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素小传:被自己的逻辑困在了永恒的当下

成为襄子特别读者
点击上方「襄子讲谈社」→右上角菜单栏→设为星标

Part 01:天才的童年都很孤独

Part 02:罗素的数学哲学研究

Part 03:罗素的初恋与第一段婚姻:遭到了家里人的反对

Part 04:罗素早期的哲学生涯

Part 05:罗素的第一段婚姻走到了尽头

Part 06:罗素悖论:理发师该不该给自己理发

Part 07:康托:可数数与不可数数

Part 08:罗素悖论:数学史上的第三次危机

Part 09:罗素一边思考一边爱女人

Part 10:一战结束了,罗素恋爱了

Part 11:罗素叒结婚了

Part 12:罗素的爱情观与婚姻观

Part 13:罗素叕结婚了

Part 14:罗素的感情观是幼稚的

Part 15:罗素与《权力论》

Part 01

天才的童年都很孤独

伯特兰·阿瑟·威廉·罗素算是20世纪最著名的哲学家之一了,他很长寿,于1872年5月18日出生于名门望族,属于贝德福德公爵家系中最幼的一支,于1970年2月2日去世,活了99岁。他的祖父是赫赫有名的约翰·罗素勋爵,曾提议通过了1832年的议会选举法修正法案,成为走向议会民主化的第一步。

相比于罗素奇葩的四段婚姻史,他的父母也是奇特而引起争议的一对,他们献身于进步事业,比如主张计划生育和争取妇女的投票权,这在当时来看,是属于激进的想法。

罗素的母亲和姐姐在他两岁的时候就去世了,18个月后,他的父亲也一并上了天堂,好在父亲去世前,曾为罗素找好了监护人,但这样的经历导致罗素的童年时期很孤独。

Part 02

罗素的数学哲学研究

1890年,罗素考入了剑桥大学攻读数学,这让他十分开心,因为他觉得自己身边终于有志同道合的人了。罗素在头三年攻读数学,第四年便进修哲学。

照罗素自己的说法,他研究哲学的主要动机是为了找出确定可靠的知识,因为他失去了宗教信仰,就像一个独自走出家门的孩子,要为自己找到一个坚实的依靠。这种依靠,宗教给不了,他就去数学中和哲学中去找。

罗素觉得数学还不够完美,因为数学还是建立在几个未证明的公理之上,这些公理不能证明,这让他很是失望。罗素最早真正有独创性的哲学努力就是要证明数学是建立在逻辑的基础之上,如果成功了,那么将会给数学知识提供确定性的基础。

很显然,这个计划失败了,但也从此让罗素爱上了哲学,他试图从哲学中来找到那个确定的“阿基米德点”。当人们考察罗素的哲学工作时,如果暂且不去看这是很长时间内演变的结果,经常并且长期由于其他活动而中断的话,会惊讶地发现其演变的连续性和逻辑性很强。

在学校读书的期间,他深受新黑格尔派哲学的影响,其中包括J.M.E.麦克塔加特和G.E.摩尔。罗素的研究员论文的初版文本是从康德观点做出的关于几何学的阐述,但是他主要皈依了黑格尔。

用罗素自己的话来讲,他的哲学生涯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早期对观念论的短暂调整,第二部分则是他受到所发现的新的逻辑技术的启发,并且贯彻终生。

观念论有许多不同的形式,自康德起,德国的主流哲学基本都可以归类到观念论中,比如费希特、谢林、黑格尔,他们仨是德国观念论的三杰,其基本主张都认为是在从根本上来讲是精神性的,也就是唯心主义。根据英国经验主义之一的贝克莱主教所主张的那种观念论来说,观念论的论点在于,世界归根结底是由精神群体机器观念所构成。

后来,人们对于观念论的看法是,即宇宙归根结底是由一个单一的精神所构成,这个精神可以说是经验其自身的,而经验对于每个人来讲,可能是冲突的、是矛盾的,比如我喝了一副中药,病好了,你喝了同一副中药,阳痿了,咱的经验就是矛盾的,甚至,我的经验还起到误导性的作用,万一大伙听信了我的话,因为中药治好了我的病,但导致大部分人阳痿了,我就成了广大男同胞心中的仇恨对象,也不利于社会和谐。

经验告诉我们,世界是由众多的各自独立的存在实体所构成,这些实体当中有许多是物质性的,而非精神性的。这些众多的事物只是“现象”,而“现象”是被蒙蔽的,也不代表实在的本性。这也就是说,经验不是真理,也不能带我们走向真理之路,很可能是阳痿之路。观念论认为,宇宙中每件事物都与每件另外的事物相关,所以宇宙归根结底是一个单一的事物——每件事情都是“一”,这种观点也可以被称为“一元论”,即一即一切,一切即一。

Part 03

罗素的初恋与第一段婚姻:遭到了家里人的反对

1889年,17岁的罗素遇见了第一个让他心动的女人,即爱丽丝·皮尔索尔·史密斯,她于罗素大五岁,是美国贵格会教徒。俩人似乎是一见钟情,罗素很快就产生了爱情的悸动,并有了与她结婚的想法。但罗素的家人却认为爱丽丝不适合,因为罗素的家庭中有精神不正常的情况,比如他的伯父威廉就曾因精神失常而进过精神病院,姑母阿加莎的行为也越来越古怪,这对罗素的婚姻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因为家人告诉他无论如何也不能生育子女,一面精神病遗传。

罗素的家人为了让他远离爱丽丝,安排他去了巴黎任英国使馆的名誉随员。家人希望他到了巴黎的花花世界后可以放弃那种爱情的幼稚想法,然而,罗素祖母早年强加给他的清教徒是的教育却让这个计划搁浅了。罗素在写给家人的信中说:“巴黎的每个人都很坏,人们只要看一下周围,便会见到某种对爱情的亵渎——这使我由于充满憎恶而颤抖。”

四年之后,当罗素有了自己支配的财源后,便与爱丽丝结婚了,一开始,俩人的生活很美好。

Part 04

罗素早期的哲学生涯

在这几年中,罗素的论文让他在剑桥的三一学院获得了一笔有一定期限的研究员补助金,而他也不用承担任何工作,他便与妻子去了柏林。在柏林期间,他萌生了沿着两个方向进行一项庞大的研究想法:一是探讨自然科学,另外则是探讨社会和政治问题,二者最后汇合成一部“宏伟的百科全书式的著作”,这也成了他未来学术的两个方向。

1898年,罗素与摩尔反驳观念论,一起攻击了观念论的两个主要论点,即经验与经验对象是不可分开的相互依赖关系,以及每件事情都是一。他们二人采取“实在论”论点,即认为经验对象并不依靠关于对象的经验,除此之外,他们还接受了“多元论”的论点,即认为世界上存在许多各自独立的事物。

1900年,罗素出版了《莱布尼茨哲学评述》,这本书的诞生纯属偶然,一位平常讲授莱布尼茨的剑桥同时请罗素为自己代课一年,就在这一年中,罗素研读了莱布尼茨,而这本书也是他一年的讲稿合集。

莱布尼茨曾经梦想创立一种普遍的符号语言,试图用它来解决一切的哲学问题。罗素对此并不认同,他争论道,不管这些概念或事实是什么,它们不能由逻辑来提供,逻辑只能帮助我们就它们进行推理。

不过,当他接触到皮亚诺的制作之后,就改变了这一想法。皮亚诺的思想启发了罗素去表明数学和逻辑是一回事,这也就是其著作《数学的原理》和更为详尽的《数学原理》这两部著作的目的。从逻辑导出数学的方案被称为“逻辑主义”。

1903年,罗素出版了《数学的原理》,他坚信书中的基本论点,即“数学与逻辑是一回事”的真实性。

Part 05

罗素的第一段婚姻走到了尽头

另一方面,在学术之外,罗素在与妻子结婚后,发现自己对妻子已经失去了原先的爱情,并且告诉了她,他后来写道:“在那些日子里,我相信关系亲密的人应该讲真话。”

同时,他亲眼见到了以前教师阿尔弗雷德·诺斯·淮海特的妻子患病的痛苦而让他的内心产生了一点震动,当他看着她在强烈痛苦中所忍受的孤独,世界观也发生了变化。似乎从那个时刻起,罗素才有了和平主义和对孩子的渴望,才萌发出很高的审美感受力,才深刻认识到我们每个人归根结底而且无可挽救地都是孤独的。

在罗素的自传中,他曾写过这么一段有名的话:“支配我人生的三种激情,它们虽然简单,但是非常强烈,具有压倒性之势。渴望爱情、追求知识以及对人类的苦难抱有情不自禁的怜悯之心。这些强烈情感如同阵阵狂风,路径全无规则,将我刮到各处,让我掠过极度痛苦的深邃海洋,濒临绝望的边缘。”

从罗素自己内心深处来讲,他始终是孤独的,或者说一直没有得到满足,从他的行为上来讲,是一种典型的“吃着碗里的想着锅里的”渣男行为。罗素除了四段婚姻外,还有很多情人。据说,他的一个朋友负责在前门把他的一位女朋友送到火车站,好让罗素在后门迎接下一个女朋友。

罗素作为一个聪明的人,长得也很帅,女人缘是不错,但是在这成堆的花花草草中,罗素可能并不知道自己要的究竟是什么,或者说,他太理想化了,他有一种“不找到理想中的那位誓不罢休”的气魄,所以他永远也不知道满足他看重知识与激情,但却不知道,生活中,平平淡淡才是常态。的确,哲学与数学很多时候会让他产生大脑的高潮,并且只要他继续研究下去,这种高潮所带来的快感自理论上来讲是无穷无尽的,但是,生活中的快感是有极限的。我觉得,罗素是一个智性恋者,他将脑海中的精神性与生活的物质性混为一谈了。相信各位在看了接下去的内容后,会对这段话有深刻的体会。

在生活中感受到爱情的空虚后,罗素想撰写《数学原理》一书,作为《数学的原理》的第二卷,但这个想法很快就遇到了阻碍,因为他要想完善这部著作,就需要别人的帮助。于是,罗素邀请淮海特与他合作。

Part 06

罗素悖论:理发师该不该给自己理发

在这两部著作之前,罗素就已经发现了一些具有威胁性的悖论,这也被称为“罗素悖论”,或理发师悖论,大意是这样的。话说村里有一个奇葩的理发师,他定下了一个规矩,即他一定要给、而且只给那些不给自己理发的人,那么请问,他要给自己理发吗?

这个问题就像你女朋友嘴里的死亡问题一样,无论你回答“要”还是“不要”,都似乎不对。如果“要”,也就是说他已经给自己理发了,所以他就不能给自己理发;如果“不要”,那他就要给自己理发,但是前提是“不要”。

似乎,此题无解。

这不是一个脑筋急转弯,而是一个逻辑问题,或说数学问题,有关“集合论”的问题。

Part 07

康托:可数数与不可数数

这要回溯到无穷集合的问题上,还要回到一个叫康托(有翻译叫“康托尔”)的人身上。格奥尔格·康托出生于1845年,是德国的数学家,也是集合论的创始人,他研究的一个东西就是数轴上不同类型的点,比如,我问你一个问题,正整数与实数,在数轴上是否可以建立起一一对应的关系呢?

在一般人眼里,正整数是无穷的,实数也是无穷的,但这种无穷让人脑袋一片空白,我就将结论告诉给大家,它们不是一一对应的,正整数是可数的,实数是不可数的。

有人可能有疑惑了,实数是不可数的,这个可以理解,正整数怎么可能是可数的呢?你给我数数看?你告诉我到底有几个正整数!

小兄弟,别急,先让我把话说完。先来告诉你,什么叫做可数,什么叫做不可数。

比如,你问我,余襄子啊,你有过几个女朋友?我跟你说,你去猜吧,然后你从1个开始猜,一直往下猜,一个,两个,三个…一千零一个,总归能猜到。而且,你只要按照自然数的顺序猜下去,肯定不会漏掉任何一种可能性,因为,我总不能有1.5个女朋友吧,或者根号7个女朋友吧。

或者,你问,余襄子,你一年码多少字呀?你从1开始往后猜,可能猜到几百万,甚至几千万,只要按照自然数的顺序,你肯定能在某一时刻能猜到,而且不会漏掉任何一种可能性,因为,我总不能码1.7个字吧,或者根号2个字吧。

以上的两个例子,虽然可能性上都是无穷的,但都是可数的,可以一个一个数过去。

再比如,我问你,我现在心中想了一个数字,你猜一下。

这个时候你就一脸懵逼了。

这怎么猜?你先猜0,我说不对,顺便告诉你,这个数字比0大,然后你怎么猜?是猜1呢,还是猜0.1,还是0.01,还是0.001?你心里连个底都没有。

这就是不可数。

这么一看,想必大家应该能明白,为什么正整数是可数的,而实数是不可数的了吧,因为实数里面包含了小数和无理数。

其实用反证法就可以证明实数是不可数的了,这里就不做论证过程了,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自行去研究。人们发现,实数中,不可数的部分要多于可数的部分。那么问题来了,这些不可数的部分与可数的部分相比,占比是多少呢?比如,实数中,可数部分占30%,不可数的部分占70%,如果这个比值可以算出来,那么实际是占比多少呢?

告诉你答案,是无穷大,也就是说,可数部分的占比几乎为0%。

虽然整数有无穷多个,把它看成一个集合,那么它就是一个无穷集合,但实数是一个比整数还要多了无穷倍的无穷集合。或者可以说,整数和实数都是无穷多,但实数的无穷多比整数的无穷多更加剧烈,更多,这种剧烈的程度,康托称之为“无穷集合的势”。

然后,康托就一直思考,如果将自然数的集合当作是势最小的无穷集合,实数集合的势肯定比自然数这个大,那么问题来了,存不存在另外一些集合,它的势处于两者之间呢?

这已经不是单纯地比大小了。

先将那个问题停一下,我先问你,奇数和偶数哪个多呢?

你想了一会,微弱地说:“一样多吧……”

很好,对了,那我再问你,整数和偶数哪个多呢?

你刚刚那个回答完全是猜的,凭直觉的,在得到我的肯定后,你似乎自信起来了。你想呀,整数里面包含奇数和偶数,现在问整数和偶数哪个多?那肯定整数多呀。这还用问吗?这不是侮辱我的智商吗?

很遗憾,你错了,在集合论中,偶数和整数一样多,因为任何一个偶数都能对应一个整数的数字,只不过它们是两倍的关系,但你想啊,偶像是无穷的,总是能以两倍这样一一对应的整数写下去,这种一一对应关系保证了偶数和整数一样多。

再问你,一条线上的所有点和一个平面上的所有点,哪个多呢?

不敢回答了吧?告诉你,一样多,甚至,一条线上的所有点和一个三维空间上的所有点是一样多的。

地球上的所有点和月球上的所有点,也是一样多的,虽然地球比月球大了很多。

回到那个问题,如果将自然数的集合当作是势最小的无穷集合,实数集合的势肯定比自然数这个大,那么问题来了,存不存在另外一些集合,它的势处于两者之间呢?

想着想着,康托就奠定了整个集合论的根基,他给无穷集合本身下了一个定义,即如果一个集合能够找出一种对应关系,让它能和它的一部分构成一一对应,那么这个集合就是无穷的。至少在逻辑上,无穷被严格定义出来了。怎么理解这个定义呢,就比如偶数的集合,我可以用2N,且N是大于等于1的正整数,这就构成了一个一一对应的关系,所以,偶数是无穷的。

康托一心一意投入到集合论大厦的建构之中,在他40岁的时候,就出版了《一般集合论基础》,然而,这种数学上的新东西在一出来的时候总归会遭到众多数学家的反对,而且,数学家是所有科学学科当中相对保守的一个群体,果不其然,当时几乎所有的数学家都在抨击康托,甚至连康托的老师都将他当成了一个神经病。

提出了庞加莱猜想的庞加莱说:“应该把集合论当做一个有趣的病理现象来研究。”

自己辛辛苦苦研究出来的成果,被几乎所有的人都视为了异端,康托遭受了巨大的精神压力,陷入了精神分裂,在他之后的岁月中,一直到1918年去世,一直分不清幻觉和现实的边界,一直在清醒和神经病之间徘徊。

不过,幸运的是,数学学派的开山鼻祖希尔伯特对康托有过高度评价,他说康托的集合论是数学天才最优秀的作品,是最伟大的工作。

我学集合是在高中一开始,当时觉得集合只是数学的一个小分支,还挺好玩的,现在,当我回过头来看集合的时候,才发现,集合在一出场的时候,是被主流所唾弃,所打压的对象。现在,竟然有种说不出来的感觉。

Part 08

罗素悖论:数学史上的第三次危机

就在康托一边清醒一边神经病的时候,数学家罗素在20世纪初给康托写了一封信,信中的内容就是那个“罗素悖论”。

用数学的集合语言来展开一下,就是,设集合S是由一切不属于自身的集合所组成的,那么问题就来了,S包含于S是否成立呢?

无论你回答是成立还是不成立,就像那个理发师一样,都是一个悖论。

这就像是一枚定时炸弹,如果处理不好,直接会将康托的集合论炸成灰烬,因为这说明了,康托在建构集合论大厦的时候,其基础就已经是矛盾的了。就好比,一个人造房子,将豆腐当成了砖头,无论这座楼造得多高,都是不真实的,都会倒塌。

于是乎,罗素的理发师引发了数学史上的第三次危机。

于是,一群数学家投入其中,开始在根子上解决这个矛盾,试图更新集合论的基础,规范出一个严格,且不自相矛盾的集合论出来,这个过程也被称为公理化集合论的过程。

什么是公理化呢?

就像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中那几条公理一样,从尽量少的基本概念、基本命题出发,这些基本的东西不能再基本了,这些东西也是没法去证明的,但是我们只能规定它们就是正确的,然后从这些基础出发,推演出整个数学大厦。

大概30多年后,集合论的公理化大厦才在各位数学家的努力下刷新了一遍,但随之而来的却又是另一个隐患,直到1838年哥德尔才将这个补上,关于这点,之后讲到哥德尔的时候再讲。(哥德尔不完备定理)

Part 09

罗素一边思考一边爱女人

抛开这些数学问题,在专心致力于理智活动的这些年月中,罗素在其他方面也没有虚度光阴。他对政治的兴趣依旧强烈,不仅参加了自由贸易运动,还在1907年举行的温布尔登补缺选举中以议会候选人的身份公开赞同妇女选举。

1910年,罗素居住在距离牛津不远的地方,曾帮助当地候选人菲利普·莫雷尔进行竞选的游说活动。罗素在童年时期就认识莫雷尔的妻子奥托琳夫人,这一次的相遇竟激发了二人的电火花。罗素表明,他愿意娶她,但这也就意味着,奥托琳夫人必须先和莫雷尔离婚。但是奥托琳不愿意离开莫雷尔,因此这只能算是一场通奸。这个时候,罗素和第一任妻子爱丽丝还没有离婚,他们是在1920年代早期才离婚的,一战都打完了。

虽然两人的关系看上去并不是那么正当,但奥托琳对罗素的帮助无疑是无可争辩的,罗素在自己的自传中写道:“她在我的举止像一个大学教师或一个自命正经的人和在谈话中流露出独断傲慢时,便嘲笑我。她逐渐消除了我这种信念,即我心中充满了可怕的邪恶,只有靠坚强如钢的自我约束才得以压制下去。她让我变得不再那么自私,不再那么自以为是。”

这期间的罗素,似乎在思考一些哲学问题,比如认识论。以约翰·洛克为首的经验主义认为,关于世界的偶然性知识的基础在于感觉经验,这要靠使用五官,必要时还要靠望远镜等仪器的帮助。罗素作为一个英国人,同意这种看法,但是,经验主义很容易就走向怀疑主义,因为很多时候我们会产生幻觉,比如在做梦的时候,我们不知道自己在做梦。

1912年,罗素在《哲学问题》一书中系统地阐述了自己的看法。他问了自己一个问题:“有没有任何不让讲道理的人能够怀疑的确实的知识?”

他做出了肯定的回答,但是这种确实性后来却被证实远远不是经过证明的绝对确实性,也就是说,罗素的答案在后来被证伪了。(哥德尔不完备定理)

罗素将他从《我们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以后发展起来的哲学观点称为“逻辑原子主义”,这是一种方法,罗素希望用它解决关于知性的性质及其与物理学的关系等问题,大家只要记住一句话,逻辑是哲学的本质,这里的逻辑是指“数理逻辑”。

1914年,罗素访问美国,主要也是去哈佛大学讲学,在此次访美期间,他爱上了一个接待他的主人的女人,在罗素的自传中,并没有提到此人的真实名字,暂且称她为神秘小姐。俩人原本定下计划,罗素让神秘小姐前往英国与他会和,而后,自己与爱丽丝离婚,再与之结婚。

神秘小姐抵达英国后,一战就爆发了,罗素将所有的经历都用在了大战以及和平主义的活动中,因此冷落了神秘小姐,导致她后来发疯了。罗素在自传中以痛悔的心情讲述了这段令人悲痛的插曲。

罗素虽然是一个和平主义份子,但并不是无条件的,在二战爆发后,他就竭力支持反对纳粹的战争,因为一战在他看来,是一场稀里糊涂的账,是因为一些愚蠢的政客而引发的无意义的战争。同当时很多的知识分子一样,罗素对德国和德国文化有一种喜爱,他德语讲得很溜,德语原版书也读了不少,不过,他是一个爱国者,有强烈的爱国心,他曾写道:“热爱英国几乎是我拥有的最强烈的感情。”

罗素在战争开始后不久,寄给《民族》杂志的一封信中写道:“所有这种疯狂,所有这种狂暴,所有这场葬送我们的文明和希望的熊熊大火,都是由一些官方人士造成的,他们生活奢侈,极其愚蠢,全都缺少想象力和爱心,宁可选择战争也不愿他们当中有人忍受对其祖国的荣誉一丝一毫的蔑视。”

同样让罗素感到可怕的是在交战国家中民众对战争的普遍支持,所表现的那种“原始野蛮主义”以及“仇恨和嗜血本能”的发泄。在整个一战期间,罗素一直在写文章,发表演讲,通过民主控制联合会和拒服兵役联谊会支持有组织的反战活动。有好几次,罗素本人由于反战活动而遭到控制,比如1916年因为写了一篇文章而被起诉,被罚了100英镑。他拒绝缴纳罚金,于是他的全部财产被扣押,后来在好朋友的帮助下才又获得了财产。

1918年,罗素被关了半年,只因他又写了一篇文章,说来欧洲的美国军队可能会用当局用来制止罢工。

在战争期间,罗素笔耕不辍,1916年出版了《社会改造原理》,1918年出版了《自由之路》。

Part 10

一战结束了,罗素恋爱了

在战争结束后,罗素又一次陷入了热恋,这一次,他爱上了一位年轻的格顿学院的毕业生,名叫多拉·布莱克。1920年,他们单独访问了苏联,回来时,多拉对苏联充满好感而罗素对其充满敌意。甚至,罗素还写了一片骂布尔什维克的书,为此,他和多拉也争吵过。

1921年,罗素与多拉一起访问了中国。对于中国,罗素是喜欢的,有好感的,但是他喜欢把中国人本身浪漫化,他称赞咱的幽默感、洞察力、对美好事物上以及对文化和学问非常文雅的喜爱。但是不知为何,可能也是因为罗素从小生活优越,贵族出身,他似乎看不到这个庞大国家中的绝大多数人过着艰苦的生活,也看不到古代传统多么严重地压垮和阻碍了中国。

▲ 罗素在中国

当时,许多中国人问他中国人应该怎样生活、应该怎样思考和中国怎样才能摆脱贫困和封建式的分崩离析,罗素对此并没有给出任何回答,也许是他觉得这个问题不好说吧。不过,同时期的另一个美国哲学家约翰·杜威对此类问题是毫不犹豫地就发表自己的看法。

在北京停留期间,罗素患了支气管炎,差点因此而送命。

离开中国后,罗素与第一任妻子爱丽丝离婚了,于接下来的1921年9月与多拉结婚,这是他的第二段婚姻。

一战结束之后,人们希望以教育的手段来改造世界,许多青年知识分子怀着热情投入其中,其中有波普尔、维特根斯坦等,罗素也间接参与了这个活动,但很快,他发现了人性的固执,人性是难以管教的,所以他倍感失望,终于放弃。

1931年,罗素的兄长去世。大约在这时,他的生活也发生了一些变化,一方面,他得面对办学的压力,另一方面,他和第二任妻子多拉各自都有私通行为,他不介意妻子给他戴绿帽子,反正这也是互戴,但他拒绝养育多拉生下来的孩子。

罗素办学并不是很成功,在与多拉分手之后,他为美国的报刊撰写文章,因为在兄长去世后,他不仅继承了爵位,还继承了兄长留下来的债务。

Part 11

罗素叒结婚了

1936年,罗素开始了他的第三段婚姻,对象是一个被称为“彼得”的女人,她曾经在罗素开办的学校里面教过书,这么一来二去之间,俩人就到床上交流去了。彼得跟着罗素在美国过了几年漂泊的生活,在常人看来,也还算是一个不错的妻子。但不知什么原因,可能也有一部分是被罗素给逼得,逼得后来情绪经常不稳定,几次都试图自杀。1949年,俩人过不下去了,便离婚了。

Part 12

罗素的爱情观与婚姻观

1938年,罗素离开了英国,去了美国芝加哥,和朋友一起应聘担任芝加哥大学的访问教授。但是,他与哲学系主任的关系很不好,这弄得罗素对芝加哥也没啥好感。因此在这年年底,罗素一家去了加州,加州的气候相对来说要舒适很多。

1940年代,罗素的《西方哲学史》出版,从广为流传和金钱收入来看,这是罗素一生中最成功的一部著作。除了这本书,罗素在同一时期写了关于爱情与婚姻的著作,其中最著名的是《婚姻与道德》。这本书在美国引起了一场反对罗素的运动,害得他丢了纽约城市学院的聘任。不过,十年之后,这本书却让罗素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是的,没错,一个搞哲学和数学的人竟然得了文学奖,获奖的作品竟然还是一本与文学没啥关系的《婚姻与道德》。

罗素的观点有些超前,被当时的很多人视为了异端。他认为,过去的社会观念和宗教观念认为性是有罪的,但是这种道德准则其实是“由生活在一个与我们完全不同的社会中未受过教育的人提出的古代禁律”。也就是说,时代不同了,过去的观念也要转变过来了。

而且,传统这种对性的污名化会让人对性有一种莫名的恐惧,而这种恐惧是没有什么道理的。其实根据历史经验来看,压抑性并不能起到想起来的作用,对性有一个客观且正面的看法,可能会让这个社会的性滥交更轻微一些。因为在经济学中,某个地区对毒品的管制稍微宽松一点,不是将毒品作为一种恶魔,那么这个地区的毒品交易就会减少,因为毒品而引发的暴力事件也会减少。

罗素认为,性关系应该“尽可能建立在男女之间的爱情之上,这种爱情溶进双方的整个人格并且导致一种结合,使每一方都能从中得到丰富和扩展”。这种观点在现在来看是挺正常的,但是在当时来看还是有些反传统。不过,这并不是罗素遭怼的主要原因,其让时人眼界大开的是对感情中的不忠保持宽容的态度,在他看来,男女双方都没有权力支配对方的人格和需求。

从逻辑学的角度来看,这句话没毛病,但并不符合主流的道德观与价值观,哪怕是到了现在。

Part 13

罗素叕结婚了

1952年,84岁高龄的罗素与55岁的伊迪斯结婚,俩人相识了很久,但在这一年正式结婚。伊迪斯似乎是知道罗素的性格,非常低调,对他百依百顺。据说,与伊迪斯在一起的这段岁月,是罗素最为平静的时刻,也是最为享受的时刻。

Part 14

罗素的感情观是幼稚的

罗素除了四段婚姻,其实他的情人也有很多,比起他的哲学和数学,他的感情史更耐人寻味。上世纪的婚姻革命和性解放运动,罗素也是居功甚伟。看他的文字,以及自己对于爱情的思考,比如他说,爱情采取的形式是一个自我与另一个自我融为一体。这样类似的观点在他的著作中比比皆是,再如,他认为,幸福的婚姻存在于相互尊重和深挚的感情之中。看上去,似乎感觉这人是个感情大师啊,然而,当我们回顾一下他的感情史,就会发现,呸,渣男!说得那么好听,行动呢?

首先,罗素的“互相尊重”是不能去干涉对方的自由,这点是值得注意的一方,道德一词虽然在今天被“玩坏了”,但不得不说,要避免自己全面堕落,道德还是一个最有力的武器。

再者,当我回顾罗素感情史的时候,我发现他是一个“理性主义”者,而我之前也多次说过,历史经验多次证明了,理性主义并不比经验主义好。

罗素的感情观是幼稚的,是不成熟的,也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他是用脑子在谈恋爱,而不是用身体,用感受。他脑子里面对于爱情充满了太多美好的幻想,而到了实际生活中,在面对具体某个女人的时候,又不愿意做什么改变,这是一种哲学家的自负,是一种数学家的逻辑。

他在感情中,不愿意舍弃自我,他太看重逻辑与自我的感受,这种感受是脑海中的遐想,俗称“完美主义者”。

先不谈婚姻,就说爱情,爱情需要什么,需要一时的激情,那种奋不顾身,虽然我平时是一个理性主义者,认为星座都是忽悠人的玩意儿,但是当爱情来临的时候,我总是恨自己为什么连上升星座和下升星座都不懂,那个时候,我可能会暂时放弃原先一直秉持的,用数据与逻辑说话的观念,从而短期内放弃了自我。

虽然罗素在不停地换女人,但他却被困在了“永恒的当下”,一个由自己围起来的篱笆里边,虽然他一心想走出这个边界,但内心的自我又会将他拉回来。

罗素并不是一个行走的生殖器,他追求的不是简单的性欲的发泄,而是一种精神的激励,这种激励本身就很少见,甚至比爱情更容易稍纵即逝。据罗素的情人说,他的床上功夫并不是很出众,但他太聪明了,又太帅了,所以才使得他女人缘不错。

曾经有人说,要爱就必须放弃自我,而只有敢于放弃自我,才能获得自我。一开始,我对这句话不理解,放弃自我不就是癞皮狗吗?实际上,这句话的后半部分被我忽略了,因为放弃自我不是去当癞皮狗,而是获得自我。

心理学上有个概念叫“关系”,决定一个人的,很多时候并不是简单的“我”或“他”,而是关系。与罗素同一时期的犹太哲学家和教育家马丁·布伯的影响遍及了整个人文学科,他的哲学简而言之就是“关系本体论”,意思是说,世界的本体不是宇宙万物之“你”,也不是“我”,而是“我”和“你”之间,是关系。

这就像是,一个人可能在某种情况下会变得异常暴躁,可能他本身的性格就是如此,但也有可能,是他在于那个人相处的时候,两人之间的关系引导着他做出了这种行为。

在感情中,可能并没有绝对的独立,都是一种相互依存。爱情的样子,可能就是我看见了你时的样子,那个时候,并不存在“我”与“你”,而是“我们”。

举个例子,我们为什么喜欢跟牛人交往,正是因为我们希望我们可以在和牛人相处的过程中,同时也提升自我,这就是一种重新获得的自我。

据说,一些心理学家在面对前来咨询的夫妻和情侣时,只要了解到他们相处的模式,看一眼他们之间的关系,就能判定他们会继续走下去还是分手。

放弃自我,融入到我与她的关系中,然后再成为自我,或许,这就是感情吧。

显然,在面对感情的时候,不仅罗素是幼稚的,你我可能都是幼稚的。

Part 15

罗素与《权力论》

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下罗素在政治学上的成就,在二战前夕,罗素写完了著作《权力论》,之前也讲过,他是一个反战主义者,一直在思考为什么会有人发动战争,为什么有人会愿意加入战争。在经历了一战的惨痛之后,他似乎终于明白过来,一切的根源就在于,权力。

虽然这部著作写于二战前夕,但在亚洲,日本已经全面侵华,在欧洲,希特勒与墨索里尼已经结成了联盟,战争的阴云笼罩在整个上空。

经济学家认为,驱动人类社会发展的是利益,而罗素却认为,一切社会活动,包括战争在内,主要的根源就是对权力的渴望。为了反驳经济学家的观点,罗素说,经济上的需求是很容易满足的,而权力的需求却是不容易满足的。有的时候,看上去是经济需求,实际上却是权力需求。就比如,很多人买豪车,买好表,本质上是希望别人能够对自己高看一眼,这就是权力欲在作祟。

很多人认为罗素在政治上的观点是理性的,是唯心的,比如,他认为,所谓的历史就是人性的展开方式,研究历史就是研究人性。比起一些客观的经济因素,地理因素等,他更喜欢从本能与欲望的角度来探讨问题。

权力是一种稀缺品,在一个社会中,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拥有权力,因此必然会有人当领导者,而又人充当追随者。那么,什么样的人会更容易当领导者呢?在罗素看来,就是那些权力欲望极强的人,这并非单纯的贬义或褒义,而是一个中性的概念,换句话讲,也就是自己对他人,对世界的征服欲。

其次,只拥有权力欲还不够,那人必须得有极强的自信心,有的还是那种迷之自信。除了这两点,操控大众情绪的能力也很重要。那么,想要成为领导者或已经是领导者的人,怎么操纵大众的情绪呢?这点很重要,希望各位擦亮眼睛好好看看。

第一步,制造假想敌,制造恐惧。

第二步,夸大敌人的邪恶,制造仇恨与我方正义。

第三步,让追随者看到希望。

了解了领导者,我们来看一下追随者,或说吃瓜群众。难道他们没有权力欲吗?难道他们就甘心被别人领导吗?

实际上,他们有权力欲望,但相对来说没有领导者强,他们也希望能够实现自己的权力欲,但很多时候很难办,怎么办?那就作为追随者,选择帮一个领导者获得权力,那么他自己作为追随者,也能分到一杯羹,这被称为二手权力。或者说,领导者吃肉,追随者喝汤。

再者,大众选择追随一个领导,也能满足自己的安全需求,尤其是在乱世,或社会不稳定的局面。

罗素根据历史的出现顺序,将权力重点分为传统的、革命的和现代的三类。

传统的权力来自类似“君权神授”的概念,这点在中西方现代之前的历史都是很相似的。但是,随着历史的发展,理性的力量逐渐萌生出来,这种“君权神授论”在理性上根本站不住脚,于是人们开始走上了新的道路,反对国王,反对教权,反对那些在过去看来是正确的东西。

这就回到了第二个,革命的权力,不过,罗素并不认为在推翻传统权力的时候,革命总是以暴力的方式出场,或者说,革命的权力改革也并非人们多想象的,到处都是流血,到处都是牺牲。为此,罗素举了两个例子,英国的宗教改革和美国的独立战争,这两场革命因为获得了多数人的支持,从而没有采用大范围的暴力。

当自由与民主的思想贯彻到每一个人脑子里的时候,现代国家内部的政权变得稳定,政权的更迭也变得相对和平,这个时候,权力最核心的就不再是之前的王权或教权,而是一些现代权力。

现代权力的范围更广,比如经济权力、法律权力等。罗素重点讨论了经济权力和舆论权力,这两个权力是隐性的。

随着社会的发展,权力的形式变得更加丰富了,罗素甚至预言,技术会不断发展,权力会无限增大。比如,在以前,皇帝或者国王对于偏远地方的人所拥有的权力很有限,只要这个人跑到一个深山老林中,一辈子不跟别人接触,像动物一样活着,那么要想收取他的税,可谓是不可能的,而到了现代呢?谁能逃得了大数据和卫星监测呢?

罗素认为,权力本身无可厚非,但如果不加限制,或让一些心怀不正的人掌握,那权力就是洪水猛兽,可能会对社会带来灾难。

因此,大家现在也能理解,为什么罗素反战,但在二战的时候,却支持战争反对纳粹,就是因为他要用战争去粉碎纳粹,去限制权力。

简而言之,罗素对于政治的看法就像对于感情的看法一样,显得有些幼稚和理想。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