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群英会》朱强 谭孝曾

京剧《群英会》 草船借箭 朱强 谭孝曾

《群英会》

许多不懂得戏曲的人,常常对于戏迷表示惊讶,或者不理解:舞台上那咿咿呀呀、磨磨蹭蹭地表演有什么好听、好看的?殊不知,正是在这咿咿呀呀、磨磨蹭蹭的声腔和形体艺术里,我们看到了美,也受到了思想教育。有道是:弦管笙箫,真假善恶倾注音符里;唱做念打,喜怒哀乐出自板眼中。对于被称做国粹的京剧艺术,那更可以说是:历史的尘埃装点尽沧桑美感,时代之光辉折射出传统精华,一本看不完的《三国演义》,一部演不尽的“三国戏”。这其中最让我看不够、听不厌的当属《群英会》了。

《群英会》是一出以生行为主的大戏,它包括“蒋干过江”、“蒋干盗书”、“曹操中计”、“草船借箭”、“打黄盖”和“借东风”六个折子戏,有时还要带上“华容道”。经过历代名家的千锤百炼,它已被打磨成京剧舞台上的一部经典作品,每逢各位名角珠联璧合的纪念演出中,它总是作为大轴,最后一个登场。一百多年来,演者爱唱,听者爱看,可谓经久不衰。

首先说全剧的开头吧,它给人在听觉上的冲击非常强烈:在雄浑威武的唢呐曲牌[大开门]中,舞台上展现出三军统帅升帐的壮观场面。与此同时在视觉上也极富于中国特色:四人一堂的龙套,身扎靠旗的配角,一对儿一对儿地粉墨登场,直到主帅周瑜英姿勃发地在九龙口登台亮相。整个舞台不过十余人,却是色彩缤纷、花团锦簇,声音和色彩一起渲染出恢宏的气势,蔚为壮观地展现了年轻的水军都督调兵遣将的过程。《群英会》一开头,就成功地运用了我国戏曲艺术以虚代实的手法,描绘出了千军万马的场面。我们无论是听这出戏,还是看这出戏,都会在戏的开场时,就被声音和色彩的强大魅力深深地吸引住。

戏曲者,以歌舞演故事也。《群英会》的故事虽然早已家喻户晓,戏迷更是对于其戏剧情节烂熟于心,但是依然常演常看常有瘾。那么,看的是什么?过瘾的又是什么呢?窃以为,看是是四功五法,过瘾的是表演艺术家的唱做念打。在《群英会》里有好多地方都是通过形体动作来展示人物心理变化的,演员的表演功底好,演出来的戏味道就浓,欣赏者就特别过瘾。比如“蒋干过江”中酒席宴上,周瑜和蒋干都是表面明的一套,心里暗的一套,周瑜一会儿舞剑,一会儿抖翎子,一个少年气盛人物的那点儿精明劲儿,靠了这种精彩的表演尽显无疑,从而也衬托出蒋干的那种迂腐颟顸。

说听戏听戏,虽然主要是靠听觉艺术来满足的,但是舞台上演员的形体表演,同样是必不可少的。“蒋干盗书”中,周瑜和黄盖彼此无言地会心一笑;“草船借箭”时,鲁肃吓得筛糠似的动作;“蒋干回书”里,曹操由一时中计到猛然醒悟的表情,都是这出戏里非常值得欣赏的细节。只有具备了这样大量丰富的细节,才能够把观众带到故事中去,使我们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戏里最妙趣横生的地方,当属周瑜打黄盖时,周瑜、诸葛亮、鲁肃三个人的不同表情和定“火攻计”时三个人的不同笑声了。还记得很小时,我就常听太姥姥说这么一句话“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我在看《群英会》之前,就不明白:有谁会愿意挨打呢?直到看过这出戏,我才明白了其中的道理。你看,傻乎乎的鲁肃是那样着急,而胸有成竹的诸葛亮却只顾自斟自饮,看出诸葛亮心意的周瑜如何不气炸了肺?及至在周瑜的病榻前,此三人面对一个“火”字时发出的不同笑声,也是该戏创作者的神来之笔。每个人的不同笑声,表达每个人的不同心情:鲁肃的笑声是真诚的,诸葛亮的笑声是得意的,而周瑜的笑声则是尴尬的,里面还包含着那么一些迫不得已的成分。据我所知,每逢戏演到这里,台下反响总是非常强烈,剧本为演员提供了及其精美的彩头,演员又把剧本的成功发挥到了淋漓尽致。这,大概就是此剧久演不衰的原因吧!

当然,《群英会》的好看和好听,还不仅仅在与此。我喜欢这出戏还因为剧中的人物设计得十分精彩:代表魏、蜀、吴三方的人物曹操、诸葛亮、周瑜分别有花脸、老生、小生三个行当的演员扮演,也就是说,凡是京剧舞台上代表男性人物的行当,几乎全囊括在这出戏里,尤其是那个来往于吴、魏之间的蒋干,那么迂腐、那么颟顸,成为全剧中一个充满喜剧色彩的人物。《群英会》里刀兵血刃,剑拔弩张,而这个蒋干穿梭于其中,把幽默和诙谐撒在戏里,揪人心,又逗人乐,使我不得不佩服京剧老前辈当初创作这出戏时的高明:竟然把几个剧中人按老生、小生、大花脸、小花脸这些行当安排得齐齐整整、天衣无缝。

《群英会》里好听好看的东西还多得是,但是都需要每个演员、每个观众自己去体验,去欣赏,去玩味,去比较。而其中的有些艺术,又是只可意会,而无法言传的,艺术的妙就妙在这里。我相信,每个戏迷都会有自己独到的体会。期待有更多的戏友来此谈体会,诉衷肠。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