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好吃不过饺子,好玩不过嫂子”

 为什么 

 “好吃不过饺子,好玩不过嫂子” 

郑宝玟  撰文

不管什么节,北方人都能把它过成饺子节,就像冬至。

民间甚至衍生出了句俗话,“好吃不过饺子,好玩不过嫂子”,不怎么吃饺子的南方人,听了都会嘿嘿一笑。

那饺子,又是怎么和嫂子联系到一起呢?

食色,性也,饺子和嫂子,是人类的原始欲望。

食物是人类生存最初的条件,而饺子,是人类食物制作技术的顶峰。

烹饪饺子往往需要煮、煎、炸,这都是相对高级的烹饪手段。

人类掌握烤,几乎和学会用火一样早,直到青铜器和陶罐出现后,蒸煮才有了可能,但这一切,是贵族才可以享受的。

宋朝之后,铁锅逐渐普及,煮、蒸食物才得以推广。

制作饺子的面粉出现,是鲁班创制石磨后的事情了,在那之前,帝王大婚,也只能吃上一碗黍饭:

直到西汉,面粉还是出现在贵族墓葬中的珍贵食材,农民食用面粉,要到唐代才得以普及。

面粉有了可能,饺子馅却一直悬而未决。

肉馅饺子基本上是不存在的。

古代的肉食并不豪华,贵族只能吃烤乳猪,平常百姓吃不到肉,副食是野菜,为了过冬就发明了泡菜,晋惠帝“何不食肉糜”指的就是此。

素馅饺子一样奢侈。

《蔬疏》中称白菜(菘)为“神品”,《汉书》中还有太官园专门设置温室培育韭菜的记录,直到唐朝,韭、菘都还是堪比熊掌的罕见之品,让无数人垂涎。

“文惠太子问颞:‘菜食何味最胜?”曰:‘春初早韭,秋末晚菘。”(《南齐书 · 周颗传》

即使面粉和馅料都齐了,想吃上饺子,还得有张骞使西域得来的大蒜,再搭配上唐宋年间最上等的食用植物油——香油。

至于花生油做的煎饺,那是清乾隆末年的稀罕物,轻易吃不上的。

正因如此,端一碗美味的饺子,蘸一碟宋元人“开门七件事”的醋,那是过年才有的享受。

热腾腾的饺子下了肚,另一种欲望又开始翻滚。

这种欲望,来自于恋母情结。

虽然距离弗洛伊德提出“恋母情结”,只有短短几百年,但古巴比伦母子乱伦引发的超级战争,宋孝武帝刘骏“蒸其母路氏,秽污之声,布于欧越”的行径,早已印证了这一点。

《满城尽带黄金甲》中,为了母后拼上性命的二皇子

不过,对近亲繁殖的抵触,来的同样悠久。

科学家已经证明,跟人类关系最为密切的灵长类中很少有直系亲属的乱伦。拿黄山短尾猴360次交配行为的观察记录看,也只有7次是近亲交配,不存在母子乱伦的现象。

伦理禁锢加强了这一点,阴差阳错下杀父娶母的俄狄浦斯,就在得知真相后选择了自杀。

恋母没有可能,代替母亲却又不是母亲的嫂子,似乎有些可能。

古代没有计划生育,母亲、儿媳一起怀孕的情况很多,母亲去世后,还年幼的孩子会跟着大嫂生活,所以嫂子往往意味着母爱和启蒙。

没有直接血缘关系的嫂子,也是很多男人年少时的性幻想对象。

《夜宴》中,迷恋嫂子的厉帝

古代家里孩子多,娶不起媳妇的也多,但一般都会给老大娶媳妇,弟弟们到了成熟的年纪,无处发泄,可能就会去偷听兄长的夫妻生活,对嫂子可能就有了非分之想。

这份欲望的更深处,是挑战父权和兄权,证明自己不仅不虚,还很行。

往往越被禁忌的东西,越容易有强烈的刺激感。母亲是不可幻想的,父亲和兄弟是不可以毁灭的,但嫂子似乎就不一样了。

像《夜宴》中的厉帝葛优,娶到了大哥的女人章子怡,就打破了纲常里的“父为子纲,兄为弟纲”,宣告了自己的崛起。

《夜宴》中的叔嫂乱伦

类似“嫂子”和“饺子”的民间俗话、粗话有很多,这是中国历史千年来的陋习,实质上都是对女性的侮辱。

在过去,男权意味着一切,男人的地位不可冒犯,但女性却被默认为可以冒犯的。

像“好吃不过肉包子,好玩不过大姨子”,《鹿鼎记》里出现过的“丈母看女婿,馋涎吞落肚”,郭德纲爱用的公公媳妇伦理哏,多少都沾荤带脏。

直至今日,将公公和媳妇联系到一起,仍是民间恶俗习惯的代表

在某些地方结婚时,公公抱着儿媳骑马相吻,有的还要戴高帽、抹花脸、脖子上带牌子上街“游行”,以烧火老者,也就是公媳乱伦中的公公的名义接受亲友的祝福。

起哄公公亲儿媳的婚闹

再加上,黄色笑话和粗话本身就是容易流行的,就像钱钟书说过那样,“无亵不笑,无脏不壮”。

高雅艺术往往需要费劲脑汁儿的去欣赏,反倒是低俗的东西,不用费脑子,用开玩笑的形式,就能做到互相调侃,还能让人乐一乐,调动气氛。

既好笑又能让人放轻松,粗话,自然也就容易传开了。

这么看起来,“嫂子和饺子”的流行,虽然出于偶然,但又似乎是必然的。

看得不过瘾,咋整

为什么冬天要拒绝啪啪啪?

听说第一批90后已经阳痿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