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一套太极拳 拳架子蒙骗了自己
推荐阅读 经典原创文章:练太极拳要那么多套路做什么,功法不在多,在于精
通过传授拳架子传授武功这几乎是中国武行里的惯例和普遍规律.
所以,现代著名武学大师王芗斋先生在著作中和教学中大力反对这种墨守陈规,僵而不化,照方生病的教学方式,对各家拳套子、拳路子很是给予了批评讽刺和贬低。
他指出:拳者,拳拳服膺之意,决非一拳一脚,打三携二。太极拳作为中国道家承传下来的一门特殊的技艺,自然有它一套完整的学习修炼和传授的体系,是一门技艺就有它自身的内容和特点,是一门技艺就有它特定的传授对象,绝不是人人可学、老幼皆宜。
这就好比京剧、书画等,术业有专工,这才称得上是专业,普及不得、乱传不得。
说的白一些,如果是人人能练的一项运动,毕竟是一项简单的运动,太极拳不简单,所以普及不得,能够普及的一定不是太极拳,中国当今的太极拳全民大众推广办法,是在葬送中国传统的太极拳。
中国的武行教学有一套严格的传统的保守规矩,那就是将徒弟和学生划分为门里和门外。
此话怎讲?
门里自有另一套传授和训练的办法,说白了就是让这些门内的弟子们能长功夫,这些弟子练功都在自己的练功房(拳房)里苦练,练什么?如何练的?对不起,不让外人看见!
那些门外的学生们都一块儿堆地练习,算得上是整齐划一,踢腿压腿、弯腰下腰、倒立拿顶,套路训练,按部就班,成才不成才,那要看个人的悟性和造化。
所以,一昧地把套路一棍子打死,未免打击面太大,因为,套路这玩意仅仅是武行里的一种教学方法而已。
称得上是一门技艺的必有其完整的体系,怎么可能用一套拳,多少套拳来表述呢?
太极拳作为中国道家修炼的方法之一,是道之载体,在内不在外,练理、练势、练气、炼劲,以无为之理,行有为之道,无中生有,练有归无,有无相生。一套拳架子根本代表不了太极拳,说明不了太极拳。
但是,现实中,所谓练太极拳的人们,热衷于拳架子的大小、高低、快慢、软硬、方圆等的争论,把会套拳架子当作资本,沾沾自喜,要么以正宗自居、要么以传人自诩,自我陶醉不已。
孰不知,太极拳艺、太极拳道博大而精深,易学而难精,易懂而难明,非遇真人明师而难窥门径,决非拜访投奔所谓名师大师特级大师所能解决问题,更决非浅尝辄止,一知半解所能领悟和掌握。
三十年前,对于各家拳架子的异同我请教过师父,十年前,我就各家拳架子传授的差别事宜再次请教于恩师赵增福先生,恩师笑曰:“坐而谈拳论道是一个层次,忙于一招半式的苦练是一个层次,盯着一套拳架苦练又是一个层次,学拳者各自差异不同,个人追求不同,老师传授也是因人而异。”
我学练太极拳历经五位老师,几位老师都明确训示:太极拳架子仅仅是太极门的一个面儿而已,拳架子的大小、高低、快慢、软硬、方圆等等仅仅是练法而已,均是太极拳在传承的过程中,各家师傅因时、因情、因人、因地的权益之计,这正体现了太极之理指导下的太极拳方圆之变化与神奇.
拳架子的大小、高低、快慢、软硬、方圆等外在表现形式都不是太极门技艺最终真正要研究的、要深入的东西。因为真正需要研究的乃是在内不在外的功能,世人称之为太极功夫是也。
所以,会套太极拳拳架子、会套太极剑、会套太极刀的,便敢说自己会练太极拳者,真应该好好冷静地反省,别整天陶醉在名份呀、美观呀、奖牌呀之类与道与己无关无益而有害的名相上,让一套太极拳拳架子蒙骗了自己。
及早觉醒,扎实踏实地,谦卑地用功,再练拳中多问几个为什么?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对自己的身心健康和知道悟道得道有帮助,不至于隔靴挠痒,浪费宝贵时光,一厢情愿而自欺欺人,空欢喜、假满足一场。
当然了,现实中执迷不悟的人毕竟是多数,要怎么说,太极拳是研究生课程,认识、觉悟、文化、心态、思维没达到太极之理所要求的高度,便炼不了太极拳,下多大的功夫也白扯,白耽误功夫。
张三丰祖师著,王宗岳祖师解的太极拳经中有这样一句:“先师不肯妄传,非独择人,也恐枉费功夫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