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给予我们的反馈常常违背常理

今天的主题是生活给予我们的反馈常常违背常理。

很多年前我就有一种深深的感悟,这个世界充满悖论。在成为一个以学习为生的人之后,我有更多的时间学习各种书籍和课程,这样的感悟不是减弱了,而是被重重加深。

这几天在看Daniel Kahneman《Thinking,fast and slow》,丹尼尔卡尼曼的《思考快与慢》,台湾版翻译为《快思慢想》。Kahneman是普林斯顿大学心理学教授,曾获得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以心理学教授的身份,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他是绝无仅有的。

《思考快与慢》久负盛名,是他50年研究成果的集大成。我早就在很多不同场合看到过对这本书的各种引用、解读和介绍,真正开始阅读是这几天。这本书主要介绍了他毕生研究的心得,主要是认知心理学领域。不得不说,书有点难读,我每小时大概只能读10页,400多页需要四五天才能读完。

书中介绍的案例和实验大概有上百个。今天分享一个我印象最深刻的。

Kahneman曾经在以色列空军给飞行教练们讲授关于如何高效训练的心理学知识。他分享了他关于技能训练的一条重要原则:对良好表现的嘉奖比对错误的惩罚更有效。不管是对鸽子、老鼠、人类还是其他别的动物的研究,都是这样的结论。

他在现场遭遇了一位经验丰富的教练质疑。教练说:他表扬学员那些完美的飞行动作之后,他们通常都会表现变差。相反,对那些没执行好动作的学员大声怒吼之后,他们都会在下一次表现得更好。所以,不是嘉奖有用惩罚没用,事实恰恰相反。


看到这里,插播一段我的感受:多么熟悉的声音,陪我多少年风和雨。(一不小心蹦出两句歌词,有人知道是什么歌吗?知道的会暴露年龄)我们的现实中,教育场景中的老师、家长,职业场景中的领导者都相信一点:骄傲使人落后,虚心使人进步。所以当取得好成绩的时候,很少听到表扬,反而更多听到的是敦敦教诲。当取得差成绩的时候,更少听到鼓励,更多的是急风骤雨般的批评、讽刺甚至挖苦。

这里的逻辑与这个飞机教练何其相似啊。

下面我们看看大师是如何理解和应对的。


Kahneman说,这其实是统计学概念:回归均值。

不是因为表现好,你表扬他他就变差了;也不是因为表现差,你批评他他就表现好了。

而是他的水平在一个固有的区间,具体表现会随机波动。当出现一次比较好的表现时,下一次一定会变差。当出现一次比较差的表现时,下一次一定会变好。

比如说,他就是80分的水平,好的时候也许会取得90分的成绩,差的时候也许只能得到70分,无论好还是差,下一次一定还是大概率回归80分的平均水平。

大师就是大师。

事实有时与直觉轻易得到的答案完全相反,这就是我所说的悖论。

如果没有统计学知识,不知道回归均值的概念,很难想清楚这中间的道理,虽然听起来一点也不高深。很多真实答案就是一层窗户纸,珍贵与否不是取决于道理是否高深,而是取决于如果没有人告诉你,你自己能不能想得到,以及想不到会带来多大的损失。

现实中类似的案例太多太多了。

世界无比复杂,人们为了便于理解和记忆,抽象和简化复杂问题。与此同时,也把问题的答案想简单了。在我看来,很多问题的真实答案并不是那个唾手可得的,而是需要花费时间去思考和求证的。不幸的是,大多数人大多数时候,都相信唾手可得的答案。以色列空军的飞行教练就是这样。

真正学习的目的,就是寻找和思考最接近真实的答案,任何一本值得看的书都至少记录了一条这样答案的来龙去脉。找到越多这样的答案,越有利于我们理解真实世界。我们对真实世界理解的越透彻,作出的选择才会越合理。

不得不说,虽然教育条件越来越好,信息传递越来越便捷,但真理还是掌握在少数人手里。匪夷所思的答案往往更接近真实。

今天实际上传达了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对表现良好的嘉奖比对错误的惩罚更有效;二是回归均值的概念;三是不要轻信唾手可得的答案。

生活给予我们的反馈常常违背常理。以上三个都是违背常理的反馈。

今天的内容就到这里。

最后是每天都有的一段话:

如果关注了这个公众号,那就请定期来看看感兴趣的内容。

如果觉得写得挺不容易,那就请点赞。

如果觉得公众号的内容有共鸣或者有错误,那就写下你的留言。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