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长春军队伤亡很小,但老百姓的伤亡人数与淮海战役国军伤亡相当
1948年上半年,国军在东北的局面急转直下,越来越紧张,只能不断收缩兵力,最后将东北的五十万国军收缩到了锦州、沈阳和长春三个城市,其中锦州守军约十多万人,长春守军约十万人,其余都集中在沈阳。这时候蒋主张将东北国军都撤往关内,但因为他刚当上总统,不愿意背丢失东北的责任,所以一直希望由其他人提出来,卫立煌则主张依托几个大城市的坚固城防工事,坚守待变。
东北国军也在这个时期进行了一些调整,原本驻防长春的新一军被扩编为新一军和新七军两个军,老的新一军的两个师给了新编成的新一军,留下的一个师给了新编成的新七军。之后,新一军被调往沈阳,加强沈阳防御力量,新七军留在长春。同时,国军统帅部下令放弃吉林市,将原本驻防吉林的滇军六十军撤往长春,和新七军一起固守沈阳。这样,长春的主力就包括两个军,加上一些地方保安部队和警察部队等,兵力约十万人。
当时解放军在东北虽然已经占据优势,但在下一步怎么打的问题上,还没有达成共识,所以一开始的打算仍然是围城打援,也就是围困长春,吸引沈阳国军出兵救援,在半路上设伏围歼,继续消灭国军在东北的机动兵力。从五月份以后,解放军就将长春重重围困,一部分兵力围城,主力分散在长春到沈阳的铁路线两侧,随时准备围歼从沈阳来援的国军。当然,如果长春的国军突围出来,也就可以顺手直接将沈阳的国军完全歼灭。
所以卫立煌始终认为,沈阳国军主力绝对不能东进救援长春,否则就是自投罗网,只有各自固守一条出路。而且,他认为,解放军缺乏重武器,攻城伤亡太大,一定不会强攻长春。只要给他时间和充足的后勤物资,继续在沈阳扩编和训练部队,就有能力在经过一段时间之后出兵长春,解救郑洞国兵团。郑洞国在长春也是抱定这个信念,绝对不能出城野战,只要出城突围,就会在运动战中被解放军歼灭,沈阳不出兵救援,长春就不能突围。而且,国军统帅部也认为,坚守长春有利于分担沈阳的压力,也没有积极想办法解长春之围。
到九月,解放军这边率先出牌,在中央强令之下,东总下令原本聚集在长春外围附近的解放军主力部队秘密大举南下,突然围攻锦州,形成关门打狗之势。锦州之战打到十月份以后,局势对国军已经越来越不利,廖耀湘兵团迟迟不肯西进救援锦州,在新立屯和黑山一带徘徊不进,从华北抽调出来的东进兵团也无法突破塔山防线,锦州孤立无援,到十月中旬,终于被解放军攻破。到这时候,救援长春是不可能了,国军统帅部于是下令要郑洞国率部突围,放弃长春。
这时候围困长春的虽然只有东北解放军一个主力纵队,但同时配属了六个独立师,所以实际上相当于三个纵队的兵力,国军虽然有六十军和新七军两个军,但经过长期围困,早已粮食断绝,根本没有体力战斗,更不用说突围了。更重要的则是,就在郑洞国下令突围的时候,六十军军长曾泽生突然下令自己所属的部队调转枪口,对新七军警戒。因为这时候曾泽生已经和解放军联系好了,准备起义了。六十军下属的三个师中,原有的两个师都同意起义,另一个师则在师长和团长都被扣押之后,也被迫同意起义。
这样,新七军面对的局面就更加糟糕了,不仅要对付围城的解放军,还要对付六十军,这个仗就没法打了。这时候新七军的军长是李鸿,但李鸿正在生病,由副军长史说代理军长。但史说也认为,这时候这个仗没法打了,突围也完全不可能,只有战场起义一条路可走了。他找下属的师长商量,师长们在被长期围困之后,也早已经无心恋战了,只想早点结束战争。所以,他们也都同意起义,并和六十军接通联系,约定相互不打仗,等待解放军进城接收。他们找郑洞国商量,郑洞国并未直接同意,但默许了他们这么做。不过,因为郑洞国是新一军的老长官,所以新七军在谈判投降条件的时候,仍然约定了对郑洞国的优待。
所以,长春最后并未经历大规模的战斗,解放军就进城了。解放军入城后,先接管了六十军的阵地,与新七军直接对峙,新七军也很快同意了投降,将部队集结起来,开到城外指定的地点,军官则被集中起来,送往哈尔滨进行学习改造。六十军则直接被改编为解放军五十军,曾泽生继续担任军长。但这不意味着长春的解放没有代价,虽然解放军没有付出什么伤亡,长春的老百姓却承担了这个代价。按照当时的长春市长尚传道的说法,在围城期间,粮食短缺,饿殍遍地,乃至出现了卖人肉的情况,长春饿死的人口多大十二万人,超过华野在淮海战役中的伤亡人数,和国军在淮海战役中的伤亡人数相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