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案例 | 基于多目标提升的西北地区校园海绵城市建设方案
海绵城市建设中的绿色基础设施本质上是改变传统城市建设理念,使城市具备弹性适应环境变化与自然灾害的能力,通过海绵城市建设手段,实现开发前后水文特征保持不变。
西宁市于2016年开始海绵城市建设,是全国第二批海绵城市试点中西北地区典型城市,具有鲜明的气候特征。此类特殊气候条件要求海绵设施考虑冻土层厚度,并需在冻土季前排空调蓄型海绵设施中的雨水。同时,针对湿陷性黄土等不利地质条件严格控制雨水花园、植草沟等生物滞留设施距离校园建筑物的距离,防止引起局部沉降。
西宁七中文博校区位于青海省西宁市海湖新区,是西宁市海绵城市示范区内的改造项目。
校园海绵城市建设面临两方面难点。其一是地表径流产生量大,本项目需达到西宁市海绵城市规划中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为76%的目标,对应设计降雨量为8.5 mm。校园铺装场地等面积较大,综合径流系数较高,雨水径流量较大,导致设计调蓄容积较大。其二是海绵城市建设的同时需要满足校方的教学需求,需对教学实践活动与海绵城市设施相融合的方案进行探讨,并保障场地与学生安全。
本文以学校教学生活特征和现状问题为导向,进行多目标的海绵城市建设设计,解决雨水控制利用,将长廊、广场等学习生活场景与海绵设施和谐融于一体,将绿色交流空间构建与海绵户外观察融于一体,将自然调蓄与自然美育结合。
由于学生活动及教学需要,校园内广场与操场面积较大,主要为不透水铺装(占67.86%),绿化面积相对较小,面积占比仅为21.59%,综合径流系数约为0.82(表1)。
校园范围内整体平坦,呈现北高南低、西高东低的竖向特征。北侧局部坡向北侧绿地,东侧室外操场低于西侧区域约为2 m。
屋面雨水排放:综合教学楼采用内排水方式,其他校园建筑均采用雨落水管外排雨水的排水方式。
地面雨水排放:在西侧机动车车道、学生活动广场、室外操场均分布雨水口,收集地面雨水径流。
现状雨水管网:沿西侧机动车道、中央景观轴线分别布设雨水排水主管,管坡由北向南,与综合教学楼内排雨水管网相接;室外操场雨水排水至综合教学楼东南侧,接入学校南侧美丽水街市政雨水管网。
(1)现状教学楼建筑的散水出现破损、反坡现象,一方面影响雨水径流收集,造成局部积水;另一方面易造成建筑外墙局部冻涨、破损。
(2)雨水径流直接汇入排水管网,未经生物滞留源头净化,一方面造成短时径流量较大;另一方面雨水径流未经源头净化,为区域地表水质量造成一定压力。
(3)校园硬质下垫面面积较大,导致综合径流系数较大。
进行问题导向改造,达成4个建设目标。(1)海绵城市建设,调蓄与净化雨水径流。针对校园特征进行适应性海绵设计。本项目达成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为76%的目标,对应设计降雨量为8.5 mm。(2)生态绿地,打造野趣的海绵花园,雨水花园内植物配置充分满足生态性与景观性,参考高原植物配置,打造具有地域生态特色的近自然绿地。(3)学生参与,增加户外研习体验,学校海绵城市建设需提升公众参与度,扩大科学科普。在本次海绵设施细节设计中,增加设施可视性、海绵设施的承重能力,为学生提供近距离观察条件。同时,新增的下凹绿地等开辟为学生实验田,形成利用雨水、观察自然的户外实践用地。(4)校园回忆,构建绿色交流空间,将雨水调蓄、自然美育、学生活动结合,丰富海绵设施的使用层次,为学生提供多样的户外课堂。
相似建设案例和相关研究显示,校园海绵城市建设目标具有多样性特征,对雨水径流的调蓄与净化仅为多样目标之一,针对此特征设定两方面措施:海绵城市建设、“海绵+”改造,具体改造措施如图1所示。
(1)海绵城市建设:以水生态、水环境、水安全、水资源为目标,通过灰色设施与绿色设施结合,有组织地收集雨水,促进雨水渗透,增加源头调蓄净化,丰富雨水利用,减轻末端管网排水负担。
(2)“海绵+”提升:以师生“获得感”和“参与感”为目标,结合海绵设施增加学生实践用地,提升景观效果,将自然调蓄与自然美育结合,打造海绵绿色空间。
图1 海绵校园多目标分析下的建设措施
本项目参照《西宁市海绵城市建设项目系统性方案详细规划(2016~2018年)》中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在76%以上,年径流污染物削减率在40%以上的建设目标,且将《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试行)》、《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 50014—2006)、《雨水控制与利用工程设计规范》(DB 11/685—2013)、《城市雨水系统规划设计暴雨径流计算标准》(DB11/T 969—2013)作为主要设计依据。
针对现状问题,将雨水管理对象划分为屋面雨水、道路雨水、场地雨水,相较于海绵城市建设提出的“渗、滞、蓄、净、用、排”方针,西北地区海绵城市建设更强调“渗”和“滞”的源头减排思路,将雨水有组织收集后优先排入绿地进行调蓄。雨水径流路线如图2所示。
图2 海绵城市建设雨水径流管理图
(1)屋面雨水:雨落水管断接至盖板排水沟排入生物滞留设施(雨水花园、下凹绿地等)。
(2)场地雨水:铺装改造与增加绿地面积,以减少雨水径流;雨水径流就近汇入绿地调蓄,或经盖板排水沟收集后排入下凹式绿地或雨水花园进行调蓄与净化。
(3)道路雨水:调整修复路面,使其坡向单侧盖板排水沟,雨水经有组织收集后排入雨水实践田,或排入校园雨水管网。
根据现状校园的雨水管网和场地竖向分析,校园可分为4个排水分区,如图3所示。
图3 排水分区平面分布图
其中,室外塑胶操场现状排水管网完好,与场地教学楼区存在明显的竖向关系,其雨水径流不会对其他教学楼区产生影响。同时,考虑操场使用功能与学生活动安全,对塑胶操场不进行源头改造。降低操场南侧绿地竖向,种植土完成面低于操场10 cm,调控部分径流。
根据《西宁市海绵城市建设项目系统性方案详细规划(2016~2018年)》及修正意见,该改造项目确定年径流总量控制率目标为76%,对应设计降雨量为8.5 mm。
根据计算,校园的综合径流系数为0.82,则设计调蓄容积应为259.6 m3。各排水分区分别为84.6、37.6、65.3、44.1 m3(表2)。
表2 设计调蓄容积计算
(1)增加绿地面积
增加校园内绿地面积约400 m2,设计为下凹式绿地,可调蓄场地雨水径流。同时,将校园外北侧待建地块6 000 m2划为校园附属绿地,其中绿地面积为2 500 m2,结合设计调蓄容积计算,设计1 100 m2为下凹绿地。
(2)增加学生实验田
于原有铺装广场增加下凹实验田,下凹深度为15 cm,供师生种植农作物及蔬菜,用于科学试验观察,同时调蓄周边广场径流,发挥绿地海绵作用。于校园外北侧绿地,增加学生航模基地、实验田、旱溪,分区二的道路雨水径流由盖板排水沟有组织收集后,排入校园外北侧旱溪及实验田,其中实验田为1 100 m2,航模基地为400 m2。
(3)增加交流空间
拆除原有景观座椅,并安置在由新增下凹绿地与雨水花园合围的广场,形成座椅上的“发现之旅”,升级一片可观察、可交流的活动空间,构建一个充斥着一系列学校故事、社会动态和个人回忆的文化长廊。
建设后,综合径流系数由0.82降低为0.81。总调蓄容积为330.78 m3,满足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对应的设计调蓄容积需求,如表3所示。
项目建设后,雨水径流有组织收集率显著提高,雨水有组织收集后优先排入雨水花园等生物调蓄净化设施,局部由竖向问题产生的积水点消除;原大面积硬质广场中增加了下凹绿地,既可调蓄广场产生的地表径流,又丰富了校园景观。竣工后,已经历多场大雨考验,雨水花园等海绵设施运行正常,雨水管网径流明显减少,校园内没有出现积水内涝现象。
新增下凹实验田(图4)是本次建设的创新点,将“占用”校园空间进行海绵城市建设,转化为利用海绵城市建设增加教学实践场地,并在下凹实验田入水口设计可承担成年人行走的石笼,同时减缓短时暴雨径流对种植土壤的冲刷,亦方便学生观测雨水径流路径、雨水量、水质变化,鼓励学生参与校园管理。
图4 下凹学生实践田(a/b)下凹绿地的缓冲石笼;
(c/d)下凹绿地作为科普实践基地,种植蔬菜
(1)校园海绵城市建设目标应具有多样性
校园海绵设施对雨水径流的管理、调蓄与净化为多样目标之一,应结合学生实践、教学活动等需求对校园景观环境进行提升改造。首先,达到海绵城市建设目标,即以水生态、水环境、水安全、水资源为目标,通过灰色设施与绿色设施结合,有组织地收集雨水,促进雨水渗透,增加源头调蓄净化,丰富雨水利用,减轻末端管网排水负担。同时,应达到提升师生“获得感”和“参与感”的目标,将自然调蓄与自然美育结合,结合雨水花园、下凹绿地等海绵设施,提供观察实践空间,提升校园景观效果。
(2)校园海绵城市建设需要注重安全性
校园内学生活动密集,海绵城市建设中需重视公共安全。冬季前,应与海绵设施进行排空维护,防止冻涨引起铺装破损。需严格控制雨水花园、植草沟与校园建筑物的距离,此类生物滞留设施与建筑的最小距离应大于6 m,防止由于可能的沉降影响建筑安全。设计雨水花园进水石笼应由承重外网包裹,防止学生出于好奇进入雨水花园观察时踩落。下凹绿地下凹深度不宜超过10 cm,防止发生跌倒等意外。海绵设施周边应设置醒目标识。
(3)校园海绵城市建设应提升校园空间使用效果
校园海绵城市建设工程不可避免地“占用”原有校园场地、绿地等,为避免对学校教学生活、校园活动产生不利影响,应丰富雨水花园等海绵设施的使用功能,除发挥调蓄净化功能外,通过植物配置、外观形式等赋予雨水花园自然美育、自然观察、实践教学等方面功能,培育特色校园水文化,将水生态资源有效利用,使海绵城市建设因地制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