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高考名著个性化阅读——《红楼梦》

北京高考古诗文背诵篇目整理版(带重点标记)

北京各区模拟题中有关《论语》的考题汇编(1)

北京各区模拟题中有关《论语》的考题汇编(2)

2019年高考语文(北京卷)解析(一)

2019年高考语文(北京卷)解析(二)

北京高考名著个性化解读——《边城》

北京高考名著个性化解读——《红岩》

北京高考名著个性化解读——《平凡的世界》

北京高考名著个性化阅读——《呐喊)

(一)

写这个题目太难了,心里很多忐忑,也纠结了许久。《红楼梦》这本书太“厚”,评家也太多,我知识浅薄,不入其门,故不敢妄作评语,唯恐见笑于大方之家。然作为老师,又不得不讲,权当介绍知识吧。

作者曹雪芹,一生经历家族由盛而衰的变化,郁结万般感慨,滴血泪而成墨,遂有一部《红楼梦》,所以我们都认同《红楼梦》是一部带有自传性质的作品这一观点。只是其间多用隐语,且构思极为精巧,再加上后四十回散佚,也就有了许多不解之谜和各种各样的推测。我想作为此书是要用一生的阅历去读的,没有阅历,读来会极为乏味。作为高中生,能知其故事、品评人物即可。

先看曹雪芹开篇的自我评价吧,“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借用王蒙的说法,“荒唐言”一说当有三层意思:①曹雪芹选择小说这种形式写人生。②情节的不合常规。③人生的荒唐。

“辛酸泪”说的是家道衰弱与人伦恶化背后的价值观的破碎。

“痴”是指作者对艺术追求和对人性之美追求的执着。

“谁解其中味”,当言无人解得。可见曹雪芹写作此书时,不但是辛苦的,还是寂寞的。那位脂砚斋的身份也是一谜,也许只有他能懂得曹雪芹的内心吧!

还有一处必须懂得的地方,就是《好了歌》及解注:

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

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

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娇妻忘不了!

君生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儿孙忘不了!

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

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

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

蛛丝儿结满雕梁,绿纱今又糊在蓬窗上。

说甚么脂正浓、粉正香,如何两鬓又成霜?

昨日黄土陇头送白骨,今宵红灯帐底卧鸳鸯。

金满箱,银满箱,展眼乞丐人皆谤。

正叹他人命不长,那知自己归来丧!

训有方,保不定日后作强梁。

择膏粱,谁承望流落在烟花巷!

因嫌纱帽小,致使锁枷杠,

昨怜破袄寒,今嫌紫蟒长。

乱烘烘你方唱罢我登场,反认他乡是故乡。

甚荒唐,到头来都是为他人作嫁衣裳。

世上有两种批判,隔靴搔痒式的批判和痛定思痛后愤慨的批判。《好了歌》及其注解当属后者。作者出身于上层封建世家,本有对人生美好的愿望和追求,然而他亲眼看到的却是人心的险恶、人性的肮脏、阶级的腐朽、家族的堕落。大观园中的那些女子本是纯洁善良之美的象征,可是结果呢?都是毁灭,毁灭在肮脏的人性里,毁灭在丑陋的言行中。所以作者是愤怒的,是要痛骂,是要诅咒的,诅咒那些庸人对名利的追逐,诅咒那些小人对美色的贪求。曹雪芹不似鲁迅那般尖刻犀利,因此他没有破口大骂,而是用慨叹告诉世人一个道理,也是对那些毁灭美好的刽子手的警告和嘲笑。

从这个意义上讲,《好了歌》并非消极的虚无主义,也不是曹雪芹逃避现实的宣言。他并没有逃避,他用自己的血泪告诉人们丑恶虽然摧残了美好,但他们也终将死去。我想曹雪芹也并没有放弃对美和善的追求,即便是他一生只看到善与美的毁灭,而没有看到善与美的重生。

附上《红楼梦》人物关系图:

(二)

西江月 二首  
     一
无故寻愁觅恨, 有时似傻如狂; 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

潦倒不通庶务, 愚顽怕读文章; 行为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人诽谤!


富贵不知乐业, 贫穷难耐凄凉; 可怜辜负好时光,于国于家无望。

天下无能第一, 古今不肖无双; 寄言纨裤与膏梁:莫效此儿形状!

两首《西江月》都是写贾宝玉的,运用的手法是明贬暗褒。若是站在封建正统的角度来看,贾宝玉确是不堪,既无才,也无德,还经常犯痴颠之病。即便是有一副好皮囊,又能如何呢?下不齐家,上不治国,凡是多为“吃胭脂”等偏僻之事。

但时代总要有人走在前面,总要有人有勇气去嘲讽、去否定。曹雪芹便是如此,他塑造贾宝玉这个人物形象,大概就是为了表达自己愤世嫉俗的情感吧。

贾宝玉“寻愁觅恨”正是要拜托“世务”“文章”而不可得的苦闷心情的表现,他“似傻如狂”不又是封建封建枷锁束缚的结果吗?其实,人皆是向往和追求自由的,不能简单地评价贾宝玉的做法正确与否,我们应该知道的是他只是处于一种失望和迷惘的精神状态,曹雪芹也是想借这个人物表达他对那个腐朽不堪的社会的蔑视和嘲讽。

仔细分析,贾宝玉真的“腹内草莽”吗?似乎不是,他懂琴棋书画,能吟诗作赋,这怎么能称为“草莽”呢?他只是不懂那些被曲解固化的所谓经典罢了;他只是不懂得如何如何阿谀逢迎、遵守礼教罢了;他只是不懂得写几篇八股以求功名罢了。贾宝玉活得是真正的人性,追求的是人性之美。在他的意识里,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他把身边的每一个女子都作为“人”来看,他说“女儿是水做的骨肉,男人是泥做的骨肉,我见了女儿,我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是因为他所见到的女子都是清纯可爱、晶莹剔透的,而他所见的男子都是贪财好色、龌龊卑鄙的。言语不无偏激,但这种偏激是可以被理解、被宽容的。他关心身边的每一个女子,包括身份尊贵的小姐,也包括地位低微的丫鬟。他为黛玉悲伤,不也为晴雯痛心吗?看一看他写的《芙蓉女儿诔》,文采是何等飞扬,感情是何等真挚,而寓意又是何等深刻?贾宝玉算不上一个好人,但总是一个真实的人!

《红楼梦》中贾宝玉的形象是很难在现实中存在的。人的意识是分多个层次的,曹雪芹把贾宝玉作为自己的理想,只是理想而已,正如神瑛侍者下凡一样虚无缥缈。现实是什么吗?也许更应该是甄宝玉所走的那条道路。我想曹雪芹未必真的能够把世事分析得那么清楚,《红楼梦》一书更多的是作者对自己经历的感慨和倾诉,因此一书之中宝玉有甄贾(真假)二人,到底哪位为真,哪位为假,有很难说的清楚,正应了太虚幻境中的那副对联“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

(三)

脂砚斋评点《红楼梦》:“事则实事,然亦叙得有间架,有曲折, 有顺逆,有映带,有隐有见,有正有闰,以至草蛇灰线、空谷传声、一击两鸣、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云龙雾雨、两山对峙、烘云托月、背面傅粉、千皴万染诸奇。”

“草蛇灰线”类似于现在我们说的“埋伏笔”,是曹雪芹小说创作中采用的一种基本的、全局性的艺术手法。其意义在于:上下勾连,彼此呼应,实现宏大繁复艺术结构的完整统一;时断时续,首尾相连,增强故事情节的有机性;前引后应,暗示人物命运或时间发展的方向;反复呈现特定事物,构成特定事物的经典特征。

《红楼梦》“金陵十二钗”判词即是如此,其中皆暗示出每个人物的命运走向和结局,所以对判词的解析也是了解《红楼梦》故事情节的一把钥匙。

(1)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

       说的是林黛玉和薛宝钗。“停机德”运用乐羊子妻的典故,指的是符合封建道统标准的女子,在此指薛宝钗。“咏絮才”是运用东晋女诗人谢道韫的典故,指的是擅长诗文的女子,在此指林黛玉。按理说,这两种女子怎么着都能符合男人的要求了,可是一个“可叹”,一个“堪怜”,所以当时的社会是有问题的。后两句把两人的命运暗示得更加清楚了:玉带林中挂,前三个字倒过来就是林黛玉,林中挂比较费解,有人认为是暗示最后黛玉上吊而死,我觉得不符合黛玉的性格和身份。所以我更认可第二种说法,一种象征,不被重视而已。“金簪”当然指宝钗了,本应装饰于美女之发,却被埋在雪里,既孤独又清冷。

       (2)二十年来辨是非,榴花开处照宫闱。三春争及初春景,虎兔相逢大梦归。

      元春也是一位 可悲的女子,有才有德,从一名女史升为贤德贵妃,本是荣耀的。但是在大观园省亲的时候,她却说了一句到了“那不见得人的去处”。这也许就是所有宫女的悲哀吧!中国历代诗作中有不少这样的题材,那些宫人看似华丽无比,却又寂寞非常。另加上元春所面对的也许还有宫廷的争斗,所以第一句“二十年来辨是非”是说她的思想意识也在不断地变化。但是看明白了又能如何呢?脱不了身,最后死于虎年和兔年之交。虽说其他三春不比元春的荣耀,不过毕竟在生命中还有一段自由快乐的时光。幸与不幸,谁能分得清呢?

        (3)凡鸟偏从末世来,都知爱慕此生才。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

        凡鸟合在一起就是“凤”字的繁体“”,此处写王熙凤。王熙凤精明能干,年纪轻轻就掌管着这么大一个家族,实为不易。曹雪芹想说明的就是腐朽大厦的倒塌不是人力所能挽救的,即使是如王熙凤这般的人物,命运又是如何呢,“一从二令三人木”指的是丈夫贾琏对凤姐的态度变化。新婚后先 “从”,对她百依百顺,样样都听她的; “二令”解为“冷”,指的是丈夫对她的渐渐冷淡与开始对她发号施令; “三人木”以“拆字法”是指她最后被休弃的命运。“哭向金陵事更哀”就是她被休弃后哭着回娘家的悲哀的写照。在封建的社会中,被休弃是非常是女子最为悲惨的命运。

        王熙凤命运的悲惨除了生于“末世”的原因之外,也许和她的贪婪张狂、阴险狠毒有关系。可见足智多谋与功于心计只有一墙之隔,善于恶,丑与美也不过是窗纸的两面罢了。

        (4) 富贵又何为?襁褓之间父母违。展眼吊斜辉,湘江水逝楚云飞。

           史湘云是一位非常令人敬佩的女子,心直口快、开朗豪爽,风流倜傥,不拘小节,颇有“魏晋风流”的气质,也正因如此,她与贾宝玉的关系最为密切,所以不少人猜测最终与贾宝玉相伴终生的应该是史湘云。我想曹雪芹在整部《红楼梦》中既写了人生的现实,又写了理想的人生,是实与虚的融合。

         史湘云生在有钱人家,可父母早逝,从小就尝尽孤苦之味。后来嫁的贤夫婿,却又早逝。可以说是“命途多舛”了。“湘江水逝楚云飞”,一切都烟消云散,一切都往而不返。

如果说生活中的美好都是短暂的话,我们是不是应该倍加珍惜呢?命运似乎无法左右,但从今天起,珍视身边的任何一些美好,总是能做到的。

     其他几人就不多做解释了,希望大家都能从《红楼梦》的人物身上学到生命的智慧。也许这些才是曹雪芹最想告诉我们的。

(四)

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鲁迅

   说实话,读《红楼梦》我是不喜欢想太多了,当《红楼梦》成为“红学”的时候,就有太多的智者大家去探究它的奥秘了。我不否认,曹雪芹耗尽一生血泪而完成的这部著作有着无穷的奥秘值得大家去探究、去发现,但是我就是不太喜欢。偶尔读一些有关《红楼》的文章或书籍,我只是当做一种乐趣,而不是切身的感受。我更愿意从人性的角度去看《红楼梦》中的诸多人物。

    《红楼梦》无疑是一场悲剧,鲁迅先生认为悲剧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那么什么才是“人生有价值的东西”呢?我想笼统的说就应该是“美好”吧。当“美好”不能延续,烟消云散的时候,就是悲剧了。《红楼梦》中林黛玉的命运是悲剧,幼年丧母,寄人篱下,荷锄葬花,焚稿断情。她泪尽时魂归离恨天,才情、高洁、美貌等一切皆烟消云散,留给世人无限唏嘘。

    其实仔细想来,薛宝钗似乎更具悲剧意味。林黛玉起码还能耍耍小性子,起码还能对着宝玉或嗔或喜,而宝钗呢?把一切藏在心底。我不想谈宝钗身上封建意识的痕迹,我觉得这个帽子太重,扣在一个小姑娘的头上似乎有些不妥,我只看到宝钗有才、有德、善解人意、冷静清醒,所以那些批判宝钗的人像是吹毛求疵。想想宝钗的家境,我们便不难理解宝钗的苦衷。

     我认为经典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只是能够引发我们心灵上的共鸣。我们不能以自己以及自己所处时代的标准去评价那些人物的品质和性格。任何人都不能是跨时代的,任何人也都不能超越时代地活着。宝钗有志向,能说她错吗?宝钗善变通,能说她奸诈吗?我们可以拿宝钗和王熙凤稍作比较,两人的共同之处是都有才干,但是王熙凤会为达目的不择手段,宝钗似乎就做不到了。她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达到她心中的“美好”,她心中的“美好”具有时代性,就像我们心中的“美好”也有时代性一样。谁又能保证我们现在所追求的就是人类永远所追求的呢?

      所以宝钗的理想破灭,也是她具有的“美好”的毁灭,是悲剧。

      若要分析宝钗悲剧的原因,我想无非一下几个方面:

性格原因。黛玉出神书香门第,是文人之女,自命清高,心高气傲;宝钗出身商人家庭,沉着冷静、性格温和。黛玉更加写意;宝钗更加写实。黛玉以情为重;宝钗以理为高。待遇的悲剧源于性格,宝钗也是如此。努力克制自己,以合所谓道义,最终理性压到了人性,宝钗也是痛苦的,也造成了最后的悲剧。

    时代原因。明清时期是一个新思想萌芽的时代,这就必然在人的心中形成一组矛盾,礼教与人性之间的矛盾。宝钗就是一直处于这种矛盾中的,她服用“冷香丸”就是一种象征。任何人都很难轻易压制自己作为人的本性的,宝钗在努力的压制着,决定她命运的也只能是看理智战胜情感还是情感战胜理智。我想宝钗这种内心的纠结和矛盾要比黛玉痛苦的多。很多人认为宝钗是一个被封建礼教毒害至深的女子,但我不愿意这么想,因为宝钗不是祥林嫂,宝钗有思想、有情趣、有才华、有追求。我更愿意认为他就是一直处于这种矛盾纠结之中,也许她也想过突破,但是最终没有勇气去做罢了。其实我们自己的生命中不也是如此吗?总会因为某些道理而纠结着、矛盾着。宝钗的悲剧比黛玉更甚。

石老师(语文)教龄18年,海淀区高级教师。班主任工作经验15年,完整的带过三届高中生(2003-2006,2008-2011,2011-2014),参加过四次北京市高考语文阅卷工作。曾获得海淀区北部新区骨干教师、海淀区优秀班主任等荣誉称号。

    所教学生最高语文成绩是2014届文科班课代表,高考141分,当年是北京市第35名。历年所辅导的学生都有考进清北等一流985院校的,2018年辅导的人大附中第一实验班的陈同学语文成绩从上学期的104到高考的132,最终顺利被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录取。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