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势与动作着势:王宗岳《十三势行工歌诀》集解(四)
十三势与动作着势
一一王宗岳《十三势行工歌诀》集解(四)
李新方
【原文】十三总势莫轻视,命意源头在腰隙。变转虚实须留意,气遍身躯不稍滞。静中触动动犹静,因敌变化示神奇。势势存心揆用意,得来不觉费工夫。刻刻留心在腰间,腹内松静气腾然。尾正中神贯顶,满身轻利顶头悬。仔细留心向推求,屈伸开合听自由。入门引路须口授,工用无息法自休。若言体用何为准,意气君来骨肉臣。详推用意终何在,益寿延年不老春。歌兮歌兮百四十,字字真切义无疑。若不向此推求去,枉费工夫遗叹惜。
【解曰】“变转虚实须留意,气遍身躯不稍滞。静中触动动犹静,因敌变化示神奇”,讲的是十三势这个总势在走架打手中的具体运用,十三势只是一势,一个气势,而每个动作着势都是十三势的因敌变化,故能一动无不动,一静无不静,视动犹静,视静犹动,在瞬息万变的实战中进退转换,变化无穷,无不得机得势。
有人说,既然十三势只是一个总势,那么按照太极拳的身法要求站好一个姿势,只练桩功,岂不是更容易上功夫吗?练桩功当然可以,中国武术许多拳派都十分注重桩功,并有“入门三年桩”之说,太极拳也有桩功的独特练法,练桩功也能产生气势,但只练桩功是不可以的。因为在实战中不可能、也不允许站在那里总也不动,总要进退转换和攻防动作,只要一动,气势就散了,达不到气势抟聚,更达不到气势圆滿和气势腾挪。
是以各拳派又无不注重动作着势,并逐渐发展到由动作着势连续演练的模拟实战所组成的套路,而且在实战中所遇到的拳派不同,每个拳手的个人经验不同,动作着势千变万化,为了实战需要所创造出来的套路也越来越多,但大多只是某位或某些武术家的个人经验,故在实战中仍有较大的局限的局限性。
太极拳的走架当然也是一种套路,但这种套路不是某位或某些武术家的个别经验,也不是一着对一着,而是自觉地运用太极这个绝对真理,对几千年来无数武术家实战经验的高度集中概括和科学总结,虽有着势却超越了着势,是十三势的因敌变化,重意不重形,故能适应在同任何武术实战中可能遇到的所有情况,而占有明显优势,同所依据的太极这个绝对真理是一致的,具有简易、变易和不易的特点,即“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四十二章》),而万物归一。
道生一,是说实战中情况虽然千变万化,而太极这个绝对真理是永远不会变的。一生二,二是阴阳,实战中可能出现的任何情况无非都是阴阳的变化,故应对的方法也是阴阳,即身法和心法,心法也叫势法,即十三势。二生三,即阴阳之交变,身法和身法而因敌变化,就产生了着法。着法在拳术曰拳法,在刀术曰刀法,在剑术曰剑法,在杆(枪)术曰杆法,所有拳术、器械等都由身法、心法、着法所组成,此即三生万物。到了高级境界,身法、着法也都是心法,都是意,而不是形,而意仍归于太极这个绝对真理,也就是道,此即万物归一。
对于进入高级境界的人来说,是意决定形,但对于一般习练者,特别是初学者来说,则是形决定意,先使自己成为载道之器,才可能会得道,学到了较高级的拳架才可能较快进入练意的高级境界,把十三势真正练到身上。(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