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精致”和“真粗糙”的妈妈,带出的娃天差地别,你倾向哪种?

王琨老师

2020-10-20 20:00

如今,各家各户的生活水平提高了,育儿的成本也是只升不降。

从孩子呱呱坠地开始,不,从怀孕开始,各种孕婴产品就要耗费大量“战略物资”,随着孩子长大,吃穿用,住行学,一年下来小几万的银子就白花花地流走了。

很多妈妈在对待孩子的花销上,表现出了完全不同的理念。

1

“假精致”和“真粗糙”妈妈带出的孩子走向完全不同

小A和小B是一对好闺蜜,都是普通的工薪阶层,两人分别有个5岁的孩子,因为两个妈妈经常聚,所以两个孩子也经常在一起玩。

这天,两位妈妈又带着孩子出来玩,小A要带孩子去一家新开的高档亲子餐厅吃饭,小B反对道:“同样是吃米饭套餐,干嘛去那么贵的地方?咱们在普通餐厅吃也是一样。”

小A说:“那能一样吗?咱们吃的不是饭,而是就餐体验,让孩子多见见世面是好事啊!”

小B反驳道:“孩子该见的世面也不是这种奢侈享受吧?我家孩子吃路边摊不是照样生龙活虎的?你拿着3500的工资,非要让孩子上一个月六、七千的幼儿园,看着光鲜亮丽的,其实都是假精致!”

小A也不甘示弱:“你这种妈,才叫真粗糙!什么都舍不得给孩子花,买双鞋子还要处理打折的,给孩子花钱就不能那么抠抠缩缩的!”

这就是两种消费理念的妈妈出现的分歧。

小A是典型的“假精致”妈妈,消费远远超出自己的收入水平,但要让孩子有面子,觉得要让孩子多体验,多见识,长大了眼界才开阔。

小A的孩子因为从小在妈妈“富养”观念下成长,经常要求妈妈买这买那,而且都挑最贵的,对什么都不珍惜。

把好几千的学习机摔坏,还满不在乎地说:“这有什么呀?再买一个不就行了!”

小B是典型的“真粗糙”妈妈,能省两块绝不省一块,精打细算,觉得孩子小时候也记不住什么,物质并不重要,不如把钱投资到将来的学习和培养中去。

小B的孩子唯唯诺诺,在同学面前抬不起头,想要什么都不敢向妈妈说,渐渐地不爱社交,喜欢独处,身边也没有什么朋友,变得孤僻内向。

学校组织研学活动,他舍不得报名费,根本没跟妈妈说,当其他同学写研学感受的作文时,他却只能默默地哭。

2

父母的消费理念,关系到孩子的人生观价值观

不同的家庭有不同的经济水平,消费理念也是千差万别的。

讲究“假精致”的妈妈,会给孩子制造出一种富裕的假象,让孩子不懂珍惜,不懂感恩,缺乏金钱观念,更无法建立起正确的价值观。

讲究“真粗糙”的妈妈,却会用“哭穷式教育”把孩子引上自卑自弃的歧途,让孩子的眼界窄小目光短浅,缺乏安全感,降低自我价值感。

3

塑造强大的内心,跟孩子好好谈谈钱的问题

“假精致”不可取,“真粗糙”对孩子同样是伤害。

无论什么样的家庭条件,都要如实地告知孩子,让孩子不会妄自尊大,也不必妄自菲薄, 拥有一颗强大的内心,一套独立完整的自尊体系,才是对孩子最好的引导。

建立金钱概念,教孩子认识金钱

国外的宝宝,从1岁多开始就认识金钱了,并且爸妈会用角色扮演的游戏,来告诉孩子如何买东西,如何数钱。

还会带孩子去参观父母的工作,让孩子知道钱是通过辛勤劳动赚来的。给孩子非常直观的印象。

告诉孩子,金钱是流动的

让孩子理解,金钱是可以流动的,一方面要赚钱,一方面也要花钱,必要的投资是被允许的。

英国有位妈妈在家里安装了一台自助售卖机,把孩子喜欢的零食和玩具放在里面,让孩子们帮助妈妈做家务赚取零花钱,再去购买自己心爱的物品,既让孩子学会了自食其力,培养了责任心,又明白了钱需要如何运作,经营。

有计划地花钱

到了一定年龄,就可以给孩子少量的零花钱,让他自己支配。

充分给他花钱的权利,并且帮孩子养成记账的习惯,让孩子能有计划地有条理地花钱。这对今后人生的财商培养都是很重要的。

保持赚钱的能力,比有钱更重要

给孩子灌输的金钱思想,不应该是家里有钱或者没钱,而是要始终保持赚钱的能力。

想要的东西,暂时得不到,可以通过努力获取,得到的东西,也不是凭空来的,要懂得珍惜和感恩,这才是正确的金钱观。

▍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