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皇帝好朋友:曾雄踞漠北草原的回鹘汗国简史

本账号系网易新闻&网易号“各有态度”签约账号

评论区话题丨你怎么看回鹘汗国的兴衰历程?

历史上,出现在漠北草原上的族群集团众多。失势的霸主要么是少量统治者西迁,要么是大批底层融入中原。彼此之间的联合与争斗,也与同时期的中原王朝相互影响。从古典是的匈奴再到中世纪前期的突厥,莫不是如此。随着突厥的霸权衰落,新的回鹘势力也就悄然登场。

漫长的蛰伏

回鹘最初源自匈奴时代的丁零人

回鹘也称回纥,由几个铁勒部落联合发展而来。早期两汉时期,铁勒人就生活在西伯利亚南部和贝加尔湖西-巴尔喀什湖一带。当时的他们还臣服于匈奴单于,被同时代的中原称为丁零。随着匈奴霸权瓦解,铁勒部开始南移占据生存空间,与当时的鲜卑柔然部相邻。

北魏时,回鹘作为铁勒部的一支游牧于伊犁河、鄂尔浑河和色楞格河流域,依附于新蹿起的突厥汗国。这是,他们的名字又变成了袁纥。公元605年,袁纥部因反抗突厥的压迫,与属于铁勒的仆固、同罗、拔野古等部落成立联盟。这个联合体开始被称为回纥。

隋唐之交 回鹘依然是突厥汗国的附庸势力

到了隋唐易代之际,漠北草原上的霸主依然是东突厥汗国。就连初创唐朝的李渊也因兵力不足,曾向东突厥称臣。李世民通过玄武门之变上位后,东突厥的颉利可汗已经处于统治崩溃边缘。由于连年征战和霜冻干旱等天灾人祸,使得民疲畜瘦、属部反叛。在这种情况下,李世民开始谋划反击东突厥的战略。通过联合西突厥、薛延陀、回纥、拔也古等有影响力的部族,一起出兵围杀了东突厥。

公元630年,唐朝在攻灭东突厥汗国后,北亚草原上的形势再次发生变化。吃进大量突厥遗产的薛延陀和回纥最为强盛,两者共同控制漠北达15年。到公元645年时,薛延陀真珠可汗逝世,其子拔焯自立为多弥可汗。但新可汗残暴无道、大失民心,整个薛延陀因此陷入内乱。唐与回纥又趁此机会合力进攻薛延陀,杀死多弥可汗,直接灭亡了薛延陀。

唐朝对突厥的瓦解 让回鹘有了发展空间

唐朝的漠北盟友

鼎盛时期的回鹘汗国势力范围

此后,漠北之地尽入唐朝的势力范围,回纥也成为漠北最强部落。他们从色楞格河流域南迁,占据了鄂尔浑河流域的哈啦逊。这里也曾是匈奴王廷、柔然汗廷和突厥牙帐的都城之地。首领吐迷度自称可汗,但仍然接受了唐朝的节制,被唐朝册拜为怀化大将军兼任瀚海都督,统属于燕然都护府。

三年后,回纥汗国发生乌纥之乱。唐朝的燕然都护府副都护元礼臣,平定叛乱,改立叶迷度的儿子婆润为回纥可汗,使回纥汗国又重归稳定。在太宗逝世后,西突厥首领阿史那贺鲁借机起兵,回纥首领婆润请求协助唐朝出征,并出50000骑兵共同讨伐。双方再次联手将老对手突厥人打翻。

师承突厥技术的 回鹘具装骑兵

但在公元7世纪的后半叶,阿史那家族后裔复辟东突厥,建立了后突厥汗国。他们向北进入回纥人的活动中心鄂尔浑河,直接攻陷了漠北。战败的回鹘人大部分归属了这个后突厥汗国,只有少部分迁至土拉河流域。还有部分南投唐朝,被安置在河西走廊一带。几十年后,回纥人因不堪忍受后突厥的残暴统治,将反抗斗争推入了高潮。最终,利用后突厥内部出现的混乱,再次获得独立。

公元742年,回纥开始向突厥大举反攻。他们与拔悉密、葛逻禄联合,向后突厥进攻,击杀了阿史那骨咄叶护可汗。后突厥余众遂又立右贤王阙特勤之子为乌苏米施可汗。当时的玄宗皇帝想招降这位突厥可汗,但后者去对此无动于衷。唐朝方面只能派出朔方节度使王忠嗣联合拔悉蜜、回纥、葛逻禄三家,对后突厥势力发起围攻。两年后,这位乌苏米施可汗被拔悉蜜部所杀。其弟白眉可汗即位,成为后突厥的最后一任可汗。但他很快也被回纥首领骨力裴罗击杀,后突厥势力至此全灭。

阿史那家族的后突厥汗国 是回鹘人崛起的最后障碍

随着阿史那家族彻底丧失草原霸权,回纥汗国真正成为了当时草原北部的最强势力。骨力裴罗开始自称骨咄禄毗伽可汗,将都城设在斡耳朵八里为了使其他草原部落臣服,他遣使赴长安请求册封,获得了怀仁可汗的头衔。依靠这一系列的军事和外交胜利,回鹘的版图也达到了历史最大状态。从东接室韦到西方的阿尔泰山,手握整个漠北草原。

公元788年,汗国还向唐德宗上表请改“回纥”为“回鹘”,取“回旋轻捷如鹘”之意。我们今天常常使用的名称,就由此而来。

回鹘汗国是和中原关系较好的草原势力

回纥汗国大体上不同于其他游牧草场帝国,并不会对中原的河道农业区进行持久性的掠夺。他们选择与唐朝建立信任,双方一再将彼此说成是甥舅,就是这种友好信任关系的体现。

除了相互通婚,在唐朝发生的不少内外战争中,回纥的军事援助发挥过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回纥人的精骑力量,在攻灭东突厥、后突厥的战斗中就已崭露头角。回纥人还曾派兵援助唐朝对高丽的战争,帮助过平定安史之乱和徐州的银刀军兵变。长此以往,回鹘人已经成为了唐朝非常倚重的外族部队。

吐蕃崛起后 回鹘又是唐朝稳定西域的重要助力

此外,回纥人还为唐朝在保卫边疆方面做出了极大贡献。在安史乱后的20多年里,因河西走廊被吐蕃占领,安西和北庭都两地无法与长安方面取得联系。回纥人就为了保卫北庭的重要力量,常与吐蕃人发生冲突。公元805- 820年,回纥在保义可汗的领导下大破吐蕃,帮助唐朝收复了北庭和龟兹。也让唐朝对外的交通要道再次打开。

公元9世纪时,沙洲首领张议潮等人率领各族军民打败吐蕃占领军。西迁至此回鹘人在其首领仆固俊领导下,也和吐蕃人展开激战,斩杀了吐蕃大将论恐热,并将其首级献到了长安。

正在草原上巡逻的回鹘重骑兵

盛极而衰

黠戛斯人终结了回鹘的草原霸权

公元840年,新的黠戛斯人派出10万铁骑攻打回鹘。在杀死可汗之余,还焚烧了都城哈喇巴喇哈逊。

事实上,回鹘与黠戛斯的恩怨已存在近百年。早在公元755年,黠戛斯人就趁回纥倾巢出兵援唐平定安史之乱时进攻,占领了漠北的一部分。三年后,回纥主力回到漠北,正式和黠戛斯翻脸。黠戛斯人在这场战争中惨败而归,但并没有就此衰落下去。相反,他们一直都在积聚实力。到公元840年,黠戛斯人终于等来机会,出兵攻破了回鹘汗国。

回鹘人的精英重骑兵

原本看似更强势的回鹘汗国,灭亡原因也不难理解。首先是后代统治者因为地位拔高而变得残暴。无能和不得民心,大大削弱了部族的战斗力。其次是长期与附近部落打仗,自身也受到严重的消耗。最后是内部贵族也经常内讧。回鹘汗国武将句录莫贺就因与可汗发生矛盾,向黠戛斯借兵10万,最终导致回鹘灭国。

汗国灭亡后,大部分回鹘人分三路向西域迁徙:

10多个部落迁往西域北部的吐鲁番盆地,史称“西州回鹘”。他们联合这一地区原已生活在这里的回鹘人、铁勒人等少数族群,建立了历史上的高昌回鹘王国。

后来成为死敌的喀喇汗国与高昌回鹘

庞特勤等人率领的15个部落迁徙到西北的楚河、七河流域一带,史称“葱岭西回鹘”或“阿萨兰回鹘”。他们联合当地的葛逻禄等其他突厥语集团,建立了更为强大的喀喇汗国,也称中原称为黑汗王朝。

最后一路迁徙到河西走廊,史称“甘州回鹘”。他们在与当地原有的回鹘、丁零和突厥结合,一度发展到30万人的规模。后来被以党项族建立的西夏攻灭,部分人演变为近代的裕固族。

今人看到的回鹘形象 大都源自汗国灭亡后

此外,还有少量分回鹘人向南迁徙,投奔到幽州附近的室韦部,后来逐渐被同化。至于,那些停留在漠北的回鹘人,也就只能屈居于黠戛斯之下。公元848年,黠戛斯击破室韦,部分东迁的回鹘部落又被收归故地。在辽国崛起并控制了大半个草原后,专门设置了回鹘国单于府进行管辖。这些回鹘人又和其他突厥融合,成为了克烈部之类新势力。

一直到13世纪,蒙古帝国再次控制了整个草原。无论身处何地的回鹘后裔,大都成为了黄金家族的部众。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