
△女人们在理发店里“赶时髦”
△巷口的烟纸店
△小辰光心心念念的糖果店
经常吃的还是这种麦芽糖
又叫搅搅糖
因为质地很黏
吃的时候需要用小竹棍挑起一团
搅和搅和吃
还有这种本土爆米花
爆一壶8分钱,加粒糖精片2分钱
一般爆的都是珍珠米、年糕片、
山芋干、赤屁豆(蚕豆)
把它们扔进小炉子里、架在火上
快速摇动手柄
随着砰一声巨响
爆米花就做好了
干吃或者泡水喝都可以
现在有些一些农村地区还偶尔能见到
童年的美味还有
街头叫卖的赤豆棒冰、奶油雪糕
再也喝不到的幸福可乐
◆文娱活动也不少◆
看书读报、看电视、
听收音机、玩各种小游戏…
那时候的活动也不少呢
△老式图书馆
每个年代都不缺勤奋的读书人
△32元的四管半导体收音机
上面刻着“敬祝毛主席万寿无疆”
△一家人围坐在一起看电视
很温馨
△放学后迫不及待去小人书摊蹭书看
△巷子里支起一张桌子就能打乒乓球
△巷子外的人民广场
已经开始培养足球运动员了
△滚钢圈
比比谁的又快又稳
△造房子这种经典游戏
现在的孩子也照样着迷
4
一身绝活的手艺人
七十二行,行行出状元;
敲锣卖糖,各干一行。
弄堂生活的琐碎
催生了一批硬核手艺人
箍桶的、补盆的、编竹篾的、弹棉花的…
在那个物资比较匮乏的年代
东西坏了都会找匠人
修修补补再接着用
△蔑匠和桶匠
△秤匠
△一位爷叔在搪锅底
以前的搪瓷盆破了都是这么修的
△修鞋摊子
△走街串巷修伞
△钉碗
那时候连碗破了都是拿去补的
往昔弄堂岁月
承载着好几代上海人的记忆
以至于
当听到老张园里居民集体搬迁、
这个月开始全面封闭整改的消息时
我们慨叹着一个时代的谢幕
那时候
上班也是人流如潮
自行车是主要的交通工具
有轨电车的司机们站着开车
每辆车上都有一根“天线”
坐公交车是有月票的
生产组是计时工资制
每月十几元的工资很常见
那会的广场舞还不叫广场舞
叫交谊舞
也没有现在这么风靡
东方明珠刚建造的时候
是不是很震撼?
上海站也还很小
远远没有现在的规模和气候
尽管这个时代已经远去
但我们不会遗忘
那是诞生在这片土地上的居民
最初的生命底色
也会是今后漫长的人生旅途里
时时回望的风景
到如今的上海滩,市中心越发繁华,高楼大厦鳞次栉比,但我们却还是怀念曾经的岁月,怀念石库门路灯下的四国大战;怀念灶片间里每家人家的炒菜味道;怀念用井里打来的水冰镇西瓜;怀念坐在爹爹那辆28寸永久13型自行车前头去和平公园“白相”碰碰车……
现在嘛,这些都只能是回忆了。再也回不去了,那时的人心,那时的环境,还有那时候朝气蓬勃的爹爹姆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