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中心学说:求中土,顾四方,阴阳两鱼转
斯技旁门甚多,虽势有区别,概不外“壮欺弱”、“慢让快”耳,有力打无力,手慢让手快,是皆先天自然之能,非关学力(5)而有也。察四两拨千斤之句,显非力胜!观耄耋御众之形,快何能为?
立如枰(6)凖(7),活似车轮,偏沈(8)则随,双重则滞。每见数年纯功不能运化者,率皆自为人制,双重之病未悟耳。欲避此病,须知阴阳,粘即是走,走即是粘,阴不离阳,阳不离阴,阴阳相济,方为懂劲。懂劲后愈练愈精,默识揣摩,渐至从心所欲。
本是舍已从人,多误舍近求远,所谓差之毫厘,谬之千里,学者不可不详辨焉!是为论。
网络文章,纷繁复杂,良莠不齐。既有读之如醍醐灌顶、茅塞顿开的真知灼见,亦有牵强附会、东拼西凑的垃圾文章,更有一些如玄幻小说般云山雾罩、故弄玄虚的。我辈习武之人,唯有努力提高自身水平,擦亮一双慧眼,才能在众多的文章中汲取营养。以我之见,通篇文章能够有一句话对自己有用,能够让自己记住就算是好的了。看此文用
分
秒,分享朋友圈只需3秒!
中心论说世间有之,不论是客观事物的时空表说,还是主观逻辑归纳事理,都必须先定中心而后分别表述。研究太极文化照样如此。
太极拳中心学说表现有以下几个主要方面:
1
太极拳要求“以心行气,务令沉着”“练拳重在心意”。“心”即意也。同时,强调沉着,意是练太极拳的总纲。太极拳的用意有它的独特风格。它的风格与人体气质有关。气质可分为阳刚气质和阴柔气质两类。阳刚气质者练太极拳表现为:刚傲,技击时常违背“后发制人”的原则,性急爱先发制人;练拳时快而刚,善攻不易守,用拙力不善用巧劲,急于求成。阴柔气质者,练拳技击优柔寡断,行动迟缓,胆小慎微,善守而不爱主动进攻,有机而常丢失,终被人所制。这两种或偏刚或偏柔的气质应当在练拳推手中磨炼自己。要经过调和折中练意,使意念有个正确的导向,逐渐求达刚柔互运,虚实渗透,明打发劲,暗走柔化。久练愈精,无端绪可寻,无迹象可指,这才是太极拳精神所在。
2
人体客观性中心学说
3
太极拳运动中的中心论
对动作造型要求,在画圆缠丝的基础上,应当“身备五弓”。五弓之意是躯干和四肢共有五张弓。“弓”是箭的动力。以弓作比喻形象逼真。五弓姿势要求:既不能挺直,又不能过于弯曲,挺直做势,气尽无源,僵滞不活,没有回旋余地,易被对方擒拿。弯曲做势,血气不通,肢节不灵,技击无效,常被人捆绑控制。做势时,要有适当的弧度,取常人的直与曲折中而已,这样使内劲畅通而有余。
对肩关节的要求是既能松活运转,又能沉稳方向,与身体连接为整体,发力劲整。两者应当辩证求达。切记:要注意沉肩与耸肩,松肩与锁肩的比较折中求达。要在意导下,将肩关节与肌肉有机结合而用之。
人体胸部要求为“含胸拔背”。含胸拔背与挺胸是相对而言。两者练习都不能绝对化。因此,练太极拳,该合则合,该开则开。胸与背的肌肉应在开合中得到锻炼。
肘部的运转要求为肘与肋要保持适当距离,肘不能贴肋,也不能离肋,腋下要留有一拳余地,就是某个动作高抬手,也应注意沉肩垂肘有意护肋,如“白鹤亮翅”。
头为人体之首,要求做到虚领顶劲。要虚顶,决不能实顶,实顶容易脖颈发硬,转动不灵,精神呆滞;偏顶容易失掉重心及中心,常被人制。
拳架的高低大小练习,学者应折中,量力而行。健身者应练高架;求功者应练低架;年老和初学者都应自然求势,不易强求。总之练者都应始终保持中正、大方、严正、舒展和顺的形象。
练习太极拳,动转有序。要先确定中心重心所在,特别旋转身体时,要确定好轴心的一脚,向何方向转动,先将脚尖定好,再换重心旋转,上肢的活动空间要与下肢的空间照应。
4
运气的中心学说
5
搭手的中心学说
搭手的速度,拳论曰:“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彼不动,已不动,彼微动,己先行。”强调了搭手的速度求中庸。不论是进攻,还是防守动作,要趁机适时而动,快者形不见,搭子不在外形,而在内劲潜转。“意之所注,气即至焉。”气流周身,能疾能缓,上下相随,快如闪电,慢如抽丝。
6
推手的中心学说
和美
内容仅作公益性分享、研讨、参考之用,不一定代表公众号意见,亦不一定完全正确,请客观思考,不盲从,不排斥。评论处大家可以补充文章解释不对或欠缺的部分,请勿谩骂。这样下一个看到的人会学到更多,你知道的正是大家需要的……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