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刊 | 2021-2《收获》非虚构:老岁月里的大人物(郭宝昌)

郭宝昌《老岁月里的大人物》(非虚构)刊载于2021-2《收获》

郭宝昌,生于1940年,导演 / 演员 / 编剧,近年主要作品有《大宅门》《小白菜奇案》《谋圣鬼谷子》《东四牌楼东》等。

选读

非虚构

老岁月里的大人物

郭宝昌

王师父与猴三儿

日本鬼子投降那年,我五岁,家里便请一位老翰林教我古文,居然从《春秋左氏传》教起,还请了一位洋学生教我英文,开始A、B、C、D……同时还把我带进大宅门里,在头厅院拜看家护院的武术名家、已七十二高龄的王金山为师,每天练功习武。也就学了一年多,我就上小学了。普励小学是我们宅门里四大房头共同筹资建的一所药行子弟学校,凡北平药行的子弟均优先录取,一上学,我的课外教育就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了。

今儿只说说教我武术的王师父。

这是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人物。清末民初的时候是威镇四海的镖师,武艺超群,各路镖都有他的踪迹,当年是走遍天下无敌手。可我眼前的王师父就是一个不起眼的糟老头儿。个头不高,剃一大光头,他爱剃头,脑瓜顶儿永远都锃光瓦亮,永远是乡下人的短打扮,走起路来腰板挺直却有些驼背,迈步微微有点儿外八字,在街上永远靠着路边,在胡同里永远贴着墙根儿走,而且永远低着头目不旁视,只看着眼巴前的路,脸上总是挂着一脸平和谦恭之气,眯着眼似笑非笑,那表情总像是对不起谁似的,见了熟人只打招呼,从不主动搭话也不看你,那感觉一拳就能把他打一跟头,真看不出他有什么功夫。

北京人形容厉害的人有句俗话:仰头老婆低头汉。说的是仰头走路的老娘儿们一定是蛮悍角色,总是低头走路的汉子一定不好惹,王师父就是“低头汉”那种。他走镖十几二十年,遇敌无数,但从来没伤过人,没杀过人,还没丢过镖,自己也没受过伤,这简直是个不可思议的奇迹。他有个原则,能不动手就不动手,非动手不可能不伤人则不伤人,遇见凶狠的亡命之徒,宁可损失点儿银子,绝不伤人性命。有一次镖路上遇到一伙悍匪,死说活说也不让路,王师父也不急,说行,等我脱了汗褟儿再动手。王师父脱下汗褟儿四下望了望,连棵树都没有,没地儿挂,只见路边有块巨石,他举了举衣服说别叫风刮跑了,走到巨石前伸出右手,用食指和中指两个手指头抠住石头缝隙一用力,竟把足有千斤重的巨石掀了起来,然后把衣服往石下一塞,又轻轻放下巨石压住,起身说道:“哪位先来?”那帮悍匪一见,知道遇见武林高手了,一哄而散。这就是王师父的“能不动手就不动手”。

说不清楚确切的年头儿了,大概是民国二十年左右,正是盗匪横行的时候,在走南路镖的路上,遇到一彪人马,为首的居然是个老道士,久闻王金山大名,一定要比个高下,王师父万般无奈只能交手了,最后竟然败下阵来,这老道士也不劫镖,率众匪扬长而去。自此王师父隐退江湖,回京城西山老家务农去了,至于后来怎么到了宅门儿里看家护院,未闻其详。

一九六四年初,我在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五年级学习时,被划为“反动学生”,几番马拉松式的批斗后等待处理(“处理”二字挺刺耳的,不太像说人,使人联想到废品收购站)。五九级学生四个系联合实习拍摄故事短片,我被指定做剧务,属于监督劳动。拍摄点在海淀的一个村子里,我的任务是每天骑着自行车,从城里接送一位小演员,送到现场拍上戏以后,我就没事了,只等拍完戏再送小演员回城,至少得两三个小时。这天,我等开拍以后,就骑上车奔了离这里只有二里之遥的六郎庄。六郎庄素以特产荸荠著称于京师,是当年供奉宫里的贡品。这里的荸荠个头儿并不大,中溜个儿,水头极大,又甜又脆,不光是脆,是酥!掉在地上能开裂,皮不是黑的,是浅黄褐色,薄到几乎透明,玲珑剔透煞是可爱。吃时,不用削皮,把芽嘴儿掐去,也不必去底脐儿,咬到嘴里如一兜荸荠汁儿一样,一丁点儿渣子都没有,沁人脾胃。我一次能吃两三斤。我骑上车到了庄口,就看见有三三两两摆着的小摊儿,我买了五斤,迫不及待地要吃,有泥,还是要用清水洗一洗,抬头看见了一个院落,门口挂着一个竖匾:六郎庄武术社。门大开着,院里有一口井,井台上立着一架辘轳,我提着一大兜荸荠进了院儿,院子里席棚下坐着五六个汉子在喝茶聊天,茶桌上也放着一大堆荸荠,我打了个招呼就到井边蹲下来洗荸荠,只听得那几个大汉在聊武术界的一些事儿,居然两三次提到了王师父,还提到了一个叫猴三儿的人。我一下子怔住了,便冒昧地问了一句:你们说的是王金山吧?几个大汉都愣住了,齐刷刷地把惊诧的目光投向了我,而且目光中带着一些不友好,我忙站了起来,有点儿不知所措,忽然其中一个满嘴胡茬子的赤红脸汉子站了起来,双手一抱拳:“那是我师爷爷。”旁边的几个汉子也都迅速地站了起来。我也忙抱拳:“那是我师父。”这群汉子更惊了,彼此交换着眼神,又上下打量着我,显然目光中带有敌意了,我连忙解释:“诸位诸位,我年轻可我辈份大,你们说的猴三儿是我们府上小二房的三少爷吧?他是我堂房的侄子。”赤脸汉子试探地问:“请问您是?”我简单说了几句自己的来历,几个汉子都放松下来,目光中仍带着疑问,并招手让我过去坐,我坐到席棚下的长凳上,说起了师父王金山,那可说的就多了。

王师父虽然在府上看家护院,但府中之人从来未拿他当下人对待,老爷子也始终尊称他“王师父”。还帮他抚养他的孙子,从生活到上学(一直到大学毕业)全包了,他的儿媳也在府上当差,在厨房给南、北两个厨师打下手,人很精明又特能干,五六年间偷学厨艺,分家后竟然当了主厨,当宅门儿的主厨若没两下子你想都别想,烧的一手好菜,南北通吃,把原来大厨的手艺又按府中人不同的口味宅门儿化了。宫保鸡丁不加花生米,却加菠萝丁和鲜笋丁,分明是糅进了咕咾肉的做法,口味独特;清蒸鸭点缀西洋菜嫩芽,那叫一个鲜;慢工熬制核桃酪不但加枣泥和山楂泥,还要加苦杏仁,无苦则不甜,让那些宾朋好友刁钻的吃客们赞不绝口;鸭汤煨的栗子烧发菜,我一人儿就能吃一大盘;最绝的是烹掐菜,用铁砧压制着生发的绿豆芽,有铜丝电线那么粗,掐去两头,从中间竖着开一条缝,填进细腻的肉糜,旺火大油一烹,临出锅淋上一勺花椒油一勺老陈醋,颠两下就出锅,不带一点儿汤水,那滋味,只能说“此菜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尝”。六二年老爷子去世以后至今六十载,不要说吃,连听都没听过了。你看,一说吃,我就忍不住的跑题儿了,她给我的最大启示,就是不断创新。

王师父在府里其实没有更多的事干,除了教教孩子们练武以外,就是每天夜里十二点跟着老爷子拉了全院的电闸以后,把整个宅院巡查一番,护院工作就算完成了,十几年来没出过差错,白天基本在门房闲坐,门房里间是管大门的郑老屁住,一切迎来送往信件收发,扫门口大街和头厅院等等都是他的事,厅里也有一张窄床,是王师父的,可从没见他在床上躺着睡过觉,平时只在一张很古旧的太师椅上五心朝天(脚心、手心、脑门心)地盘腿而坐,上了床也是这般姿势闭目养神,永远闹不清他睡着了没有,可院子内外发生什么事,他却一清二楚。

一九五二年夏天,王师父没吃午饭,一直盘腿坐在太师椅上像是僧人在打坐。我们一帮孩子出来进去打闹喊叫,他照睡不误,一动不动一个下午,谁也没当回事。习以为常了。到了吃晚饭时才发现,老人家就那么坐着归天了。那年他七十九岁。

我特别伤心,因为几年来王师父对我特好。他看出来了,宅门里的少爷小姐都看不起我,玩儿不到一块儿,我只和他的孙子合得来,他就经常带我们去逛街,买大刀、花脸、逛天桥、喝面茶、剃头、洗澡。特别是洗澡,那真是澡堂子一景。当年鲜鱼口西口把口不远有个“大香园”澡堂子,王师父每个月都带着我和他孙子去洗一两次澡,在东兴隆街到鲜鱼口整条大街上,没人不知道王金山的大名,所以每次洗澡,在外面脱光了一走进浴池,正泡在池子里洗澡的老少爷们儿便都起身慢慢围拢来,请安问好之后就开始七嘴八舌地撺掇起哄:“王师父,露一手!”“露一手瞧瞧。”“王师父,叫我们开开眼。”经常是盛情难却,只好露一手,在洗澡堂水池子旁常年摆着一条长凳,那是经年累月水泡透了的,有两米多长,凳面有两三寸厚,上面盖着一层又厚又糙的麻袋片。这凳子是专门为搓澡的人预备的,您在池里泡透了,往凳子上一趴,专门有搓澡的师傅给您搓身,必要搓得全身通红才过瘾,去火!这条大长凳水淋淋的足有两三百斤重,王师父上前躬下腰伸出右手把住长凳的一头,卡在拇指和四指之间,然后伸直臂膀不打弯儿,竟把长凳平直地端了起来,一下子让人联想到当年镖路上手抠巨石的景象。围观众人喝彩叫好,澡堂子是有回音儿的,“好”声中带着嗡嗡的水音儿。就说这一件事,武术社的汉子们便对我肃然起敬,没错儿!不是王师父近身的人,不可能知道这些事。临走的时候还送我一大兜荸荠,到了门口,几个大汉居然还抱拳拱手说道:“师叔慢走!”我回去接着当反革命。

一九四八年我上小学四年级的时候,国民党快完蛋了,各路溃退的残兵败将龟缩到北平城里,学校、寺庙、商会、会馆全被他们占了,好多门窗都被卸下来烧火取暖,解放军大兵压境了,物资匮乏,要靠美国的空投救济物资支撑,据说大部分都投到了城外,便宜了围城的土八路。学校发放时,老师和学生一样要抓阄儿,每人一号,操场上把救济物按号分成堆儿,什么罐头食品,日用杂货,五花八门一堆儿一堆儿的摆了一操场,每个人按号领取。我那一号儿是一大罐奶粉和一件米黄色的连衣裙。奶粉可以吃,连衣裙做了拖把。整个北平市面萧条人心惶惶,而且盗贼丛生防不胜防,护院的王师父就夜夜不得安生了。前面说过,宅门儿里有个规矩,每天十二点要拉掉电闸,老爷子要巡视一番,他走在前面两旁两个下人提着灯笼,王师父右手拿把一米多长的鬼头刀,左手牵着狼狗大青儿,从头厅院到二厅三厅四厅厨房院上房院后花园全都走一遍,边走边喊:“拉闸了,各屋点灯,小心火烛!——”于是各屋没事的睡觉,有事的就点上蜡烛。那天我们都睡了,忽然被一阵吵闹声惊醒,电灯也都亮了,院子里一片通明,分明是电闸又合上了,出事了。我爬起来刚一跑出门,只听老爷子一声断喝:都不许出来!关上门!我忙又缩了回来趴到窗户上向外看,院当中站着老爷子和王师父,两人手中都拿着一把鬼头刀,旁边四五个仆人手里也都拿着棍棒等各种家伙,狼狗大青儿“汪、汪”地吼叫着,隐约听到“当啷当啷”的小铜铃声,越来越近,所有人都抬着头望向了北屋屋脊。从东北方小跨院的房顶上窜过来一个哈着腰快步行走的黑影,一跃上了北屋上房的屋脊,铃铛声也大了起来,走到西北角黑影子稍稍一停,向院子里的人微微鞠了一躬,突然老爷子大喊一声:“赏!”只见一个仆人把一个装着大洋的小兜包递给了王师父,王师父将小兜包挂在了鬼头刀的刀尖儿上,向上用力一甩,那兜包甩向黑影,不偏不倚落在黑影举起的手上,黑影一矮身顺势在屋脊上磕了一个头,一缩身不见了,只听见隐隐的铃铛声远去。老爷子喊道:“好了好了没事儿了,拉闸睡觉。”王师父那一甩是百步飞镖的本领,功夫!

第二天王师父告诉我,那是个过路的贼,是借道儿,他知道这个宅子里有能人,不敢得罪,决不入院行窃,在腰上挂个小铃铛,就是向这位高手打招呼致敬,过了这个宅院那铃铛就收起不用了,可见王师父确是盛名远播,威震四方。

说起王师父,就不能不说说猴三儿了。这是我们小二房的老大,大排行是老三,个儿不高,也就一米七吧,精瘦,小分头永远打着发蜡,永远看不到一根儿跳丝儿,他近视,戴一副据说是纯金的金丝眼镜,硬领的白衬衣一天换两次,晚上若去跳舞或看电影还要换一次,笔挺的西裤,裤线总是直直的,上身套一件美国夹克。说不清他有多少鞋,大盖儿的,三接头的,米色网眼儿的,白色扣襻儿的,溜尖的捷克式,配不同的衣服裤子。他有洁癖,每天洗澡那可是宅门一景,四厅院里有个自来水管,他在水龙头上安了个水枪,一开能滋两米多高,每天中午他都脱得精光裸浴,还不停地在水花中练拳脚,冬夏不辍。冬天院子里有多冷啊,照洗不误,廊子上人来人往全然不顾,偶尔遇上女客,吓得人家吱哇乱叫,他跟没事人一样,这真是一门儿功夫啊!冬天他洗完澡地上便结了一层冰。三九天他还别出心裁,把水龙头打开放满了一院子的水,一夜冰冻成了溜冰场,他穿上花式冰刀鞋溜上冰了。还能在冰上打转,连老爷子都惊动了,也跑来看,还高兴地在上面打冰“出溜”,吓得大家伙都跑上去搀他,好家伙,这要是摔一下子还了得。我一向胆儿小不敢上冰,上了中学初二以后,猴三儿才带我去北海公园的冰场滑冰,我着实地摔了几个大跟头,我最好的成绩也只是小心翼翼地慢滑,连冰刀鞋都没敢穿。猴三儿厉害,正滑、倒滑,还能蹦起来转一圈单脚落地接着滑。不一会儿滑冰的人都聚拢来看他表演,他花样挺多,不时的有喝彩声,没多久冰场的大喇叭停了音乐,便传出管理人员的声音:“请大家不要围观,不要聚拢扎堆儿,冰面承受力有限,请大家散开……”没人听,终于管理人员来干涉了,叫猴三儿停止表演,三儿振振有词:“我滑我的,我没叫他们围观。”争执起来,围上来的人更多了,看热闹。忽然冰面有了“咔咔”的开裂声,不用劝阻,周围的人立即呼叫着如鸟兽散,四下奔逃,猴三儿开始跑大圈儿,很得意。

他有三辆自行车,一辆墨绿全链套的“凤头”,一辆黑“三枪”,还一辆塌把撅屁股的跑车,配置齐全,小电滚子的德国“博士”车头灯,英国的充气小喇叭,单支架的照后镜,骑在街上那回头率,倍儿高,顺着风骑能超过公共汽车,引得车上的人探出头来给他叫好!

猴三儿有个特别的嗜好,喜欢看漂亮妞儿。

我们在二厅的一间空屋子里支了一张乒乓球台,他打累了就坐在一旁的椅子上看我们打,他赤着身只穿一条短裤衩,是当时很时髦的裆上斜开门的三角裤,他把手伸进裤头里一边抚弄着自己的老二,一边感叹地说:“'贝满’的女学生真美……'贝满’的女学生真美……”他当时在灯市口的育英中学(后来的北京市二十五中)上高中,那时还是男女分校,贝满女子中学离得很近,每到放学,他就到“贝满”校门口对面马路牙子上一戳,不下车,一脚踩着地,另一只踏着脚蹬子,关注着走出校门的女孩子,看上一个漂亮的,人家一骑上车,他立即尾随而去,保持一定距离,有时故意超到前面,调一下照后镜看看人家正脸,再故意慢下来在后面跟着,直到人家到了家进了门,他才心满意足地骑车回家。遇见不骑车的女孩子等公共汽车,他立即把自行车在路边一锁,跟着人家上公共汽车,把人送到家门口再回来取自己的车回家,他还真没什么坏心眼想占便宜什么的,就是追着看,过眼瘾。一天追一个,他能编了号儿,开列出一连串的美女住址。

还是上初中的时候,他就入了拳击训练班,那是金鱼胡同东口把口的“基督教青年会”办的,他练得很刻苦,在东单崇文门一带小有名气,一般的流氓混混儿不敢惹他,在我们家那条街上也能震唬一大片。有时也教我们两手儿,动作轻盈敏捷,移步灵活,出拳神速,我们都没见过,不知这是什么路数,以为是齐天大圣的猴拳,于是给他起了个外号儿:猴三儿。

宅门儿里的孩子们放学以后都喜欢到门房里玩,那是每天唯一可以聚在一起的时间,各自聊着学校里各班的糗事,下棋打扑克,吵架骂仗甚至动手,王师父照旧盘腿坐在太师椅上,或看我们打架,或闭目养神,只有看门房的郑老屁忙着拉这个拽那个的呵斥劝架,还经常被孩子们嘲弄,直到各屋的老妈子们来叫,才各回各房吃饭。猴三儿回来了,把凤头车往门道里一支走进门房,车把上还挂着一副拳套。那天不知他吃错了什么药,径直走到王师父跟前,非要和王师父比拳脚,并扬言你要胜得过我的洋拳,我就拜你为师,他根本不相信这么一个糟老头有什么真功夫。王师父不理他,被他缠得起身要走,他忽然拦住摆出了拳击的架势,接连几拳都被王师父躲过了,要他别闹了,他不听,又连出几个快拳,全都打空,猴三儿有点儿急了,猛的来了一套快速的组合拳,直拳连击,左摆下勾,王师父只是躲闪,后退到了床边,谁也没看清是怎么回事,只听王师父说了句:“歇歇儿吧,少爷!”猴三儿被王师父掐着腰举起,转身扔到了床上。猴三儿整个儿一个懵噔了!他没闹明白怎么摔倒的。王师父忙上前扶他:“没摔着吧少爷?”猴三儿非要王师父走趟拳看看,经不住他死缠硬磨,王师父只好脱了外边儿的大袄起了个势,平常看着总是无精打采的老头儿,突然两眼炯炯发光,身量也高大起来,屋子不小,却到处放着床柜桌椅、条案、火炉子、脸盆架,地下便显得很窄巴,他就在这仅有的空地儿上走了一趟“形意拳”,劈崩钻炮横,闪展腾挪,轻盈敏捷,哪里像是七十多岁的老人,练完了一收势又恢复了无精打采的老样儿。猴三儿彻底服了,央求着要拜师,王师父坚拒,猴三儿只好去求老爷子来说情,王师父说不行,少爷吃不了这苦,三儿起誓发愿的说什么苦都能吃,最后王师父说只教防身,不教杀招儿,正经的拜了师。

【以下略,全文刊载于2021-2《收获》】

《收获》2021-2

  • 目录

  • 长篇小说

  • 燕食记 / 葛亮

  • 中篇小说 

  • 以鸟兽之名 / 孙频

  • 挪威槭 / 郭爽

  • 独角牛/ 萧亮

  • 短篇小说

  • '第一爆 / 邓一光

  • 青龙偃月刀 / 黄孝阳

  • 非虚构

  • 老岁月里的大人物 / 郭宝昌

  • 北纬40度

  • 渔阳鼙鼓何处来 / 陈福民

  • 明亮的星

  • 严力,在纽约另起一行 / 张丁歌

  • 严力诗选 / 严力

  • 双月刊单月15日出版。单册定价30元,微店订阅全年双月刊9折,长篇四卷75折,包邮。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