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回购持续发力,降准概率还有多大
【原创】
逆回购持续发力,降准概率还有多大
●(非特别标注,文章皆为谭浩俊原创)
央行发布的公告称,为稳定年末资金面,维护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当日开展1500亿元逆回购操作。本次操作中,有1200亿元逆回购期限为7天,另外300亿元逆回购期限为14天,中标利率分别为2.55%和2.7%。
17日的逆回购,是在时隔36个交易日后重启的,因此,受到了市场的广泛关注。央行公开市场业务操作室也发布公告称,这是为了对冲税期、政府债券发行缴款和金融机构缴存法定存款准备金等因素的影响,维护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才实施了这次逆回购,且不是17日一天,18日释放的资金规模更大,达到了1800亿。而逆回1启动以来,央行已1放资金7、8000亿。
由于连续的按兵不动,分析普遍认为,降准将是板上钉钉。甚至有分析认为,如果经济数据不是太理想,还可能降息。那么,17日重启以来连续多天较大规模的逆回购操作以后,还有降准的可能吗?
事实上,央行连续的按兵不动,并非货币政策从紧的信号,也不是为降准打下伏笔。央行所以这样做,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在调整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关系,是为了更好地发挥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联动效应,是为了让实体经济能够获得更多实实在在的支持,让经济的韧性更好、让政策的灵活性更强。
从实际运作情况来看,在央行向市场“断供”的这段时间,财政的动作却是连续不断,释放的资金比央行多得多。数据显示,自10月31日以来,截至12月2日,财政部已连发24份文件,向地方提前下达2019年各种专项资金,如彩票公益金、专项扶贫资金、彩票市场调控资金、普惠金融发展专项资金、科技馆免费开放补助资金、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专项资金、特殊教育补助资金、学生资助补助经费等,金额高达21195.28亿元。同时,减税的力度也在不断加大,多领域的减税工作都在有序展开。
此时此刻,如果央行再继续投放资金,就有可能造成市场流动性过于宽裕,给价格稳定带来压力。实际上,财政的这些举动,对于扩大市场需求、加快资金运转效率、激活财政资金、避免“年底突击花钱”问题的产生等,都能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可以有效节省货币政策资源,让央行在把握政策方面的灵活性更好,效果也更佳。
而随着财政释放的资金逐步到位,市场流动性也趋于平稳。特别是税期因素开始逐步展现,市场流动性紧张的局面又再度出现。因为,财政释放的资金更多的是对市场需求等产生影响,且不可能在短期内全部转化成市场需求。因此,仍需要通过货币政策的支持,通过公开市场操作释放一部分资金,以满足市场、特别是实体企业的资金需求。否则,融资成本又有可能会上涨。
应当说,此次央行持续36个交易日的按兵不动,是近年来少有的一次与财政比较默契的配合,也是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一次良好协调。虽然还不能对这次配合的效果做出准确的评价,但是,至少可以看出央行和财政没有再打嘴仗,没有互相排斥,而是成功运用了各自的优势,做了一次较为完美的衔接。可以肯定,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央行一定会与财政有更多的配合和更好的协调。
也正是因为央行与财政在职能和功能上的一次良好衔接,因此,此前各方有关央行持续按兵不动就是等待降准的分析和预测,也就不攻自破,没有多大依据了。一方面,央行持续按兵不动,是在等待财政出招,等待财政发挥更多作用,等待财政调节社会资金分配格局;另一方面,17、18连续两天展开逆回购操作,则直接宣告降准的不可能。更重要的,央行连续两天的逆回购,也预示着央行维持流动性合理充裕的态度并未改变,只是为了与财政保持默契,暂停了一段时间的逆回购。随着市场对资金需求的增加,除17、17两天的逆回购之外,本周央行可能继续开展逆回购操作。而且,逆回购的规模不会太小。原因主要有两大方面:一是银行年底考核,收放资金的冲动仍在,需要有一定的资金做支撑;二是本周还有1200亿元中央国库现金定存到期,如果没有资金对冲,也会形成市场流动性趋紧。所以,必须继续释放一定流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