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进口增值税下调 谁最获益?
近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决定自7月1日起,将增值税税率由四档减至17%、11%与6%三档,这一规定将使得大豆进口增值税由原来的13%降至11%。粗略估算,在价格不变的情况下,下调增值税,将使得大豆进口成本降低60元/吨左右。
那么,这一成本的降低,最终获益者又将是谁呢?是油厂利润的增加,还是会转化成豆粕价格的下降?
在市场运行当中,供求关系决定价格,而产品价格、生产成本等又反过来影响着供给选择。在一个完全竞争的市场里,生产成本的下降,短期内会使得利润上升,但这将促使新的生产者进入进而导致供给增加,最终又会传导至产品价格,因此获益者将是终端消费者。
但这属于理想的状态,现实当中,实际生产者因为各种因素往往会占据一定的垄断优势,当成本下降时,并不会导致供给的增加或完全增加,因此在位生产者将会赚取额外的垄断利润,主要获益者将是生产者一方。
我国大豆进口依存度超过90%,大豆的定价权牢牢被国外所掌握,从长期视角看,豆粕期现货价格的运行趋势与CBOT美豆高度相关,可见其受成本变化的影响非常大。
当然,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大豆消费市场,年消费量占到全球总消费量的三成左右,因此,中国的需求形势必然对于全球大豆市场的供需关系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由于需求的变化相对而言较为稳定,所以其影响也容易被弱化掉。
此外,对于豆粕而言,由于其本身的物质特性,也导致其易受到供求关系的制约而出现阶段性波动,典型的案例就是去年年底时候豆粕价格的上涨。
因此,在已有的平衡下,关键的问题在于进口量的变化上。大豆进口增值税下调,最终影响的是油厂榨利,还是终端粕类消费,根本还在于会否导致进口量或压榨量的增加,如果大豆成本的下降不能导致豆粕供给的增加的话,其对豆粕原有的供需平衡影响也不会太大,因此终获益在于油厂,反之,则会传导至终端消费。
15/16年度我国累计进口大豆 8390万吨,截止3月份,16/17年度累计进口大豆4147万吨,与上年同期相比增加316万吨,增幅8.3%。
根据船期预报,4月份预计进口为800万吨,5-7月份预计分别将达到900万吨、850万吨、820万吨,按这一预期,至7月份,16/17年度大豆进口累计将达到7514万吨,同比将增加10%。
但从养殖需求方面看,参考农业部所发布的监测数据,3月份生猪存栏3699.23万头,环比上月持平,同比则下降3.3%。从今年1月份开始,生猪价格也呈现持续下跌态势,考虑到环保因素的影响,生猪产能很难出现较大增长。禽类养殖同样也不甚乐观,目前鸡蛋价格、淘汰鸡价格双双下跌,养殖户亏损严重,这对于后期补栏及饲料需求都将产生较大的抑制作用。
在养殖需求难以提升的情况下,今年整个蛋白饲料的供应是非常宽松的,即使进口成本下降,也很难刺激大豆进口量的进一步增加。
市场间的相互作用错综复杂,影响因素非常繁多,除了以上的分析之外,还包括供求双方的价格主导能力,行业的生产者格局等等。
但总体而言,从今年整个大豆的供需形势看,下调增值税,短期受益更多的还将是压榨企业,而对于终端消费而言,其影响可能不会太大。
当然,若从长期看,成本的下降,其利益最终还是将惠及到整个产业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