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随笔】北京市朝阳区花家地实验小学邹妍《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
2021.9.18
今天带领学生学习第二单元的第一篇课文《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在开始这一单元的学习之前,我让学生认真阅读单元导语页,看看有什么发现?学生通过认真观察,发现了这一单元的学习要求是“学习从不同角度提出自己的问题”,还有学生通过浏览四篇课文,发现每一篇课文后都有“小组问题清单”......
我对孩子们的发现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师生一起讨论合作学习小组的安排和分工、要求等。虽然之前也在课堂上实践过合作学习,但由于组员不固定,效果总是差强人意,这一次我下定决心一定要将合作学习方式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方法,而第二单元关于提问的策略单元着实是一个好的契机。
在教学《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这篇课文时,第一课时我主要给了充足的时间让孩子认真阅读文本,试着提出自己的问题并写在书中相应的位置。在巡视时我发现有些孩子能提出一些很有价值的问题,诸如:“女孩儿为什么看着豌豆花心中充满了感激?”“那颗泡在脏水里的豌豆真的最了不起吗?”“母亲为什么说一颗豌豆苗是一个小花园?”等等。但也有一部分孩子提不出问题。于是我通过课后第二题提供的“小组问题清单”,让学生明晰——可以针对文章的一部分内容提问,也可以针对全文内容提问。在此基础上,让学生们按照合作学习的要求试着小组内交流每个人提出的问题并进行筛选,最终留下经过讨论后认为最有价值的一些问题,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展示汇报。在学生汇报时,我把他们的问题板书在黑板上,让他们对提出的问题进行分类。之后又出示了第二次合作学习要求:老师板书的问题中,你们最希望解决的是哪几个,小组合作试着回答这些问题,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汇报。
在这两次合作学习中,绝大部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很高,但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有的小组组员和组长之间意见不统一,导致花费了很多时间在沟通如何分工上;有的小组组员过于依赖组长,一到进行汇报环节就希望组长出马;当然还有一些意志薄弱的学生游移在合作讨论之外。这些问题的出现很正常,还需要老师和学生进行一定的调整,但总的来说,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较大程度上被调动起来,很多学生不再是茫然地、被动地充当听众,课堂不再是只有优秀生展示的舞台。尤其是轮流汇报这一环节,为促进后进生、中等生参与课堂、勇敢表达创造了很好的机会。
我觉得这是一个良好的开端,后边的教学中还要坚持下去,并适时调整,让更多的学生能在教师精心设计的问题讨论中有所获、所思。此外,对于合作学习的评价可能还需要认真思考,除教师的评价外,组间评价、生生之间的评价如何最大化发挥作用,从而激励学生的自主学习,这些问题都需要在实践中思考并及时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