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咳嗽--分5型用药--王伯岳
4.小儿咳嗽惯用方
(1)风寒止嗽汤:
症见咳嗽,发热畏寒,头痛,有汗或无汗,喷嚏、鼻塞、痰清,脉浮紧或缓,舌苔薄白。治宜散寒解表,化痰止咳。
方选杏苏散加减:
苦杏仁、紫苏、桔梗、炒枳壳、前胡、荆芥穗各6克,薄荷3克,黄芩6克,甘草3克。
冬季无汗,加麻黄3克。
春季无汗加葱白2根,淡豆豉6克。
热甚加知母、淡竹叶各6克。
痰多加橘红6克,瓜篓9克,黛蛤散6克。
挟食加焦三仙、莱菔子各6克。
(2)风热止嗽汤:
症见咳嗽,发热或微热,有汗,咽干,扁桃体红肿,痰黄稠,脉数,苔黄或薄黄。。
治宜祛风清热,止咳化痰。
方选桑菊饮加减:
桑叶、菊花、杏仁、连翘各6克,薄荷3克,荆芥穗、桔梗各6克,瓜蒌9克,黄芩6克,甘草3克。
咽部红肿明显加牛蒡子6克,大青叶9克。
气粗,口渴,加生石膏15克,知母6克。
鼻衄加丹皮、焦栀子各6克,白茅根15克。
痰多加枳壳、莱菔子各6克。
咳甚作呕,加枇杷叶9克,竹茹6克。
大便干燥,加熟大黄3克。
(3)积食止嗽汤:
症见咳嗽,作呕,口臭、痰稠,午后发热,手足心热,脉滑数,舌苔黄腻。。
治宜消食导滞,清肺和胃。
方选双解汤加减:。
桔梗、枳壳、苦杏仁各6克,瓜蒌9克,黄芩、陈皮、法半夏、茯苓、焦三仙各6克,甘草3克。
腹胀痞满,加厚朴、青皮各6克。
口渴喜饮,加天花粉、石斛各6克。
发热较甚,加知母6克,生石膏15克,川黄连3克。
烦躁、津少,加葛根、麦冬、知母各6克。
潮热、汗多,加地骨皮、桑白皮各9克。
大便干燥,加熟大黄6克。
小便短黄,加车前草6克。滑石粉9克。
(4)暑湿止嗽汤:
症见伤暑,咳嗽,痰多,倦怠,嗜卧,汗多,低热。脉濡缓,舌苔白腻:治宜治暑祛湿,止咳化痰。
方选清肺汤加减:
苦杏仁6克,冬瓜仁、瓜蒌各9克,枳壳、桔梗、马兜铃各6克,连翘9克,姜半夏、茯苓、橘红、冬桑叶、鲜荷叶各6克。
气短、虚烦,加南沙参、麦冬各6克,五味子3克。
咳嗽,咯痰不爽,加知母、川贝母各6克。
腹胀,胸闷,加厚朴6克,大腹皮6克。
小便黄短,加木通3克,滑石粉9克。
(5)虚咳止嗽汤:
5肺虚久咳,症见咳嗽,咽干,潮热,自汗,咳嗽不爽,夜卧不安,脉虚大,舌红少津。
治宜养阴益气,润肺止咳。
方选紫菀汤加减:
紫菀、款冬花、南沙参、麦冬各9克,五味子6克,苦杏仁、茯苓、地骨皮各9克,甘草3克。
表虚汗多,加生黄芪9克,白术、防风各6克,浮小麦15克。
口渴,加天花粉、石斛各9克。
纳差,加生稻芽9克,山楂肉6克。
咳嗽不爽,加桔梗6克。
学习和运用体会
小儿虚咳,多为肺虚及脾,所以调理肺气,必须照顾脾胃。王伯岳先生认为,二陈汤是治一切痰饮为病,咳嗽胀满,脾胃不和的主方。其中半夏降逆,陈皮理气,且都能和胃;茯苓渗湿,甘草和中,又都能佐半夏、陈皮理肺化痰。四君子汤为补气、益胃健脾的主方。久咳伤气,而补气必须从脾胃着手。所以,小儿久咳而无燥象,确属脾肺两虚者,采用六君子汤,佐以益气润肺,止咳化痰之品即可。至于少数久咳伤肾,亦应以补气为主,佐以纳肾为治,缓解后可用六味地黄丸及启脾丸巩固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