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读此书,居然发现一种高效率听公开课方法
本文字数
1841
阅读时间
6分钟
Part
1
作为老师,为什么要去经常听课,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在别人的课堂中发现一种未知,这种未知通过自己思考与实践,可以转化为自己的教学行为。
去听课一个很重要的目标是学习,能够在一节课中抓取到自己需要的内容。
然而从几年的听课经历来看,我有时去听一节课不是学习,而是评论,说这里可以这么上,那里怎么上成那样。就像看一场电影,看完就要评论一番。但是如果关于一部电影真的要剖析一番,又是说不出来。
其实任何一节公开课,都是凝聚一位老师甚至一个团队的智慧,具体的教学内容,下面必然藏有我们难以发掘的教学方法或教学理念。
Part
2
后来我就自己告诉自己,正如看一部电影一样,听一节公开课,也是一种遇见,不是去评头论足,而是去积极联系自我,听了这些课,对自己的教学有什么改变。
关于联系自我,最近在看的《这样读书就够了》(去年暑假读了一遍,最经重读),里面的一种读书方法似乎可以用在听一节公开课上。
这种方法就是三张便签读书法,简单说来,在读完一本书之后,找到自己需要的内容,准备三张颜色不同的便签。
第一张便签:用自己的语言重述知识。
第二张便签:描述自己的相关经验。
第三张便签:以后我怎么应用。
我们可以发现,其实三张便签读书法,其实是在把自己的行为与书中内容进行积极互动,更加重要的是书中内容,不再停留于书本,而是通过自己的理解与行动,从书中走到自己的生活与工作中。
Part
3
关键来了,怎么把三张便签读书法应用到我们的平时听课中呢,特别是听那种大型公开课(虽然有作秀成分)。
其实方法很现成,一本听课本就可以解决了,我就不自量力,以我自己的听课本为例吧。
看到这本听课本,除去最上面的基本信息的填写,还剩四块内容,分别是:教学过程、听课随感、板书设计、评估意见。
这四块内容中,板书设计基本是根据上课老师的板书设计来写的,没有自己太大的发挥余地。
那么我们主要来看教学过程、听课随感、评估意见这三块,而这三块恰好对应了三张便签读书法中的三张便签。
教学过程对应第一张便签:
用自己的语言重述知识。
写教学过程其实就是在用自己的语言,重构自己对一节课的认识,包括教学的主要框架与教学细节、重难点突破。
既然说到是用自己的语言重述,我个人认为这个时候,就不要事先看公开课教案了(很多上课老师已经为到场老师准备了公开课教案),因为你事先看了,必然对你的重述工作有一定干扰与强制,特别是当你对这节课内容不怎么熟悉的时候,公开课的教案就会对你的影响更大,毕竟先入为主吧。
我想这个重述一节课的教学过程,就是自己专心去记录,凭借着自己的理解去记录。当然记录完毕,可以与公开课教案(或者教师参考用书)再一次做对比。
重述这个过程最好就是放空自己的状态中进行。也不要太在乎自己重述的好不好,听完一节课,先记录下来。在这个过程中,完成永远比完美要来得重要。
听课随感对应第二张便签:
描述自己的相关经验
以往我总是在听课随感中加入过多的评论语言,或者一些细枝末节一般的思索。如果按照三张便签读书法来操作,可以在听课随想中激活自己已有的教学经验。
我举一个例子,比如说听一节《三角形面积的探索》,那么在听课随想中就可以加入一些自己曾经上这节课的经验,在一个特定片段中,我自己是怎么上的,这位老师是怎么上的,我们两位老师上这个片段的底层逻辑是什么。或者还可以加入,自己听其他老师上这些课的经历。
总而言之,要把自己上这节课的经历放进去,用我们的通俗术语来说,其实可以在听课随想中完成了一次同课异构。
那如果老师上的这些公开课你是没有上过的,怎么在听课随想中激发自我经验呢。那就扩大范围,把一节课放在一个更大范围内去考量,比如一位老师上的是《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那我思考的范围可以扩散到数与代数领域,在整个数与代数领域去思考。
也就是说在激活自我经验这个方面上,我们自己要给自己创设一定的思考框架,可以是同一节课,也可以同一个领域,甚至是其他更为宽广的维度。
评估意见对应第三张便签:
以后我怎么应用。
台湾著名舞台剧编剧、导演赖声川,他导演的作品《暗恋桃花源》风靡全国。关于创作,他说,你不要去想观众想看什么,你要做的是你能带观众去哪里,把他们带一个他们不知道的地方,给他们看他们没有看过的东西。
我想对于一节公开课,也是同样的。
公开课也是一次创作,我理想中的公开课(当然一般课更是如此)不是重温,而是探索,带着孩子们到一个未知的领域去探索,给孩子们上课应该是充满未知的,激发孩子们的探索欲望。
对于听公开课的老师来说,你要带着听课老师到一个他们不知道的地方,让他们知道原来同样的内容还可以这样教。
所以在评估意见中,我应该要去发掘一节课的亮点(这些亮点可能就是我们的未知),要记录我不知道的东西,而不是对于自己非常清楚的东西再一次评价,这样毫无意义。我应该要去思考这些未知的东西,我可以在自己的课堂上怎么应用。
从重述到激发,到最后的应用,最终的指向只能是更加具体的行动。
最后想说,无论是读书还是听课,如果你想要更加深入,你总有办法做到拆为己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