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侍奉乾隆30多年,哥哥想靠她找份工作,乾隆却说:严加管束
乾隆四十三年,总管内务府大臣福隆安接到了一封信,让他踌躇万分。这封信是一个自称国舅的人写的,他说自己叫陈济,是明贵人的哥哥,现在生活困顿,一家老小都要靠岳父来养育,希望皇恩浩荡,能给他谋一个好差事。
事情并不大,福隆安却很犹豫,他居正二品,主管内务府,手下官员数以千计,比最繁忙的户部人手还多,要安排一个人轻而易举。但是,这个人打着明贵人的旗号,而这个明贵人在宫中确有其人,反而让他为难。
这是因为明贵人不受宠,而且是很不受宠那种,已经入宫服侍皇帝十多年了,依然还是默默无闻。恐怕除了他这个管理宫廷事务的大臣外,没有几个人记得她,连皇帝记不记得有这样一个女人还不一定。因此,如何安排这个所谓的国舅,实在是一个问题,他打算还是请示一下乾隆本人。
说起后宫女人,很多人只看到得势之后的风光,谁曾知道,在后宫更多的是终日见不到皇帝的白发宫女。乾隆活得很久,生性又好女色,后宫更是庞杂,光是有名号流传下来的妃子就有41位。明贵人,只是每天等待君王身影的那一个。
果然,乾隆得知后,很不客气地下了一道圣旨。原文很长,大意就是陈济既然不甘寂寞,跑到京城来认亲,“看来此人系不安分之人”。如果直接遣送回去,又怕他到处胡言乱语,有辱朝廷脸面,还是让福隆安就地安置一个差事。至于说他的妻子家小,也接到北京来做一些普通工作吧。
看起来,乾隆还挺人性化,还做了妥当的安排。可是这份圣旨却极尽挖苦,根本没将陈济当作穷亲戚。他告诉福隆安,连嫔妃的家属都算不得外戚,这个人算什么国舅?(凡妃嫔之家尚不得称为戚畹)如果陈济在京师还算老实,就让他做个奴才,如果他不老实,便退回原籍,让当地官府好好看管,不能生事!
不光如此,乾隆还特意叮嘱,两年后他要巡幸江浙,千万不能见到此人。(不可令此等人沿途接驾,混行乞恩)
陈济本以为自己是国舅,是皇亲国戚,结果千里迢迢来到京师,却碰了一脸的灰,让自己很不痛快。不过,他本来生存就很艰难,只要能混到一口饭吃,想必也不会计较那么多。
然而,乾隆为什么对小舅子这么不客气呢?原因只有两个,一是多,二是穷。多是因为乾隆有41个正儿八经的嫔妃,其她女人就更多了,都来认亲,光小舅子就以百计,恐怕他也认不过来。
第二是穷,这个穷不光是没钱,还是穷途末路,没有地位。皇家一样是势利眼,找老婆更看重门第出身,高门大户的女儿,嫁进来就是妃子甚至皇后,而地位越低的人家,养个女儿入宫就得从最底层做起。这是后宫女子的不幸,更是那个时代的悲剧。
至于说这个明贵人,确实是混得不怎样,不得宠的那个。她是乾隆三十年左右入宫,刚开始是最为低微的常在,十年后才当上稍微高一等级的贵人。直到乾隆要退位之前,在乾隆五十九年的时候,才被封为芳嫔,到乾隆已经当上太上皇即将驾崩前,才给了她一个太上芳妃的名号。
尤其是最后两次晋封,看起来总算混到了妃位,其实不过是乾隆晚年为了慰藉这些陪伴一生女子的奖励罢了,根本谈不上什么恩宠。乾隆驾崩的两年后,这位在宫中默默无闻,一辈子没有出头之日的女子,也走完了她的一生。她是后宫中多数女子的代表,几十年的人生,就如同一两天的生活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