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在意别人的看法,怎么办?

    本文共有 5400 字

    如果觉得页面很长

    那是因为留言很多

    如果把我们每天的幸福和烦恼列出来,你也许会发现一件有趣的事情:
    带给我们幸福感的,往往是别人的感谢、鼓励和肯定。它们会带给你许多动力,让你一整天都充满激情。
    反过来,带给我们烦恼的,大多数来源于什么呢?你会发现:它们大多来源于跟别人「不愉快的沟通」。
    比如:
    • 同事在会议上对你的提案表示不同意,让你感觉「他是不是对我有意见」?

    • 客户几句有点带刺的话语,让你心生疙瘩,想「他是不是对我不满意」?

    • 跨部门的合作伙伴说话阴阳怪气,让你心想「我是不是把他惹生气了」?

    ……
    更常见的,在网上发表观点、吐点槽,却引来几条或阴阳怪气、或带着戾气的回复,张嘴就是「扯淡」「就这」「别胡扯了」,或是连珠炮来上一串反问句……
    实际上,这些事情严重吗?如果回过头来看,这些都是小得不能再小的小事,不会对你造成任何实际损害。
    甚至,我们可能「理性上」都知道:对方很可能是无心的,并没有刻意想激怒你,或是针对你 —— 他只是习惯了这样讲话。
    但是在当下,这些小事,却很容易就破坏我们一天的好心情。
    严重的时候,甚至会让你怒火中烧,一时间情绪失控,难以抑制。
    人就是这么神奇。很多时候,别人一句简简单单的感谢,能让你开心很久;反过来,别人一句不友好的话语,也能让你郁闷很久。
    我想,许多朋友应该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因为别人的一句话,而感到「特别不是滋味」,要么当场发作,要么忍下来,但内心始终愤愤不平,需要很久才能平复。
    如果你也有这样的困扰,那希望今天的文章,能给你一点启发。
    为什么我们会容易对别人的态度如此敏感呢?
    究其原因,是因为:我们的大脑,本来就特别容易对「社交」起反应。
    原因很简单:我们的远古祖先,不具备独居生存捕猎其他动物的能力,因此,必须以群居的形式才能更好地生存和繁衍下来。为了维持族群的交流和生存,具备更强「社交潜力」的个体就被自然选择下来,得以代代繁衍。
    这就是 1993 年心理学家 Dunbar 等提出的「社会大脑」假说。
    这个假说认为:人类(以及其他高等灵长类)的大脑,会反映在现实社会中复杂的计算需求,并用来调整自身,使其向着「能够更好适应社会」的方向进化。
    一个最有名的例子,是 Dunbar 本人提出的「邓巴定律」:一个人能够保持联系的圈子上限,大约是 150 人(这也就是经典的「邓巴数」)。也就是说,Dunbar 认为:我们的祖先很可能也是以这么大规模的族群在活动,因此我们的大脑才被塑造成了这个样子。
    那么,在这个大前提下,我们的大脑就很容易产生一种现象:对来自社交的场景和刺激,赋予更高的学习和反应权重。
    一个有趣的例子是「沃森选择任务」:你面前有四张卡片,它们的正面分别写着 E、K、4、7。现在,实验人员告诉你,有一条规则,内容是:「如果一张卡片的一面是元音字母,那么它的另一面必然是偶数」。问题来了:你需要翻转几张卡片,才能确认这条规则是否正确?
    一个显而易见的回答是翻转E。如果E的反面是偶数,那么这条规则就是对的;如果是奇数,那么这条规则就是错的。这很简单。实验结果中,大约有50%的人选择翻E。
    但绝大多数人可能会忽略另一种可能性:翻7。为什么呢?因为如果7的背面也是元音,那么它就违背了这条规则(一面是元音,另一面必然是偶数)。实验结果中,大约只有5%的人会翻7。
    但是,心理学家对这道题做了一个非常有趣的变形:四张卡片的正面分别写着:啤酒,可乐,19,16。规则变成了:「如果一个人要喝啤酒,他必须不小于18岁。」那么请问:我们应该翻开几张卡片,才能确认这条规则有没有被违背?
    显而易见:翻开「啤酒」和「16」这两张卡片,对不对?
    你会发现,这两道题从本质上来说是一模一样的。但只是给它赋予了一个社会化的场景,正确率就从5%飙升到了75%。
    这个经典的实验说明什么呢?我们的大脑并不擅长抽象的逻辑思维,反过来,它特别擅长对于社会化情境的理解和处理。
    所以,很多时候你去学一个领域,很困难;但是给它编一个故事,写一本小说,把知识融汇到故事里,理解起来就方便很多。
    在这个前提下,我们的「心智世界」,就特别容易把来自社会的评价和反馈,放到一个更重要的位置,赋予它们更大的权重。
    所以,我们经常说:不要太在意别人的看法。但为什么还是那么难以做到?就是因为:我们大脑的演化,就是朝着「更加在意别人」的方向发展的。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很容易产生一种机制:把对自我的评价和存在感,跟别人的注意和态度挂钩。
    每个人都有一个最本质的需求:需要明确自己存在的价值。亦即让自己感受到「我的存在是有意义的」「我有能力达到我的目标」,否则我们就会失去存在的理由和根基。
    这个需求,在心理学上就叫做「自尊」(self-esteem,注意它跟日常所说的自尊不太一样)。自尊有高低之分。高自尊,意味着你认为自己是有价值、有能力的;低自尊,则意味着你认为自己是没有价值、没有能力的。
    一般情况下,自尊是由自我内在进行衡量和判断的。举个例子:你擅长写作,在写作的过程中获得愉悦感、成就感,你能够客观理性地把你的作品跟别人的作品对比,判断它们的优劣,哪怕你写出来的东西没有人看到,你也有足够的自信,知道「我写得很好」。
    这就是一种「健康的高自尊」。是一种正常的、理想的状态。
    但实际生活中,由于大脑会下意识地朝着「社会化」的方向倾斜,这就导致了:这种高自尊的建立,很容易「长歪」,顺着一个不够健康的方向发展起来。
    这就是心理学家 Michael Kernis 所说的「异质性高自尊」(heterogeneity of high self-esteem,又称「脆弱性高自尊」,以下简称 HSE)。
    这种异质性高自尊,一般可以分成下面四类:
    1)不稳定型:对自我的评价不稳定。一会觉得自己很棒,一会觉得自己一无是处。
    这种情况,往往是跟外界作出对比、比较之后发生变化,缺乏一个稳定的评价标准。
    因此,这样的人会比较惧怕新的环境、新的挑战,更喜欢待在熟悉的环境里面,因为他们担心变换环境之后,评价标准也会随之更新,从而觉得自己「一无是处」。
    2)防御型:特别害怕外界的否定,会不惜一切试图维持他们的形象。
    这样的人通常不能很好地处理批评,容易排斥负面评价,只接纳正面评价。
    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碰到特别固执、听不进别人意见的人。哪怕你明确给出证据「你错了」,他也会执拗地维护自己的立场。因为对他来说,他的立场就是「自我价值」的一部分。立场被否定,就相当于否定了一部分自己。
    3)依赖型:跟防御型相对应,特别需要外界的肯定。
    这样的人会把「满足别人的期望」放在首位,很难接受拒绝别人,或让别人失望。
    这种情况,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虚荣」和「爱面子」。哪怕经济实力不允许,也要买奢侈品,也要出入高档场合,展现出「光鲜亮丽」的自己 —— 就是因为他们渴望别人的肯定和赞赏。
    4)不一致型:「伪装」出来的高自尊,他们的外在和内在是割裂的。
    这种会稍微复杂一点:他们的内心其实是自卑的,并不喜欢真实的自己,但是热衷于在别人面前表现出自信、强大的形象,以维护别人对他的社会评价。
    这四种 HSE 分类,一个人可能只具备一种,也可能同时具备多种。可能程度很高,也可能程度很轻微。
    但无论如何,这都是一种不好的状态 —— 因为它意味着你把对自己评判的权利,交给了别人,而不是自己。
    进一步,如果一个人存在一定程度的 HSE,会导致什么呢?
    研究表明,异质性高自尊会有两个显著的特点:(Kernis et al., 1996, 1997, 2000)
    1)更容易注意到负面的评价,并把中性和模糊的评价解释成负面。
    2)更容易对负面评价进行更深入的反刍;
    你会发现,这就是一个负面循环:第一点使得 HSE 会接触到更多的负面评价,第二点又使得这些负面评价对他们产生更大、更持久的作用,使得他们不断地受到外界评价的折磨。
    举个简单的例子:
    你把一个任务搞砸了,被上级训斥了一通。回到座位上,看到其他同事在窃窃私语。正常人可能不会放在心上,但一个 HSE,就很可能联想到「他们是不是在嘲笑我?」从而再一次把任务失败的经历,在心里反刍一次,再一次体验到那种痛苦……
    这是一种非常难受的体验。
    正是因为大多数 HSE 在生活中会经常遭受这样的痛苦,因此,他们往往也会采取一些下意识的策略,来避免自己承受痛苦。
    一个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自恋。
    心理学界把自恋定义为「高度的自我关注,并期望别人关注自己」(Baumeister, 1996, 1998)。简单来说,就是很容易产生这种心态:
    我是非常优秀的。你们只是暂时没有发现罢了。
    并且,当自恋者做出了一些成就之后,会特别渴望跟他人分享,尤其是从他人处获得肯定和认可 —— 这种正面反馈会给予他们巨大的满足感。
    研究发现:在不同的 HSE 类型中,「不一致 HSE」最容易导向自恋(Zeigler-hill, 2006)。
    换言之:自恋很大可能是自卑的一种变种,为了掩盖自卑,而催生了自恋。
    进一步,如果这种自恋心态持续遭受外界的威胁(比如否定、嘲笑、漠视),就可能发展出另一种策略:外化。
    什么叫外化呢?就是在外界和自我之间建立一道藩篱,把「好的」划分给自己,把「不好的」划分给外界。也就是常见的「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心态。
    常见的例子比如:「说了你也不明白」「没有人能理解我」「像我这样的天才注定是得不到欣赏的」……
    另一方面,许多研究发现:自恋者的攻击性往往是最高的(Twenge, 2001)。也就是说:当一个自恋者遭受社会拒绝(被否定等)之后,更容易「怀恨在心」,从而有意识或无意识地进行「报复」—— 包括说对方坏话,给对方较低评价,等等 —— 甚至可能会指向无关的第三方,也就是「泄愤」。
    再者,自恋者的竞争需求非常旺盛,这就导致了他们哪怕没有遭到威胁,也常常说话带刺、语气很冲。因为他们急于证明「我比你优越」,从而来满足他的 HSE。
    那么,讲了这么多,对于文章开头的问题,我们可以有什么更好的策略,来应对和处理呢?
    需要注意的是:HSE 虽然不健康,但并不是特别严重的问题,大多数人或多或少都有一点。我们要注意的是:
    1)不要任由 HSE 不断发展下去,要觉察到它,并调整它。
    2)尽量不要让 HSE 发展成自恋。
    分享几个简单的小技巧,希望能帮你解决一些烦恼。
    1. 宽容原则
    宽容原则是哲学上的一个概念,指的是:在沟通的过程中,保持最大的善意去相信对方,相信对方是积极的、正面的,是想要解决问题的。
    要理解宽容原则,需要先讲一讲基本归因谬误。
    我们会有一个认知偏见:当我们成功时,我们倾向于归因到内部(我很厉害);当我们失败时,我们倾向于归因到外部(运气不好)。反过来,当别人成功时,我们倾向于外部归因(他运气好);而当别人失败时,我们倾向于内部归因(他能力不行)。这就是基本归因谬误。
    所以,第一条基本法则是:当对方作出一些「令你不舒服」的行为时,如果能够归因到外部环境,就尽量不要归因到内部。
    举个例子:智识营里偶尔会有同学,提问一些已经重复过多次的问题。有同学会认为这是「伸手党」(内部归因),但更合理的想法是什么呢?
    这些同学工作非常忙,没有空看群里的答疑和汇总,不知道这些问题可以查到,所以又重复问了一次。这就是一个外部归因。
    再举个例子:当别人无端指责你的时候,与其认为「他在故意为难你」(内部归因),不如认为「他对你有误解」(外部归因),然后想办法去解开这个误解 —— 这会是一个更好的做法。
    进一步:即使外因不成立,我们归因到内部,也可以再分成两类:能力问题,以及意图问题。
    第二条基本法则:能用能力不足解释的,尽量不要上升到意图。
    举个例子:对方讲了一些带刺的话,与其认为「他对你有意见」(意图问题),不如认为「他情商不行」(能力不足)。那么应对策略就是:先解决问题,再在有空的时候,友好地帮他指出来。
    总而言之:当别人说了一些令你不舒服的话时,按照这个顺序去理解:
    1)对方表达的意思是什么?我有没有可能理解错了?
    2)这个问题有没有可能是由于客观环境、条件的限制而产生的?
    3)这个问题有没有可能是由于对方的能力不足而产生的?
    4)对方是否在质疑、否定、攻击我?
    一般情况下,按照1→2→3→4的顺序去解读,尽量保持在1、2、3的位置,除非有确凿的证据,不要轻易过渡到4。
    这个做法,可以非常有效地解决你大部分烦恼。你会发现:许多你以为的批评和否定,其实都只是你的误解而已,并不真的表示他「坏」。
    2. 对等原则
    简单来说:对方给你一个什么样的评价,就必须拿出对等的证据。否则,这个评价就是无意义的,完全不需要去理会。
    我会把一个人的反驳分成两大类,分别是无效的反驳和有效的反驳。
    什么是无效的反驳呢?大体上讲,就是指「只有观点,没有论证」的反驳。包括:没有理由地否定对方,抓住次要的地方而遗漏重点,对对方的立场曲解或断章取义,等等。
    反过来,有效的反驳,就是指:能拿出理由和论证,来支撑自己说的话。
    一个最好的状态是什么呢?是类似这样:
    我充分理解你的立场(基于充分理解),但是我对其中的某一点有异议(指出明确的弱点),原因是(有论证)……我认为这样做会更好些(有解决方案)……
    如果你在生活中遇到「无效的反驳」,那最好的应对就是:压根不要去在意它。因为生活中,有更多有意义、有价值,值得我们去关注的事情,没有必要把精力花在这种地方。
    3. 救火三步法
    生活中,我们难免会遇到这种情境:对方几句话,让你非常不是滋味,特别恼火,特别难受。这个时候怎么办?如何克制住自己的情绪?
    不妨采取这三个步骤,来让自己立刻冷静下来:
    1)转移注意力。先不要回应,也不要管他,立刻把注意力转移到其他任何一个任务上面,先动手做一做、想一想,过一会儿再回来。
    2)第三者视角。想一想:对方对你说的话,在第三者看来,会怎么想?如果你发作,朝他发脾气、掀桌子,在别人看来又会怎么想?这个时候,你如何应对,别人才会觉得「妥当」?
    3)去人格化。把自己和对方都当成一个机器,把「自我」抽离出去,让自己想象对方的指向不是「我」,而是一个与你无关的个体。然后,想一想,有没有一个流程、步骤,可以在这个场合用上来?如果有,就按流程走;如果没有,就拟一个,下次按流程走。
    这个做法,可以非常有效地让你摆脱情绪的控制,从而避免自己继续被对方激怒。
    4. 防火墙法
    什么叫防火墙法呢?这是一个很有效的自我防卫策略,又叫做区块化
    (Compartmentalization)。
    简单来说就是:
    1)多元化认同:「我」的自我概念和自我价值,是由多个方面构成的,而不是一个方面。
    也就是说:所谓的「我」,可能包括工作中的我、家庭里的我、邻居眼中的我、朋友眼中的我……这些我很可能都是不同的。它们加起来,才构成了「我」的全部。
    2)隔离:任何一个时候,别人对「我」的评价和判断,都只涉及到当下的场合,都只是「一部分的我」,而不是「全部的我」。
    3)整合:我在某一方面可能达不到我的标准和要求,但我可以在另一方面达到标准,从而使整体的「我」,维持在一个合理的位置上。
    积极的防火墙法,可以让自己更具心理弹性,从而把受到的攻击和否定,维持在一个小的区块里,不至于影响到自己的整体评价。
    5. 超越胜负
    我一直强调一个观点:争论的根本目的,不是输赢,而是更加接近真理。
    所以,在生活中,当你遇到别人否定你、质疑你的时候,试着转移开你的目光:不要去想「我输你赢」,而是想:
    • 「他想表达的重点是什么?」

    • 「他跟我的分歧在哪里?」

    • 「他跟我的观点如何从底层结合起来?」

    • 「他的观点能够如何丰富、完善、纠正我的观点?」

    这是一个更高层次的思维习惯。
    哪怕你从输赢的角度来看,这个习惯也是非常有效的:它会使你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因为执着于胜负的人,一开始就输了;
    而能看得比胜负更远的人,才是赢家,
    因为他们永远都能有所收获。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