缑乡人物丨古物,帮衬着他
古物,帮衬着他
文/应敏明
不知那个作家说,张忌长得圆头圆脑,象漫画中的一只乒乓球。仔细一琢磨,也对。圆脸,胖身,个子不高,还戴着一副圆形眼睛,但那双眼眸清澈晶亮,透着一股常人难有的聪敏劲。
最近,张忌去北京鲁院读书了,要近半年。五一的时候,他的爷爷去世了,他回家奔丧。张忌老家在茶院,张忌爷爷出殡那天,我和收藏家何晓道一起到了茶院为老爷爷送行。张忌是他们家的第三代单传男丁,在中国的习俗里,有男丁才算是续了香火。而张忌家的这个香火,似乎还不仅仅是续在男丁上。在茶院的祠堂里,我们看见了一块康熙年间的匾额,题着文风一脉。这似乎从某个方面上印证了张忌成为一个作家的缘由。何晓道先生还打趣说,张忌要给祠堂捐款,因为此地的文风被他一人给占去了。
从左到右分别为张忌、何晓道、应敏明、吕杰平 。
这二年,我和张忌接触得比较多,照道理讲,我们几乎差了一代,应该搭不上来,可我们有缘份。第一次见面,是在收藏家协会作东的宴席上,他言语不多,不太和旁人交流,有点木讷。他跟我说,他没有藏品,但喜欢古物。我年轻时有文学情结,所以对真文人内心是敬重的。当时,张忌给我的印像是木讷加可爱,但吸引我的是张忌骨子里才有的那股文人清高。
就这样,我们相识了,并成为了要好的朋友。张忌物缘极好。我记得第一次带他去跑堂子,是一个冬日的夜晚。天黑得象墨,我带他去乡下淘宝。那次我头戴着棒球帽,手拿着手电筒,一副老江湖的模样。张忌说我这打扮不像是去淘宝,倒像是打入敌人内部的特工。一进堂子,张忌就遇见了一副集三种图案于一体的格子窗,工好、艺佳、构图清雅。这样的窗子我收藏近二十年,家里也没有几对。没想到,他头一次出门,就能撞上这样的好东西。至今,这对窗还挂在张忌的书房里,就像寓意着他的人生打开了又一扇崭新的窗。
张忌近照
古物是奇特的东西,一沾上就不可收,极易上瘾。从此,隔三差五,我便要和张忌一起去淘古物。张忌有个优点,他认准了的人,便极信任。每次出门,看见某样东西,只要我说好,话音未落,他就掏钱,干净利落,丝毫不拖泥带水。他还经常说,应书记叫我买我就买,我相信应书记。他老叫我书记,结果,一下子都叫开了,以至于现在许多人都叫我应书记,就像个绰号。就连人大的戴主任,有时也开玩笑叫我应书记,叫得我心惊肉跳。其实,我还真是个书记,不过只是一家公司五个党员的支部书记而己。可当大家都煞有介事地叫我应书记时,让我感觉,他们是把我当成起码县委书记的那个级别。这也真是有趣得很。
古物是奇特的东西……
其实识古是很难的,但张忌的进步比我想像得快。不知道是不是作家身份的关系,他对古物的形制、气质,总能体察入微。这段时间,他在北京念书,经常到古玩市场。让我意外的是,北京的市场那么大,他居然就敢单枪匹马的去买东西。买来东西后,他给我发图片,我一看,了得,件件是真品,价格也合适。感觉他的水平都要超过我这个名义上的师傅了。照这样下去,我估计是要没饭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