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掌法奥秘,明师指点练出手掌胀缩吸放,方可进入太极之门

在天坛的家传功夫架训练中,我们有一个动功叫“托掌走”,这是天天练的必修课。有一次,师父陈瑜先生到跟前给我纠正动作,他手把手地教着,并且重点指导我中指领劲,并让手指都要有缠意。经师父这一指点,我顿时有了新的感悟,动作也顺多了。

太极拳虽然叫做“太极拳”,但是实际上用拳的时候少,用掌的时候多,主要是掌法变化比较多。 学太极拳要练好基本功,首先要做对太极拳的基本手法。

练拳要求劲力运之于掌、通之于指,形之手指。手是传感器,听劲、化劲、发劲都要通过手,太极八法中有棚、捋、挤、按、采、挒、肘、靠,前六法直接是以手完成的。这就要要有正确的手法作为基础。

在太极拳的练习中掌握正确的手型非常重要。 
正确的手型有助于手臂的骨骼、肌肉处于松沉自然状态,能够因形而变, 节节贯穿,助发寸劲,提高技击功夫。

人体有12条经络汇聚于手,6条经络起止于手,手部的末梢神经对体内的气血贯注感应敏锐,如练拳时两手感到胀热,说明外形引导内气、经气得以运行,可以畅通经络、调和气血。

行家一伸手,便知有没有。是否练出了太极劲,不用看别的,看手指运化这一细节就足够了。因为,太极劲的最后,就是“形于手指”。

“手指胀缩”、“掌心吸放”,是身体开合鼓荡、形于手指的结果。既然是“身如气囊”,手掌作为气囊的一部分,自然会随着身体一起胀缩鼓荡。 下面重点来了:

蓄势时:随着吸气掌心微微内凹,劳宫穴内含,手指有被气抽向丹田而收缩变细的感觉;

发势时:随着呼气掌心微微外凸,劳宫穴外放,手指有丹田向外充气而膨胀变粗的感觉。

手掌心随着拳势蓄发开合所形成的这种凹凸吸放变化,有类似吸盘吸放的感觉,其实这就是太极拳常说的劲。师父常要求我们在推掌时掌心有外凸之意,收掌时手心有内凹之意,以此体会太极拳的劲。

综上所述,手掌是身体感觉最为敏感的部位,故有“太极功夫手上看”的说法,有一天你在行拳时随着拳势蓄发变化手掌出现了胀缩、吸放的感觉,才踏进了太极拳之门。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