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韵一统”是当代诗词曲创作的必然趋势

“三韵一统”是当代诗词曲创作的必然趋势

杜肇昆

[内容提要] 文章从音韵及韵书演变的历史,指出了每一朝代的韵书都是语音变迁的新调整及韵部递减的科学化; 文章指出了传统的须“诗遵平水、词遵词林、曲宗中原”的用韵认识误区;文章根据汉语语音变迁的历史,指出当代诗词曲创作只能以现代语言语音为基础,并应“三韵一统”;文章还指出在继承传统文化和汉语走向世界的今天,国家语言文字要统一,音韵也要统一,统一到当代国家级音韵标准上。

当代诗词曲创作用“旧韵”还是用“新韵”,一直有争论。这种争论已经影响到对作品的评价和入选标准。争论的核心是对音韵历史发展的辩证理解和逻辑认识不一致,对诗词曲应遵循的声律与韵律的语音标准也与这个问题有关。

音韵与韵书的足迹记录了语音的变迁史

中国最早的诗歌集《诗经》,产生于春秋中叶。二千多年前的“诗三百”,就已经知道运用音韵的和谐,以求文美。随着对语言规律的认识,研究声韵和谐与音韵的韵书,也随之发展起来。

中国最早的韵书,当推三国时期李登编著的《声类》和晋代吕静编著的《韵集》。在韵书史上划时代的著作,当推隋代陆法言的《切韵》一书,成书于公元601年,分193韵。这部韵书,不仅是前代韵书的总结,也是后世韵书演变的基础。唐朝是我国诗歌大发展的恢宏时期。唐玄宗开元二十年(732年),唐人孙愐对《切韵》进行了增修,著成《唐韵》,定195韵。宋朝陈鹏年等人奉诏重新编修韵书,根据《唐韵》的使用情况和语言语音的变化,修编了《大宋重修广韵》,简称《广韵》,成书于宋真宗大中禅符三年(1008年)定206韵,是一部重要的“官韵”。由于《广韵》过于精详,不便携查,科举主管部门礼部,授权丁度等人又编写了一部《礼部韵略》,成书于宋仁宗景佑四年(1037年),韵仍遵循206韵。宋仁宗宝元二年(1039年),丁度等人重修这两部韵书,定名为《集韵》,仍为206韵。

金代学人韩道昭编了一部韵书《五音集韵》,成书于金卫少王时(1212)年,该书韵分为160韵。这部韵书在编排体例上是一次很大的改革,也是音韵研究朝着声母、韵母科学化上迈出的一步。金代王文郁还编刊了一部《新刊韵略》,成书于1227年,定韵为106韵。金代另一学者张天锡编刊的《草书韵会》,成书于1229年,也定韵为106韵。这两部书实际上为平水韵的出世奠定了基础。

音韵研究与发展,真正起到历史性转折作用的,是南宋刘渊编刊的《壬子新刊礼部韵略》,又简称《礼部韵略》,成书于南宋理宗淳佑十二年(1252年),是一部官韵书。该书把韵目归并为107韵。后又有韵书,把“拯”“等”韵并入“迥”韵,成106韵。后世学者习惯把这107韵或106韵的韵书统称为“平水韵”。

元代的黄公绍在元世祖二十九年(1292年)编刊一部《古今韵会》。黄的朋友熊忠,嫌《古今韵会》注释太繁,于元成宗大德元年(1297年),编成《古今韵会举要》。该书仍以刘渊的韵目分法,分107韵。

音韵又一革命性变化的,是元周德清在元泰定元年(1324年),编著的《中原音韵》一书。周德清根据北方语言特点,并研究归纳了元曲(戏曲和散曲)押韵字的规律,通编而成。该书有两大特点:一是以北方语音为中心,二是韵目的分配与归并被大大压缩,共分19韵部,简洁明瞭,实用性极强。

明朝有一部官韵《洪武正韵》,是明太祖洪武八年(1375年)由乐韶风、宋濂等人奉诏编成,定76韵部。《洪武正韵》与《中原音韵》不同的地方是,《洪武正韵》即重视了北方中原的实际语言,又考虑到南方读书说话入声语音。《洪武正韵》在明代是一部重要的权威官韵。

清朝有一部惊天动地的官韵书,那就是《佩文诗韵》。《佩文韵府》是康熙年间,张玉书等人奉康熙帝诏而集人编撰,康熙四十三年(1704)到五十五年(1716)期间编辑成书。《佩文诗韵》是《佩文韵府》的单行本。《佩文诗韵》属平水韵系,与历代平水韵大体例相同。全书收字10235字,分韵为106韵。到了晚清,又有一部有影响的韵书问世,这就是戈载的《词林正韵》。宋代以来,词韵并无专书,戈载鉴于此,于道光元年(1821年)撰成《词林正韵》一书。此书最大特点是:一是精减归并了韵部。该书根据《广韵》206部,平水韵106部,归并为19韵部。二是考订精密。

特别指出的是明清之际民间逐步形成的戏曲十三辙。由于明清戏曲发展的兴旺,戏曲界在《中原音韵》基础上,力图再精简和归并。所以戏曲韵就一再的出现新韵种,逐步放宽韵部。直到《京戏十三辙》、《北京十三辙》,稳定在13韵部。到清末、本世纪初已基本定型。

近代民国期间,也有一部官韵,为黎锦熙等人主编修的叫《中华新韵》,由民国教育部1941年颁行发布。《中华新韵》是以北京语系为基础,分18韵,其体例与编排大体宗于《中原音韵》。

新中国成立后,国务院于1956年向全国发出推广普通话的指示,1958年又颁布了汉语拼音方案。汉语语言语音标准,被上升为“国策”,全国统一。

2004年,《中华诗词学会》和《中华诗词》杂志作出了历史性的尝试,公布了《中华新韵(十四韵)》。这是一部根据现代汉语普通话规范,以《新华字典》为语音依据制定的一部韵书。

2019年11月1日,国家语委语言文字规范《汉语手指字母方案》和《中华通韵》正式实施。《中华通韵》由教育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发布试行。

《中华通韵》由中华诗词学会组织研制,是新中国语言体系中的新韵书。《中华通韵》坚持面向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服务广大师生、诗词爱好者阅读和创作诗词等韵文的广泛需求,为优秀传统文化的繁荣发展和全民族文化自信提供坚强支撑。该规范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汉语拼音方案》《通用规范汉字表》等语言文字法律法规和规范标准为依据,以音韵学理论和诗词创作实践为基础,是适应语言发展变化和时代进步的重要成果和新时代中华传统诗词持续发展的新标志。

根据历史上音韵及韵书的演变资料可以看出:

一、一千四百年来,音韵的研究和变革一直没有停止过,其所以如此,是因为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汉语语音是在缓慢但不断的变化中。根据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汉语五千年来语音变化,大体分为四个阶段:上古音,以《诗经》为资料记载的音韵系统;中古音,以《广韵》为资料记载的音韵系统;近古音,以《中原音韵》为资料记载的音韵系统;现代音,以《汉语拼音方案》和《新华字典》为资料记载的音韵系统。

二、历朝历代都根据当代语言、语音的变化,修订本朝韵书,以求音韵的统一和规范,为科试、文会建立规范的标准平台。在清朝以前的封建社会里,从来没有一部具有“普世价值”的永恒的韵书,《平水韵》只是清朝的官韵书,《词林正韵》与《中原音韵》则是学者的民间韵书,他们都反映了那个时代的语言、语音的特点。

三、在漫长音韵发展历程中,音韵韵部和韵目是在不断地压缩、精减:韵部从193韵、195韵、206韵、106韵、76韵、19韵、18韵、14韵、16韵到13韵,音韵韵部的递减规律,说明人们随着语言、语音的变化,随着认识语韵规律的不断深入和成熟,使音韵的精简设置更加科学化和实用化。

格律诗词曲用韵的认识误区

 格律,顾名思义,是格式和规律的意思。格律诗演变于南朝,从初唐到中唐已臻成熟。长期实践表明,当把汉语中的抑扬顿挫、声调高低、语韵和谐搭配,就能使作品更加和谐动听,节奏感强,感召力大。这一整套的总结,就形成了诗词曲的格律。

古人研究诗词曲的格律是分成二个方面的:一个方面是字节和字句间的搭配,形成了平仄规律(平仄格式、孤平、粘对,拗救 等);另一方面是末字语韵的搭配,形成了用韵规律。前者为之“声律”,后者为之“韵律”,综合起来曰“声韵规律”。

当代诗词曲的创作“声韵规律”应当遵循哪种语音系统,近年来颇多争议,有三种倾向:一些人认为诗须遵平水韵系(包括《佩文诗韵》);词应遵《词林正韵》;曲应遵《中原音韵》;一些人主张现代人应以现代语音为主,应以新韵《中华新韵(十四韵)》为准;一些人则主张新旧韵双轨并用,新韵标出。

主张用旧韵的人,一是受历史惯性的影响,二是把“平水”、“词林”、“中原”三韵绝对化、神圣化,三是扭曲了对唐诗、宋词、元曲的发展与用韵韵种的认识,形成了认识误区。

唐朝是格律诗成熟的历史时期,唐格律诗发展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但需知,唐朝人写格律诗的时候,遵循的是《唐韵》,那时压根儿就没有《平水韵》。《平水韵》是在唐朝灭亡三百多年后,在金朝末、南宋末才出现的一个韵种。李白、杜甫他们从未见过《平水韵》,他们用的是《唐韵》,诗作传世了一千余年。

宋朝人填词的时候,也从没见过《词林正韵》,因为《词林正韵》是在南宋灭亡542年后,才由清朝人戈载编制而成。苏东坡、辛弃疾的词作也并没有按《词林正韵》填制,而是依据《广韵》、《集韵》,词作依然影响数百年至今。

《中原音韵》的面世是在元朝的后期,元前期作家关汉卿、白朴、王实甫等大家辞世后才出现的韵种,他们也从没有见过《中原音韵》,但他们也都有不朽的作品传世。

因此,要求现代人写格律诗必须遵守《平水韵》,没有平水韵就写不好格律诗,填词者必须遵守《词林正韵》,制曲必须遵守《中原音韵》,显然是没有道理的,也是对音韵历史缺乏常识的浅见。

《平水韵》、《词林正韵》、《中原音韵》,这几个韵种都是后来人总结出来的,在那个时代,是个好的韵种,反映了那个时代的语言、语音特点。但,一切旧韵的弊端:一是把音韵的韵部切割的过细、过碎,从而用字空间过窄,显然不利于现代创作现实需要。二是从现代汉语规范读音看,旧韵同一韵部内,已经有很多不同韵的字,现在已无法了解那个时代的具体读音。在这种情况下,主张必须用旧韵的人,岂不是自欺欺人。

主张新旧韵双轨并用,应该说是个进步。但一定要“新韵标出”,则没有道理。在《佩文诗韵》(平水韵系)里,上平声[一东]、[二冬]是两个韵部。[一东]里有“东同铜…”等174字;[二冬]里有“冬农综…”等120字。既然分为两个韵部,在古代读音肯定是有区别的,现代人谁能念出“东”、“冬”两字的不同发音,谁能比较出这174字和120字的发音区别。

还有去声的[一送](43字)、[二宋](23字)同样如此,谁能区别古代“送、宋”的不同发音。

还有《中原音韵》的[十先天]韵部的“坚”、[十八监咸]韵部的“监”、[十九廉纤]韵部的“尖”,也同样分属不同韵部,在元朝读音肯定是有区别的,现代人谁能准确读出他们的不同呢,等等。

旧韵里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在旧韵里这些问题没有明确答案的情况下,现代人是如何用旧韵创作出作品来,实在令人生疑。现代人的语音除了个人出生地口音、现实生活环境口音和普通话口音外,你不可能熟知几百年前,由各朝各代用当时音韵书记录的语音系统,而现实的创作往往是地方口音或普通话发音。现代人用现代语音创作作品,还要歧视性的“新韵标出”岂不是咄咄怪事。所以,主张新旧韵双轨并用的,应该是“双轨并行,旧韵标出”,看看他们在旧韵中那末多读音读不出的字里,是如何进行创作的。

当代诗词曲创作应以当代语音为基础并“三韵一统”

1956年国务院向全国发出推广普通话的指示,1958年又颁布了汉语拼音方案,汉语语言语音的标准,被上升为“国策”。经过六十年的努力与普及,普通话普及率从2000年的53%提高到2015年的73%左右, 68%的国民掌握了汉语拼音(教育部、国家语委《中国语言文字事业发展报告(2017)》),普通话已经遍布大江南北、各行各业,特别是年轻一代已经满口的普通话,语言语音的统一已经成为当代重要的文化现实。在传统文化复兴中,特别是传统诗词曲近年的发展更是欣欣向荣,《中国诗词大会》又将这种态势推向一个新的高潮。

在大批青年人参与这个行列潮流时,用什么语音体系、什么音韵系统引导当代诗词曲创作,是一个不能回避的课题。

明末陈第在《毛诗古音考》一书中提出:“时有古今,地有南北,字有更革,音有转移”的观点,古人已经有了语言进化的科学观,语音的变化是人类长期发展过程中的正常现象。适应这种变化,不断调整、规范音韵与现实语言的衔接,是很自然的事情。没有哪一个朝代死抱着前一个朝代的韵书不放,每个朝代都在根据本朝语言、语音的变化而规范自己的韵书。因此当代诗词曲创作,以当代语言、语音系统为基础,以当代音韵系统为标准,是必须坚持的方向。

自《中华诗词学会》提出诗词声韵改革以来,特别是《中华诗词》杂志2004年第5期公布了《中华新韵(十四韵)》以来,在诗词曲界引起了激烈反响。一时间,当代人作诗词曲用“旧韵”还是用“新韵”,辩论激烈程度,“惊涛裂岸”。这恰恰说明新诗韵击中了诗词曲发展新时代历史时期的命门点。尽管这是个学术团体颁行的指导性的韵书,但他适应了新时代的需求,并以“国策”普通话音系为基础,现阶段在没有国家标准的状况下,完全可以作为当代诗词曲创作声韵系统的依据。当然,旧韵还是要研究的,但研究它是为了了解古代诗词曲、古代语言、语音的特征,便于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传播,便于正确地评价古代文化的价值,而不是现实的应用。

传统习惯主张写格律诗须遵守《平水韵》,填词必遵《词林正韵》,制曲应遵《中原音韵》。估却不说《平水韵》、《词林正韵》并不是唐朝、宋朝的韵种,《中原音韵》也只是元朝后期产生的韵书。须知唐诗、宋词、元曲是三个朝代三个历史时期,时间跨度750余年。由于语音的缓慢演变,三个朝代各有自己的遵循规则,是可以理解的。我们现在是同一个“朝代”,同一个时期,同一种语言和语音,在同时继承和发扬唐诗、宋词、元曲文化精华时,还有什么必要在作诗、填词、制曲时,必须用三个韵种去框定呢?更何况唐、宋、元当时的韵种的某些字现在已无法弄清其准确读音。用现代普通话(当代声韵)朗诵的唐诗、宋词、元曲不是一点儿也没有改变其精华神韵吗?诗词曲写的好赖,与韵种无关。所以,当代诗词曲创作提倡“三韵一统”——都统一到新公布的《中华通韵)》上来,一样的会出精品、奇品、妙品。

《中华通韵》应当成为“三韵一统”的依据和规范标准

一个国家的语言、文字要统一,音韵也要统一,所谓“审音定韵,代有官书”。在封建社会,由于科举的因素,音韵带有”国策”的彩色,而今音韵只理解是个纯文学概念,还没有上升到像语言、文字要统一的高度。

音韵的不统一,已经影响到对作品的评价。面对同一篇作品,不同韵种的偏爱者,对其格律的评估,就会有不同的声音,进而影响到对其内容的理解。格律,用现代语言讲,就是填制诗词曲的“游戏规则”。目前一些争吵的原因,其前提就是因其“游戏规则”不统一造成的。音韵不统一已经影响到诗词曲在新时期的发展、以及中华文化在世界的传播质量。音韵是需要统一的时候了。

更何况现代中华文化已经走向世界,海外孔子学院已经遍布一百多个国家,他们学习汉文化,汉语热情异常高涨。在国内,外国留学生学习人数与日剧增,他们第一步就是学习汉语。很显然,他(她)们接受的汉语语言、语音教育是以普通话为基础的。他(她)们应用汉语写作(包括诗词曲)也一定是以普通话为基础的。只有进行专业古汉语研究才会探讨古音韵。因此,今韵也是外国人学习现代汉语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前,随着国学对于民族性格影响价值的深刻认识,对于民族软实力的提升,越来越多的人学习国学精粹,越来越多的人学习诗词曲,并尝试创作。全国诗词曲群众组织雨后春笋遍布全国,各种诗词曲民间刊物犹如雨后芳草萌生。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倾慕中国文化,也在积极学习国学。在这种情况下,作为一个具有悠久诗国历史的现在,难道还允许存在对于音韵不统一认识而七吵八嚷的现状吗?

还好,在《中华新韵(十四韵)》试用了14年后,中华诗词学会受教育部委托研制了《中华通韵》,经过两年多的研究论证,确定了《中华通韵》16韵方案,由国家语委语言文字规范标准审定委员会于2019年3月审定通过,并于 2019年11月1日由教育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发布实施。在建国70年后,终于有了“国韵”,形成了统一文字、统一语言、统一语音、统一音韵的完整实践,是历史上音韵、韵书发展实践的又一壮举。

《中华通韵》颁布,将是当代诗词曲创作“三韵一统”的依据和规范标准。当然,在颁布报道中指出:该规范的实施不会取代旧韵书,将在尊重个人选择,“知古倡今、双轨并行”的原则下,与当前使用的旧韵书并存。提倡和引导使用《中华通韵》,将推动中华诗词新韵使用的规范化,更好地满足新时代韵文需求,助力全民族文化素养的提升,促进中华优秀语言文化的传播和发展。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中华通韵》的颁布,将推动当代诗词曲创作形成新的灿烂局面,我们应当积极地支持他。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