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岁还没晋升,这些护理生涯中的经验我后悔没早点知道

某护理同行1分钟前

“ 我今年35岁了,去年参加护士长后备竞聘没选上。”

“ 今年科室里又来了新的护士长。”

“ 我感觉自己没希望了,不知道后面要怎么走。难道真的要一辈子做一线护士倒夜班吗?”

这是我前几天收到的一位同行的信息。

35岁,真的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职场“分水岭”

其实35岁本身并没有任何特别的含义,但是在职场上,大家常常以35岁作为分界线。

如果到35岁,职业上还没什么发展,那就无望了。

如果在35岁以前,就在职业上坐上管理者的位置,就算是年轻有为。

在临床上,护士们也常常会说,如果35岁还没当上护士长,或者还没有其他成绩,基本就是等着领退休金的平平淡淡一辈子了。

35岁过后,没有了年轻的优势,精力和体力也都会大不如从前,再加上赚钱养家以及抚养孩子的责任,好像事业线已经开始有了下滑的趋势。

这个时候想要改变,确实已经没有年轻的时候轻松。

想学习,记忆力差。

想跳槽,成本太高。

想抓住当下医院里面的机会,护士长说,给年轻人吧,让他们去锻炼一下。

于是继续在自己的岗位上,默默当起了那颗螺丝钉。

35岁,不仅会有中年危机,还会有这种“想要努力却不能”的尴尬。

只有资历,没有成绩

这类人最难晋升

临床上,大家都挺客气的。看到年长的同事,都会称呼一声“老师”。

但是,这声“老师”凭的是实力,还是资历,其实是两码事。

大部分医院是按照年资来给护士划分级别的。从N0开始,随着工作年限的增长,开始变成N1,N2,N3...

护理确实是一门经验活儿,工作年限越长,就有越多的机会经手更多的工作,遇到更多的疑难杂症的护理,从而获得更多的经验。

但这并不代表,工作年限越长,就越厉害。

这种级别的划分,尤其容易让年资高的护士掉入一个“陷阱”:“我已经是N3了,我自然会比N1,N2的护士厉害。”从而放松了提升自己的警惕。

但是大家也知道,医院的晋升,并不仅仅看年资,更多地看的是成绩

所以,往往在竞聘失败时,一些年资高的老护士才会突然惊醒,原来我手上没有拿的出来的成绩。

那么,对于护士来说,能拿得出手的成绩有哪些。

“ 科室新成立时,只有15张病床,我们最初的5个人,到现在45张床,运转的井然有序。” 

“ 我组建了科室的品管圈,获得品管圈大赛二等奖,还把成果发了文章。”

“ 我是科室的感控专科护士,主抓科室感控,上个月我们科室感控评分全院第一。”

这些都是成绩。

这些成绩,不仅可以被自己骄傲的写在简历上,写在年终总结里,更可以成为职场晋升路上一招制胜的武器。

只有工作,没有思考

这类人也最难晋升

领导特别喜欢“老黄牛”,勤勤恳恳,一心工作。让完成哪些工作,就马上去完成什么工作。

但有趣的是,成为领导的人,很少是那些平时只知道闷头工作的“老黄牛”。

成为领导的人,往往具有的特质像“狮子”,有思想,有头脑,有战略,有行动。

以前大家特别喜欢说一句话,叫做“没有功劳,也有苦劳”。

这句话放在现代职场,其实已经很难适用了。

努力勤恳工作当然是值得倡导的,但是如果你只是日复一日的重复劳动,哪怕再辛劳,也是容易被淘汰的。

我们换一个角度去思考:如果你是院领导,在评选护士长人选时,你会选那个辛苦工作从不出错的人,还是会选那个能带领科室创造最大价值的人

我想,后者应该是护士长的更佳人选。

如果一位临床护士,每天只是按照科室要求的工作流程,每天兢兢业业重复工作,是很难有晋升机会的。

我们要善于观察、思考、和总结。

前两周,和一位在临床工作的好朋友聊天时,她谈到了自己的一个小经历。

她说,以前遇到低血糖的病人,一般都是病人已经出现明显的低血糖症状了,我们才按照标准流程给病人上葡萄糖。

于是她就想,我们能不能把这个干预措施提前?这样病人就可以少一点难受。

刚巧不久之后,她就发现一位病人有口唇发白等低血糖前兆,在病人头晕出冷汗等更严重的症状出现前,她就精准的做了预判,并快速给予了干预措施。

最近,她还打算结合自己的经验和证据,来为科室设置一个风险预测模型。包含病人的既往低血糖病史、年龄体重、性别等相关因素,帮助更早的预判患者低血糖情况的发生。

这就是非常典型的一个观察-发现问题-思考-行动-再总结-推广应用的例子。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就可以逐渐发掘并培养自己的职场竞争力。

虽然它并不能马上被我们写到简历里,但是,如果说能到得出手的成绩是敲门砖,那么这些“隐形的软实力”,才是我们在长期职场生涯中,破解一切难题的终极大招。

最后,希望每个人都可以打破自己35岁的职场魔咒。

不仅有拿得出手的成绩的“面子”,还有软实力的“里子”!

别忘了给这篇文章一键三连!

👍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