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答:叶志超以骁勇善战著称,甲午战争中为何要弃城而逃? | 刘三解
问题如下:
叶志超以骁勇善战著称,甲午战争中为何要弃(平壤坚)城而逃?
回答如下:
过往对于叶志超的“弃城而逃”,一般的表述是,此人作为平壤前线的总指挥,在城中军储丰厚的情况下,弃城而逃,狂奔五百里,渡过鸭绿江,退入中国境内。
换句话说,认为平壤城“可守”,可守不守,那就是逃跑主义者。
事实上,平壤之战是有两大战场,一为城北,一为城南,城南的清军与日军打成了胶着,而城北的制高点牡丹台和平壤北门玄武门都被日军攻陷,日军已经在调整部署,准备从此处一鼓作气攻克平壤了。
日方根据战地记者报道编纂的《日清战争实记》就写得很清楚:
日军在9月15日(农历八月十六日)凌晨发起总攻,午前八时三十分,终于把牡丹台上的清军全部赶走,顺利占领了牡丹台。佐藤大佐见牡丹台已被日军攻占,遂向玄武门冲击,终于打破了坚固的平壤城的一角。日军已经攻占了牡丹台这个险要之地,俯视着平壤城,攻破了玄武门,逼近了主城,势如破竹,几乎所向披靡,欲立即入城。(编者注:非原文,叙事口吻有改动)
在这个背景下,叶志超召集了守城将领开会,提出:
北门之咽喉既失,子药又不齐全,转运不通,军心惊惧,设敌军连夜攻打,何以防御?不如暂弃平壤,增彼骄心,养我精锐,再图大举,一气成功。(见栾述善《楚囚逸史》,栾为与会的大将卫汝贵幕僚,平壤陷落后被俘)
其实叶志超本身的兵力在当时的平壤城中并不多,只有2000多残兵,后勤保障,也仰赖盛军,在战时,他还曾向盛军前敌军械委员邱凤池处借了哈乞开斯步枪子弹10万6千颗。
也正是这位邱凤池,在战后的奏折中提供了一系列的盛军军储弹药的数字,可以验证当时的平壤城是不是“军储丰厚”,此处就不细引,只着重说几个数字:
1,各营各炮自带炸弹五十颗;
2,每枪自带枪子一百五十粒;
3,于八月十三日战至十六日,计四日内,约施放枪子七十四万粒之谱,炮弹二千八百余颗之谱。
需要指出的是,邱凤池本人是盛军的前敌军械委员,盛军在平壤有6000人左右,占当时守城兵力11000人的一半,而其火炮则是平壤驻军的大头。
那么,我们看一下日军在平壤城缴获的情况:
1,各式炮弹840发;
2,步枪子弹56万发。
3,火炮35门,含12门克虏伯75毫米山炮,4门克虏伯75毫米野炮。
综合一下信息,也就是说,4天左右的时间里,6000人消耗掉了74万发子弹,2800发炮弹,平均每天是18万发子弹,700发炮弹。
事实上,日军真正对平壤的高强度攻击,就只是农历八月十六凌晨4:30—14:00左右的近10个小时罢了,看起来像是泼水一样疯狂是吧?
事实上,对淮军的德行有十足了解的袁世凯在给盛宣怀的电报里明确指出了这一点,据他估算,200发子弹在淮军的手中,不到10分钟就会打光。
换句话说,在平壤库存的56万子弹,840发炮弹,让神勇的淮军将士们撒欢地打,不到1天的时间,就没了……
从这个角度来说,叶志超所说的“北门之咽喉既失,子药又不齐全,转运不通,军心惊惧,设敌军连夜攻打,何以防御?”还真是句句实话。
另一方面,平壤城中的粮食一样告急,叶志超在大战前早已给朝廷上了奏折,5船军粮在大同江被日军所劫,平壤城中存粮不足5日。
看了这个奏折,连清流大将翁同龢都在日记里写下了“此师殆矣”的评语,说明平壤城的困境早已不是什么秘密了。
综上所述,平壤让淮军守,根本就守不住,也许换更先进的军队(比如解放军)可以守住,但是当时叶志超的判断,绝对不能算错。
当然,他之后的狂奔五百里,让退却的淮军各部在伏击和追击下损失惨重,确实是他的”锅“,也正符合日军眼中清军的德行,“战败的时候,总是一群卫兵护卫着将领先跑,他的部下们自行溃逃,从来不存在什么掩护一说。”
- E N D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