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新 | 给气虚的人,一年一次大补元气的方法
△
每年一次,踏上寻找山野人参的历程
前段时间,微博上了一个热搜:「气血不足的人有多累」:
明明没干什么,可还是累
什么都不想做,感觉身体好沉
坐着就不想动,走路挪不动步,还总叹气
早上不想起,就想睡,白天也想睡
……
中医讲,气是功能,血是物质。
身体之所以这么虚、这么累,其实是因为:平时透支的元气实在太多了,身体只能维持在一种“低耗能省电”模式。
所以每年入秋,真的很推荐你们,可以吃一根鲜参补补↓
它浓郁的参味里带着一丝微苦,相比干参,更不容易上火,很适合给我们这些日常感觉活力不足的人来吃~
「秋天吃参
主要补两个部分」
■
首先是给春、夏阳气生发得不太够的朋友,一个弥补的机会。
金主收敛;水主封藏。意味着今年的秋冬,收藏力十分强大,很多体虚体弱的人可以借此重新打好基础。
但这里有个前提是:我们得先“有”,身体才能“藏”。
——如果你是上面说的那种:「明明什么都没干,可就是觉得累」的情况,说明春夏的阳气压根没养到位,这会儿吃点新鲜人参,相当于把元气再加把劲弥补一下。
其次是顺应天时,帮助阳气能更好地收藏。
人参补气,而且气是往里走的,补的是五脏六腑的气,有帮助收敛的作用。
刚好可以顺应天时,把浮在体表的气收敛起来,往五脏六腑走。
「一年一次的新鲜人参
好就好在:功效强又不容易上火」
■
《本草备要》里讲人参,说:
“生甘苦微凉(甘补阳,微苦微寒,又能补阴),熟甘温。”
新鲜人参吃起来和药房里售卖的干参或者红参很不一样,它本身的参味浓郁,甘味里带着淡淡的苦味,性味微凉。
从补气的层面来说,它是属阴的。而只有熟制过后的人参,才会变得性温。
所以新鲜人参是在各种参类里一种独特的存在:
它刚挖出来,气味最为浓厚,因而本身的药性也最强。
关于这一点,也有专门的科学实验对鲜参和干参以及红参对比,从皂苷的有效成分上来说,鲜参都是最高的↓
△
出自论文
《活性人参与鲜人参生晒参和红参成分比较研究_人参皂甙分析测定》
此外,鲜参微凉的性味,让它在大补元气的同时,又不太容易出现上火的情况。
所以很多担心人参太补,害怕吃上火的朋友,可以放心的在这个时候吃点鲜参,给一年操劳下来损的比较厉害的身体,好好补一补,助力一下。
「吃人参,有2点原则要注意」
■
拿到一根鲜参,怎么吃才能最大程度把它的补力吃到位,不会浪费呢?
我大概翻了几十本医书,和武老师一起讨论总结了这2点吃人参的重要原则:
①吃参要的顺序是:参须-参条-主体,让身体循序渐进地吸收元气
关于人参各个部位的功效,《本草便读》里讲的很清楚了:
参条(生津补气)乃横生芦头上者,其力甚薄,止可用以调理常病,及生津止渴,其性横行手臂,凡指臂无力者,服之甚效。
参条是指人参主体上分出去的根,它的补力很薄,可以用来调理日常的疾病。
参条长得很像人参的手臂,所以它对于很多手臂没有力气的人来说,会特别有效。
参须(生津补气)亦横生芦头上,而更细者,其性与参条同,而力尤薄。要知参条参须,不过得参之余气。
参须是更细的须,补力更弱。所以拿到人参之后,可以先从参须吃起,再吃参条,接着是主体。
一根人参这样分着吃,差不多也能吃一个星期左右,让身体循序渐进地吸收元气。
②想高效补到元气,最好用其他食材作为引子
《本草便读》:何脏之虚,则用何脏之药以引之,即可取效。由是观之,可见人参之性,亦如土之性,土无定位,德备四隅之象矣。
人参在土里生长,长得很慢很慢,一长就是十几年,得土气最厚,因此也具备“土的属性”,能和各种食材搭配在一起。
所以古人在用参的时候,会把它和专补某个脏腑的食材搭配在一起,就能把人参的元气引导到这里,高效地进行补养。
①
肺气虚
长期咳嗽,懒得说话
或者稍微多说一些话就气喘吁吁
动不动就容易感冒
②
脾气虚
四肢没劲儿
容易腹泻、拉肚子
吃完饭容易腹胀
③
肾气虚
腰部、膝盖酸软,没有力气
小便频次高,晚上起夜多
女生白带多,颜色清稀
④
心气虚
经常感到心悸,胸闷
精神疲倦
脉搏跳动没有力气
「不同的人参吃法
能不同层面给身体补元气」
■
挖出的新鲜林下参,就地用苔藓和树皮包好。打开后用手摸一摸,苔藓还是湿润的,带着长白山的露水湿气,鼻尖好似还能问到森林里那股清新的味道。
这一季的林下参已经为大家准备好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