绫,虽排在“绫罗绸缎”的第一个,但却算是我们生活中听的比较少的一种织物名称。印象里它好像就是拿来裱裱书画,十分软滑,但做衣服似乎牢度不佳。
历史上的绫,身世有一点复杂,或许用它来解释很多历史上“异时异名”的东西再好不过了。
现在如果去检索“绫”的定义,会告诉你那是一种斜纹组织的织物。包括许多讲解“绫罗绸缎”的人、解释“绫”为何物的科普文,也往往会这么解释。
三原组织:平纹、斜纹、缎纹(这张图会常常出镜的,请做好心理准备)斜纹当然不是因为它的经纬走向是斜的,而是因为经纬交织的点正好错开呈现斜线一样的走向
但其实历史上的“绫”如果以织物组织来区分,可以分为平纹暗花和斜纹暗花两大类。看起来似乎很难理解,其实这是一种过渡演化的过程,丝织物的品种不可能生下来就有一大堆变化多端的模样,而是逐渐变化、定型的过程。
一般认为“绫”是在“绮”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到魏晋时期,“绮”从名称上就渐渐没落了,直到唐宋时期“绫”就全面替代了“绮”的名字。绮是一种平纹上浮纹显花的单层丝织物,说人话就是平纹如果故意漏掉几针不交织,经线或者纬线就会浮在织物上,通过这种差异来显出花纹来。所以说,早期的“绫”其实就是曾经的“绮”,所以那时的绫也就和绮一样,是一种平纹显花的单层织物。这样的唐代平纹暗花绫当然是有实物证据的,而且不是随便弄块平纹布说它是绫这么随便的(服饰史中有很严重的名、物分离的问题,所以如须证明当时文献所记载的名称可以与出土的文物相对应是要求十足的证据)。阿斯塔那(这地方在新疆)出土过黄地联珠龙纹绫,背面有“景云二年双流县折调细绫一匹”题记,又正仓院(这地方在日本)所藏一件有“近江国调小宝花绫一匹”题记。这两块都是平纹地显斜纹花的织物,日本人称为“平地绫”。
左:新疆出土墨书景云元年双流县折紬绫;右:正仓院藏绿绫袍。
唐绿色菱格小花纹绫(别问我这个是绿色,问拍照的人或者写名称的人)该件织物组织是1/1平纹地上起变化斜纹花的绫,以菱纹格为图案骨架,内填四瓣朵花。
从唐代开始是“绫”进入了一个全盛时代,这个“盛世”一直维持到“缎”的出现(“缎”是最晚出现,作为单层组织直到元代才有)。唐绫有多盛行呢?当时的绫不仅有各种织造方式和眼花缭乱的纹样,而且只要能生产丝织品的地方都在出产绫然后上贡。光“绫”的名字就可以分成以产地命名、以纹样命名、以工艺命名等等多种。上面我们提到了新疆的那个阿斯塔那,可见当时的绫已经通过丝绸之路向更远的地方传播了。
赵丰:敦煌莫高窟出土的唐代丝织品虽然大量都藏于国外,但留在敦煌研究院的盛唐时期的佛幡特别精美,有些小幡体量不大,但色彩鲜艳,图案精细。这件彩色绮幡中的绮在唐代可以称为绫,其图案有两个大类,一是葡萄绫,二是柿蒂绫,与唐诗中的“夜裁鸳鸯绮,朝织葡萄绫”及“红袖织绫夸柿蒂”可以对应。
唐代时甚至对官员服用绫纹衣做了规定,三品以上服紫色紬绫,五品以上服朱色紬绫,六品以上服黄色绫,七品以上服绿色龟甲文绫,九品以上服青色绫。可见当时绫的高贵。
由于“绫”在唐代的盛行,可以想见,唐代可能对于这类具有相似外观的单层暗花丝织物都统称为绫。而斜纹上显花的“绫”,也就是我们后世所认为的“绫”是唐代的新品种,也可以视作斜纹组织的流行和广泛应用,并且逐渐影响了后世。
绫:斜纹地斜纹花
一直到宋元代,绫织物依然非常常见,但是已转变为以斜纹地为主。由于缎纹组织当时也已出现并开始应用,所以也就有了斜纹地缎纹显花的绫,称为缎花绫。
织物地组织为1/3左向斜纹,花部组织为3/1右向斜纹,这类同单位的异向绫在南宋墓葬中多有发现。
衣身面料为浅褐色暗花绫,里衬浅蓝色绢。暗花绫的纹样为菱形地飞鸟纹,组织为221/111不规则斜纹为地,13/31斜纹起花。
缎纹组织的流行,是“绫”在丝织物中地位下滑的主要原因。但是由于缎大多结构致密、质地厚实,所以也有部分虽然也采用缎纹组织,但是相对密度较疏、轻薄柔软被称为“缎纹绫”。如北京故宫中保存下来的明清绫织物中有相当一部分是缎纹组织,而清前期浙北嘉湖一带生产的“绫绢”也有不少采用五枚缎纹组织,但织物松软轻薄,与当时流行的元缎、杭缎等品种截然不同。
至于我们现在为啥很少了解到“绫”,是因为绫在近现代的纺织中未曾获得契机。一则近现代工业冲击了传统纺织,人造丝等廉价原料取代了蚕丝,二则工业化颠覆了原有的纺织品种结构,三则本身绫在当时已经是一种相对并不盛行的丝织品种,就像“绫”诞生在“绮”的基础上,“绸”也大量取代、同化了“绫”,当时甚至有“绸即绫也”的说明,历史惊人的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