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大叔盖房子用料奢侈,10万块耐火砖砌窑洞,有一事却成遗憾
你可能见过夯土墙的瓦房,见过石头垒起来的石屋,见过轻型水泥砖塞起来的楼房,见过黏土红砖砌的平房,用10万余块耐火砖建造的院子,你见过吗?洛阳市新安县北冶镇的甘泉村,就有这样一座院子,房屋的主人武大叔向我们讲述了他们一大家子的兴盛和落败,也折射出曾经的“北方瓷都”甘泉村几个世纪来的变迁。
甘泉村曾经是洛阳乃至豫西地区最大的陶瓷生产基地,村子烧制陶瓷超过400年,以至于很多人家的墙体、路面、甚至厕所都是用残破的瓷器垒砌而成。72岁的武轶成大叔是现今村子里年龄最大的瓷器师傅,随着当地经济重心的转移以及注重环保,村子里再也没有一孔瓷窑。
武大叔前几年还在偷偷烧制的瓷窑,成了全村最后一个关闭的窑场。现在,十余孔曾经用来烧制瓷器的窑场均已经被荒草覆盖。
武大叔在自己的窑场附近开挖了一块菜地,如果翻土稍微深一些,地里就能挖出来瓷器的碎片。武大叔告诉作者:“我家祖上不是这儿的,我的爷爷一担两筐挑着我大伯他们,来这儿给师傅当学徒、讨生活,我爷爷、我父亲、叔伯他们都是做瓷器的匠人,到我这一代,就剩我一个还会点,别的,就没有人了。”
在甘泉村老村的沟底,有一个镶嵌着五角星的大院子,武大叔告诉作者:这儿曾经是他们家的车马店,上世纪50年代,会有豫西各县的合作社采购人员,赶着马车,在这个大院子里休息,等待装车,院里的窑洞就是采购员们休息的大通铺。回忆起来童年时期甘泉村瓷器生意的红火场面,武大叔有些怅然若失。
随着时代的发展,70年代后,瓷缸瓷罐不再是人们生活的必需品,红火的甘泉村一下子萧条了。当地新兴起的私人小煤窑招募了大量的青壮年劳动力,还没出师的窑场小工们纷纷到煤窑做工,改革开放之后,农村劳动力外出打工,村里同样只剩下老弱病残……沟底那些烧结出满璧釉彩的瓷窑,除了游客,再没有关心过。
带领作者一行走马观花参观了甘泉村老村,武大叔邀请到他家里坐一会儿。武大叔16岁跟着一位邱姓师傅学习拉土坯,17岁出师,甘泉村的瓷器生意衰败之后,先后到渑池、洛阳南石山、神垕等地制作瓷器,近年来年纪大了,双手有些不由自主的颤抖,才回到老家,大叔还有一个心愿,几年了没能实现。
推开大门,武大叔的老伴儿正在院子里散步,因为前几年摔了一跤,大婶盆骨骨折,时刻需要拄着拐杖,也不能走太远的路,会经常在院子里走来走去。进入院子,就发现大叔家砌墙的砖块有些不一样,比常见的黏土砖更大更厚一些,就问大叔是不是采用了古法烧制。
“不是,你好好看看,我这可不是盖房子那砖呀,我这是耐火砖。”武大叔的房子是当地较为典型的“窑屋”,就是用石块或者砖头砌成窑洞的样子,下层2米左右,中间搭木梁,上层券起拱形,最高处也有1.8米左右,垒好后再在顶上填土夯实,住起来冬暖夏凉。
大叔告诉作者:“甘泉村最早烧制的都是水缸、瓷盆等粗瓷,后来烧瓷不行了,改烧耐火砖。自己盖房子这10几万块砖就是几十年前烧制的,当时一块砖工值不到8分钱,现在需要一块多钱。”
“这是我前几年拉的各种墨瓶、花瓶,村里没有窑了,还没有烧制。”一间窑洞里面,吴大叔向我们展示他制作的工艺品。
也许正因为以前物资不发达,能够替代粗瓷器皿的材料不多,甘泉村才有了发展的机会,随着科技的发展,轻便的塑料制品完全替代了笨重的瓷缸、瓷盆,甘泉村也一下子失去了存在的理由。武大叔希望通过改变瓷器的造型来重新恢复甘泉村瓷器的红火场面,孩子们和老伴儿都不是很支持。
“现在想烧东西,不让用煤了,得用电、用气,用电成本太高,用气,咱这儿还没有通天然气,我能做出来,可惜烧不出来。”村小学有一个用电的烤炉,武大叔成了村小学的编外泥塑老师,偶尔能烧制一些自己做出来的成品。
“总得有人学呀,原来咱村成手的匠人30多个,窑场十几孔,晚上都不用点灯,外面都是亮的,现在,我是年纪最大的,往下,满共还有四个匠人。再不教教娃子们,咱村可就名存实亡了……”
吴大叔说:这辈子最后的愿望就是能够在村里开一个“甘泉瓷体验课堂”,让村里的孩子们和游客有机会体验瓷器的制作、烧制,如果有可能,再带出来几名本村的徒弟。然而,现在的村子正在进行旅游开发,老村很多建筑都拆掉了,带徒弟、成立体验课堂也没有合适的场地,或许会成为他终生的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