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为什么不喜欢司马懿?

司马懿·白驹过 五音Jw;魏岁纪年录

司马懿是困境逆袭的翘楚,是辅魏立国的英雄,且不说“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这是后面的事情了。
但无论曹丕还是曹睿,若无司马懿的辅佐,都有大厦将倾之态。
《三国演义》有个很有意思的地方,也是中国人文化里一个非常玄妙的地方,识人用人。
“司马懿可用,需防着”,曹操对儿子谆谆嘱咐。历史的宿命就在这里。防着的结果依然是司马氏最终取代曹氏一统天下。
历史不容假设,杀司马懿,魏国将灭,不杀司马懿,魏国也将消亡。军功时代的杀伐,改朝换代靠的本来就是实力。
诸葛亮一出岐山,曹睿在亡国灭种的危险之下,才被迫请出司马懿,而司马懿智杀孟达,闪电击街亭,诸葛亮粮道断绝,被迫战略撤退。
之后,诸葛亮七出岐山,莫不是司马氏独撑大局。司马懿没有识别诸葛亮的空城计,是司马懿的智慧所在,“飞鸟尽,良弓藏”。
司马懿的隐忍和野心,殊为不易,甚至说,他的谋反与取代是曹氏长期以来对他不公平对待的反击。从曹操开始,司马懿辅佐四代君王,莫不是在百般猜忌之中,勉励前行。
司马懿是励志的,也是幸运的,曹操祖孙三代的短命,诸葛亮的步步紧逼,曹氏宗的腐烂溃败,都是原因。
从某种程度上说,司马氏的崛起,在魏国当时的情况下,是一种必然。只是,司马懿的野心和隐忍,与传统的国士节奏不太合拍,而本人又是传统迂腐之人。
自己为什么不喜欢司马懿?最大的可能是司马懿具有的某些宝贵品质,自己是缺乏的,这才是真正需要反思的地方。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