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雨水为何如此多?面对极端天气,人类该如何“自救”?【拯救地球系列】

编者按:今年的雨可能充值了VIP——下得没完没了。雨,雨,雨……“雨多”,可能是全世界的一个共同体验。郑州暴雨所带来的重大伤亡,令人心有余悸。而就在接下来的一周,我国多地将继续迎来暴雨天气。全球变暖正在发生,再不行动,气候临界点将很快触达。未来我们面临的极端天气事件,将比今天更危险、更具破坏性。如何防灾减灾,将是在全球变暖大背景下,近几年甚至未来很长时间里,无法回避且必须重视的话题。

全球气候变暖直接威胁人类生存和可持续发展。当务之急,是人类如何采取可利用的手段,尽其所能,延缓甚至逆转全球变暖的趋势,到本世纪末,将全球温升控制在1.5摄氏度以内。

9月21日,宣布中国将不再新建境外煤电项目。
这个承诺的做出,反映了中国减碳行动的坚定信心。要知道,过去十年间,中国向境外煤电项目投资数十亿美元。
世界资源研究所气候和经济副总裁海伦·蒙特福德表示,中国这一宣言,是全世界加速告别高污染化石能源的又一历史转折点,将有利于带动全球清洁能源转型、创造更多清洁能源岗位、拓展市场以及提升空气质量。
可以预见,中国未来将进一步推行积极的气候行动,严控温室气体。

1

世界资源研究所中国气候与能源部副研究员奚文怡对百通社表示,近年来极端天气事件在不断增加——这在一些地区表现出来的是极旱现象,在另一些地区表现出来的则是强降雨和暴雨天气。
“虽然干旱和强降雨的地区分布并不平衡,但其原因都是由于大气环流异常所引起的,而全球温升和气候变暖加剧了这种异常和不稳定性。未来,极端天气现象很有可能会成为一种常态。”奚文怡分析。
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副教授、中国气候变化风险与综合减灾领域专家孔锋在接受百通社采访时介绍,应对气候变化应该采取多样化的措施,人类社会要学会与气候变化风险共生存。在气候变化问题上,目前我们采取的措施包括适应和减缓两种手段。这些综合的防范措施其实代表了人类在不同阶段、不同领域应对气候变化的理念。
这其中,“地球工程”被视为应对全球变暖最后的“猛药”。
“地球工程”也被称为气候工程,是指为了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影响,人类根据认知水平和相应能力,从工程和技术手段在较大尺度范围对气候变暖状况加以调节或修正的各种努力和行为。

简单说来,就是人类依据自己的设想,尝试人工干预、对抗气候变化。其中的具体手段危险而充满想象力,包括碳去除地球工程以及太阳辐射管理地球工程等。

△ 碳去除地球工程最典型的是海洋施肥。

△ 太阳辐射管理地球工程包括在地球大气层中设置太空反射镜。

△ 太阳辐射管理地球工程还包括在大气层中的平流层人为注入气溶胶。

举一个例子,在“地球工程”中,有这样一种设想,如果2020-2070年间,每年在赤道上空喷洒500万吨二氧化硫,那么届时南北半球将会均匀地蒙上一层硫酸云,地球气温将下降约1℃。
但一旦这项工程实施后骤然停止,那么气温有可能将会以报复性的速度反弹,带来的环境变化将让很多生物难以适应。

对此,孔锋认为,“当前的'地球工程’,虽然在短时间内可以为我们争取一定的时间抑制气候变暖,但这种措施同时将会带来诸多潜在性的风险,而这种风险对我们来说是不可知的——有些风险我们压根儿都没见过,也不知道它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甚至这些影响是不是会带来全局性的连锁效应,我们也是缺乏认知的。所以说,在气候变化问题上,如何系统科学地应对,尤其是人类如何应对,未来需要投入大量的基础性的研究来讨论。”

2

世界资源研究所Climate Watch数据平台整合了全球过去30年的二氧化碳(占温室气体的76%)排放数据。其中的一项结果显示,过去20年,中国的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翻了三番,主要集中在华北地区和华东地区。
排放总量的飞速增长令人担忧,但我们也不能脱离中国当下的经济发展状况。
近年来中国的经济发展速率有目共睹,人口规模也相应壮大。根据联合国环境署(UNEP)的《2020年排放差距报告》,中国目前人均温室气体排放量仍低于发达国家,2019年中国人均排放量与欧盟水平相近、远低于美国和俄罗斯。
奚文怡对此分析表示,关于碳排放的主要来源,从行业层面看,传统的能源生产行业和工业是碳排放“大户”,其次是交通和建筑;而从省份来看,碳排放大省主要集中在经济发达的省份以及化石资源消耗比较重的省份。

△ 中国大排放省份年二氧化碳排放量排行榜(1997-2018)(图片来源:世界资源研究所)

“我们要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首先要实现能源生产行业和工业行业的减碳,这需要政府与行业的共同发力,力争尽早达峰,再引领全社会达峰。而比较有挑战的是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建筑和交通行业的减碳——虽然它们碳排放总量没那么高,但在未来随着经济、生活的发展,还将面临较大的增长趋势。因此,我们要从现在开始关注在交通和建筑领域的尽早转型。”
奚文怡认为,要实现深度减排,实现“双碳”目标,就必须实现能源结构转型

“实现这一转型肯定有不少困难,比如,可再生能源的成本以及稳定性等问题。但是目前,国家正在推进风电、光伏发电平价上网进程,积极探索储能技术、提升电力系统灵活性等,因此通过多方面的努力,未来这些问题都是可以逐步突破的”。

3

再回到全球变暖带来的极端天气——极端暴雨。

暴雨灾害是否是不可避免的天灾,给我们的城市建设又带来哪些反思?

孔锋表示,“暴雨灾害不是不可以避免,我们可以通过多样化系统性的相关结构性和非结构性减灾措施,将其影响降到最低。首先,要做好灾前预警工作。受科技水平以及暴雨预报本身的复杂性等因素影响,中国当前暴雨预报的准确率并不高。平均来看,美国预报的准确率最高达到30%,欧洲地区是22%左右,而中国大概是10%-15%”。

他认为,在当前状态下,我们除了要进一步加大暴雨本身的机理研究之外,更多的还是应该把暴雨的天气预报或者是致灾因子的预报,往影响预报以及灾害预报方向努力。而这种预报需要各个部门之间破除壁垒,比如说,预报暴雨将对城市和农村地区产生哪些高风险影响等——灾害预报与防灾减灾实践相结合,这是未来应该发展的方向。

“对于城市地区来说,也应该有应急预案。一旦发生暴雨灾害,政府部门和相关的行政部门应该有一套管理措施,也就是应急预案,而不应该由上级部门做了决策,再去采取救援行动——那时间就晚了。这在“7.20”郑州特大暴雨灾害中就体现得很明显,而在后来8月份郑州第二次、第三次的暴雨应急预案中就有了一定的改进。很少再发生人员伤亡和大量的财产损失了。”

△ 7月21日,中国安能唐山救援基地10名救援人员,携带1台“龙吸水”、1台指挥车,抵达郑州市区积水较深的京广北隧道展开抽排水作业。

奚文怡则认为,一定要重视城市基础设施的气候韧性,例如,海绵城市建设就具有透水铺装、下沉式绿地等气候韧性设施。她表示,“近年来,国家不断推广海绵城市建设试点,今年实施的《长江保护法》也提出长江流域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加快建设海绵城市,其目的都是希望城市通过海绵化建设更好地应对排水问题,实现小雨不积水,大雨不内涝等效果。因此,通过海绵城市建设,可以规避城市雨洪所带来的人员伤亡与财产损失,还可以创造经济和社会环境效益,形成三重红利。”

4

一旦发生暴雨灾害,对于普通民众来说,做好防灾减灾工作更是相当有必要。

孔锋说,“比如,对开车一族来说,可能对暴雨事件是非常敏感的。今年北京田村地铁站附近的下沉式立交桥下,也发生了一起因暴雨导致的人员遇难事件。因此,对于开车一族来说,在灾前灾后都要有一定的防范意识——灾前应该要经常去看天气预警预报,一定把这个当成非常重要的事情。”

孔锋表示,一旦遇到这种大暴雨预警,尽量不要驾驶汽车出行。如果已经开车外出了,车内一定要有应急锤,很多时候车从被淹到没顶,也就是几分钟的时间,雨大的时候甚至四五分钟就能把车给淹没掉。水在外面对车辆产生强大的水压,这个时候是打不开车门的,所以应该有应急包和应急锤在车里面。遇到暴雨也要有这样的一个意识——先保命而非保财。

“对广大公众来说,未来还是要多学习一些应急、避灾、防灾、救灾以及逃生的基本的技能。”孔锋表示,“发生泥石流的时候不要在低处,而应该到高处躲避。发生暴雨的时候也是一样,要向高的、空旷的、坚固的地方转移。而如果是雷雨天,切记不要在树下、有金属物质或者电线杆等这样一类物体下躲避。”

“这类基本的防灾减灾和逃生的技能应该掌握,普通民众家里最好备一些应急包以及相关的设备。如果你不具备的话,灾害来临的时候就会很被动。对于暴雨灾害风险高发地区的人们来说,尤其要备全。”

另外,奚文怡强调,从个人层面来说,减碳这个事情也需要积极重视,每个个体都应该落实减碳行动,尽可能贡献自己的力量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相应地,只有减少碳排放,未来发生暴雨等极端气候事件的概率才有可能减小,我们所面对的风险也会减少。因此,对于民众来说,需要综合加强应对气候变化和极端天气事件的认识。
暴雨天气,
你是否做好应急预案了?
“自救”行动,
你准备好了吗?
欢迎下评论区跟我们留言互动哦~~~
- END -
受访专家 | 孔锋

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副教授

奚文怡

世界资源研究所中国气候与能源部副研究员

采访、撰文 | 张晶

美编 | 曦嘉

图片 | 网络
点赞
在看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