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闯明王城与独秀峰记

从桂林地图上看到,市内竟然藏着一座明王城,城内还有一座独秀峰。于是那个周日上午,一个人按照地图的指示,一种寻访过去。

外面还有一道城墙,应当是外城,只不知道这座城的城墙都完整地保存着,还是只保留下来这一段。进去之后,再往前走,才是内城,正门已经成为广西师范大学的校门,设了围栏,有售票处,有三三峡谷两的游人进出。旁边十数米之外还有一道侧门,进进出出的,应当是师大的学生与教职工,门口坐着两个保安,斜靠在座椅上,一副心不在焉的样子。观察了片刻,犹豫了一下,突然想到可以冒充学生直接从侧门进去,于是打定主意,径直走了进去,没有受到阻拦,心中不胜欣喜,老天惠顾,今天又免了门票。

从侧门绕过来,来到殿堂的台阶下仰视瞻望,殿是对称的传统建筑,色彩与格调显出一派王者气象;门前几棵有些树龄的老树。回过头来,正看到两群游客在导游的带领下也奔我站的位置过来,于是正好想听听导游的介绍,就等了两步。跟着导游一道,殿堂的门由两名衣着明代兵士铠甲手执兵器的守门人打开,到后来见到每道门都在我们进去时打开,每个游客胸前都挂着一枚编号的卡片,类似员工卡,并且导游要求大家把号码牌都拿出来的时候,才明白,我这次混进导游所带的队伍中,无意中成全了这次冒险刺激之旅。明白了这一点,在导游要求拿出号码牌的时候,我干脆装糊涂到底,一言不发,继续在队伍中潜伏。

明王城是朱元璋分封在桂林的靖江王的王府所在地,第一代靖江王好象是朱元璋的侄孙。这个王府一直传续了大概十四代,直至被清朝灭亡。

第二道殿堂,是孙中山曾经住过数月的地方,门前两侧各有一株桂树,分别是孙中山和宋庆龄所植。

另一座殿里,见到一段简短的傩舞表演,介绍说是侗族的舞蹈,戴着面目狰狞的面具,身着少数民族的服饰,据说这是以前明王府里的传统戏曲节目。

最早见到傩舞,大概是在央视的走遍中国栏目。得以了解,目前流传于贵州的傩舞,流传于当地少数民族的傩舞,却是明朝戍边的军队从南京附近带过去的汉族舞蹈,其戏曲表现的故事情节,都是流传于北方的故事,并且是截止到明朝为止,永远停留在这个时间上,成为一段活化石性质的文化遗产。看后很觉震撼,虽然以前多少有些了解,汉民族以前也是能歌善舞的,现在一些偏远地区的高山汉族,还保留着歌舞的习惯,穿着华丽的服饰,但对于这不一般的傩舞,这鲜活的史书,还是让我震惊,不能平静。而能在桂林的明王府里见到表演,应当更印证了傩舞的历史渊源。

昨天的文化遗产日上,又见到了傩舞的表演,想起在桂林见到傩舞后与人谈起,多不知晓,甚至怀疑傩字非字,能在激动人心的考古发掘直播中重见,又添一份亲切感。

(又:网上搜索,傩舞还流传于江西南丰、婺源、福建客家地区、畲族地区、皖南、广东、广西、贵州等不同民族居住地区。而另一篇文章则雾气,是曾任桂林知县的一名官员,将傩舞带到桂林、贵州。流行傩舞的贵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与广西接界。)

王府的后面就是独秀峰。其实峰如一根石柱,如一段石笋,占地面积也很小,孤兀地伫立在城中,这也是桂林城内唯一的山,在地势平坦少有起伏的市内唯一的例外。惊异于它的袖珍,就如同一道盆景,玲珑小巧得可爱,甚至有点失望,叫做山似乎不大妥,类似一座堆积起来的规模大点的假山。

山壁上有南天一柱几个大字,下面分布着众多的诗词碑刻。其中,盛名的“桂林山水甲天下”,就已经在此石壁上存在了八百余年。

山旁边有一座塔,中山纪念塔。塔身是三棱形的,代表着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

山下有两个洞,一是深层的洞,与山后的月牙泉相通,洞中有积水,原是王府藏酒的地窖。另一处即是相传的王府龙脉所在,在开掘此洞时发现一枚与开元通宝的铜钱,使得此洞具有了灵气。洞中有六十太岁,刻于洞壁之上。六十太岁,即是六十甲子所对应的神位,应当都是历史上出现过的人物,在民间的流传中被神话了。这里又见到了我的本命太岁庚戌太岁倪秘大将军。以前在天津天后宫见到时,没有弄清具体的称谓,现在才知道应当是叫太岁。再一次见到倪秘将军一只裤褪卷了上来,露出半截铠甲出来,又想起所谓太岁要么是文官装束,要么是武官装束,唯有倪秘是半文半武的打扮,不禁有些神秘的感觉,对这位不能冲撞的太岁,有些敬而生畏。

登独秀峰,山虽小,却是城内的制高点,因此四面环顾,城内建筑一览无余,城外本是各自独立的山,看上去却似连绵一片,环抱着桂林城。看似不起眼的独秀峰,其独,其秀,名不虚传矣。不高的山,不多的台阶,也弄得汗水如注。虽然,也是乘兴而归。

2007-6-10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