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懂你的云淡风轻,你不懂我的万箭穿心
在成长过程中
大手牵小手,幸福向前走!
前几天,清华大学副教授刘瑜的一篇演讲刷屏了:“要坚信自己的孩子会长成一个普通人”。
大意是说:教育的目的应该是让孩子认识自我、接纳自我,要给他们选择的自由,失败的机会,从容的态度,而不是一味读书拼分数。只有每个人发挥各自的优势,社会才能生机勃勃。
说得非常有道理,真的听起来每句话都很有道理,一种取法乎上的道理。
这几年,应试教育加速内卷,越来越多的专家出来灭火——别着急,读书考大学不是唯一的出路,要给孩子足够的空间,让孩子去失败去试错,相信他们会找到自己的路。
非常正确。这也是我的理想。
然而作为一个中产未满的普通家长,我只觉得,道理都对,但我不配。
任何一种道理都不能建立在浮沙之上,它需要特定的条件和语境。否则,就算明白了所有道理,也还是养不好一个娃。
教授、心理学家、名师校长、教育专家、成功人士……他们的云淡风轻背后,有足够的财力,视野,资源和人脉。他们的孩子无论天分如何,至少从识见和视野来说,已经领先了起跑线,又往往在资源上具有某些优势,确实有更多底气提供选择的自由、失败的机会、从容的态度。
而作为一枚普通老母亲,说实话,我能够想到看到的最稳妥的道路,仍然只有应试教育这一条。
谁不想给娃一个云淡风轻的童年, 像鸟儿一样自由飞翔;谁不知道他们读书真的读得很辛苦?
可是大部分的普通家长,真的没有底气摘掉紧箍咒,由着娃奔向一团迷雾的未来。
这个社会,往上走越来越难,往下却很容易。看起来有无穷无尽的选择,具体到个人却常常别无选择。
前几天散步时无意间听到一个饭店服务员的话:在上海打工,交完房租只够吃饭,回老家能干的工作也就两千块钱,没有哪个能更好一点。
他应该没有被应试教育挤压过吧,可是二十几岁的人生,见识过了大上海的繁华,能抓住的却只有差和更差两个选项。说句不太厚道的话,我们努力鸡娃,不就是为了让孩子避免这样的人生吗?
至少,起码,能有一个不必被房东赶着搬家,不用看着橱窗里的奶油蛋糕狂咽口水的人生吧。
应试教育尽管存在种种弊病,它至少给大部分人提供了一条清晰的赛道,跑过去的人大概率会比留在原地过得好。
当然,有人说,找不到好工作也没关系,可以创业啊。
但创业毕竟不是全民运动。找一份像样的工作,如果没有本科硕士学位,你连争取的资格都没有。
当然如果不读书,也会有孩子凭着其它的天赋开出一条路来,但那同样需要家庭的资源去支撑,而且搏得出来的概率一定比读书要低得多。
那么谁会在常规路径还能走通的时候,投注在虚无缥缈的非常规路径上?
很多专家说,要发挥孩子的天赋,激发孩子的内驱力,素质比做题更重要。
但大部分孩子在中小学阶段可能根本发掘不出小宇宙里的天赋。没有了考试排名升学,普通家长连怎么培养孩子都不知道。
专家说,要放手让孩子认识自己,接纳自己。
认识自己,怎么认识?
接纳自己,怎么接纳?
这都不是一般人能够理解并付诸行动的啊。
龙应台曾经和儿子安德烈谈起读书的意义,“孩子,我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绩,而是,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
不用被迫谋生,不被基本需求捆绑,不会因为学历受限一辈子挣扎在社会底层,这才是大部分爸妈鸡娃的初衷。
我们这一代人,早已摒弃了养儿防老的落后思想,所求的不过是他们能体面地自立而已。
谁不想给孩子发现自我发展优势的机会,但这确实需要家长有足够的耐心、强大的心理底气和容错度。
不用被生活逼迫,任何年龄想学任何东西都能从容地去学和试,那需要什么样的家庭条件,大家心里都有数。
所以这就是为什么,有些家庭在谈自由谈个性,有些家庭在谈应试谈鸡娃;有些孩子想着出人头地,有些孩子想着拯救世界。
谁还不知道拯救世界比出人头地来得正义高尚,而且还能充分证明自己这辈子没有白活?但人总得要先活出尊严,再去追求星辰高渺啊。
我曾经采访过一位女士,见面地点约在离她家五分钟路程的常德公寓。她的大女儿正备考北大医学院。母亲希望女儿将来做个无国界医生,或者贫困山区的乡村医生,总之就是在世界上最贫瘠的地方救助生命的那种人。
我问她会不会担心女儿的收入。她笑着说已经给女儿准备了一笔资金,随便她创业买房或者继续读书,总之一辈子生活无忧,自己和先生的养老也完全不用女儿操心。
还有一位朋友的儿子,和我家的同龄,从小一起玩。从上初中开始他家娃的成绩就吊了车尾,心理状态也越来越差。
读完六年级她就给孩子办了停学。过了不多久,她开始发图晒儿子在私塾里打坐读经学针灸艾灸,每天都学得很开心的样子,人也显得精神多了。
我儿子也很热爱传统文化,他如果读私塾也一定比在学校更快乐而自信,我也真的跟朋友打听过那家私塾。但我终究还是不敢拿儿子的前途豪赌,让他这辈子揣一张小学毕业证书行走世界。
而朋友的底气在于他们一家都是美籍华人,夫妻俩一个搞金融一个是执业牙医。孩子将来回美国只要能念完高中,成绩好可以考名校,不然就以留学生身份回国读大学,再不行,啃啃老也是可以的。
听她说着,我只觉万箭穿心。
说到底,家庭是孩子的基本盘。有的人生在了起点,有的人生在了终点,大家怎么可能走一样的路?
而人拥有的资源越少,容错度就越低,只能身不由己地被大环境裹挟。
所有的云淡风轻,都需要现实托底。早知道娃这么难鸡,当初就该更玩儿命地鸡自己。因为选择的自由,不仅属于自己,也属于下一代人。
当然,教无定法。作为一枚双休日坐在机构外陪读的老母亲,我也就碎碎念一下,可能想法并不正确,欢迎大家留言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