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思邈《养生铭》的解释

孙思邈《养生铭》

怒甚偏伤气,思多太损神。神疲心易疫,气弱病来侵。
勿使悲欢极,当令饮食均。再三防夜醉,第一戒晨嗔。
亥寝鸣天鼓,寅兴漱玉津。妖邪难侵犯,精气自全身。
若要无诸病,常当节五辛。安神宜悦乐,惜气保和纯。
寿夭休论命,修行在本人。倘能遵此理,平地可朝真。

孙思邈《养生铭》的解释如下:

"怒甚偏伤气,思多太损神。神疲心易疫,气弱病相因。"
这一节总体上是讲精神养生的,

怒之所伤,肝气也;

思之所伤,脾胃之气也;

喜之所伤,心气也;

气乃肺、肾所主,

神依气血所存,正气损伤.

岂不心“疫”、病“因”吗!

对于此,孙思邈在他的《千金方》中曾引用魏晋时期养生学家嵇康的话说:

“养生有五难,名利不去为一难(实乃最大的心病),喜怒不除为二难,声色不去为三难(确为耗心神、伤肾气之大虑),滋味不绝为四难(吃也是非常费脑筋的活),神虑精散为五难。五者必存,虽心希难老,口诵至言,咀嚼英华,呼吸太阳,不能不回其操、不夭其年也。五者无于胸中,则信顺日跻,道德日全,不祈善而有福,不求寿而自延,此养生之大旨也。”

在孙氏反复论证的这段话中,重点强调的都是情志对养生的决定性作用。

就孙氏诗中所说之怒伤肝言,它是人情志受损的一种表现。

《黄帝内经》中有明确地论述:

“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涌)于上。”

(《素问·生气通天论》)

“怒则气逆,甚则呕血及飱泄。”

(《素问·举痛论》)

也就是说,怒因气生,气则怒发,生气——发怒——生气,构成了一条恶性循环链。

正如《淮南子》所言:

“人之性,有所侵犯则怒,怒则血充,血充则气激,气激则发怒”。

唐代诗人白居易在他在一首制怒诗中也阐明了雷同的观点:

自知气发每因情,

情在何由气得平,

若问病根深与浅,

此身应与病齐生。

怒气大发,相应的疾病就会因之而生,受害最直接的是肝胆系统。因怒导致的机体的气血逆乱,会使人出现头痛、目胀、面红、耳赤、呕血、憋气等症状。甚则使人昏厥卒倒,因此致死者也不罕见。《三国演义》中诸葛亮三气周瑜的故事,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血气方刚的周瑜性情急躁,容易发怒。深谙心理学的诸葛亮故意用计让他动气,结果没有用真枪实弹就放倒了这位年仅36岁的英雄汉。临床上遇到的因突然动怒而导致血压升高、不省人事,甚至发生脑溢血死亡的病例,在国内外媒体上都不时有过报道。

“气是杀人贼”,

老百姓的说法一语道破了生气对人类健康的严重危害。
美国医学专家的一项调查说,一个人经常发怒或心身承受的压力太大,机体会分泌出一种代谢类固醇──皮质醇,它会直接损害人的记忆力和对事物的专注力。不良情绪还会增加胃中盐酸的流量,影响人的食欲,使人发生胃痛、恶心,甚至导致溃疡病的发生。发怒和绝望的情绪是造成血压升高的主要原因,引起血管收缩,导致舒张压明显上升。芬兰科学家的研究证实了这一点,他们对616名男性对象的调查发现,每发一次怒或绝望值增加1分,高血圧的危险性就增加16%。而高血圧又可成为新的病因,引发其他更严重的疾病发生。

癌症的发生也与经常发怒有直接联系,

有统计证实,

癌症患者中易发怒的人明显高于性格温和的人。
再说孙氏诗中说的思伤神,神指的是人的精神意识,是人类区别于其它动物、独具聪明智慧表现的主要指征之一。神志的主宰者是心,《灵枢·大惑论》中有“心者,神之舍也”的话。思为心所主,《孟子·告子上》中“心之官则思”的话。心的主神、主思功能处于正常状态,人就表现出聪明、理智、敏捷、灵活,健康长寿的机会相对就多;反之,人就会表现出愚笨、粗鲁、迟钝、固执,疾病和灾难的发生率相对就要高些。实践证明,大凡有雄心壮志的人、聪颖灵透的人、豁达大度的人、善于处世的人,都是有“心计”的;而那些碌碌无为、傻头笨脑、鸡肠小肚、无朋无友的人,或多或少都缺了点“心眼”。很显然,心的这些功能里,包括了大脑的某些功能。把心与脑的部分功能混而谈之,不能片面地归结为古人认识上的局限性,重要的是如何透过这一现象去认真挖掘其中存在的必然性联系。在现代临床上,一些心脑疾患在发病机制上表现出的相关性和对心脑疾病同治收到的理想效果,

越来越使人们认识到心与脑关系的不可分割性和中医认识的科学性。
在心境平和的状态下,充足的心血供应和灵活的神志发挥,使人的五脏六腑处于平稳运行中,人体这个小天地保持着相对平衡的环境,疾病就很少发生。一旦人的这种平和心境被打破,心理因素造成的机体失衡状态立即就会发生了。各种不平静因素形成的兴奋灶不时成为人思维中的优势中心,并不断通过大脑皮层的作用操纵植物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发挥作用,使人生出多种疾病来。有人对应考的高中毕业生进行了胆固醇浓度变化的系统测定,发现在高考前一年的平静状态下,其浓度处于最低值;在备考的一年中,处于不断升高的变值;在参加高考的前夜,达到最高值;然后,又逐渐下降。日常生活中这样的例子也不少见,当一个人心情不好时,常表现出山珍海味也难下咽、暖床柔被也难入睡、幽默逗笑也难开心等现象,由此引发的疾病就在所难免了。糟糕的心境轻则使人食欲减退、大便紊乱、月经不调、头痛眩晕、心慌汗出、失眠健忘,重则形成神经官能症、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慢性结肠炎、高血压病、血管硬化症等疾病,其后果是不堪设想的。
  对于这些由于心境不好造成的疾病,药物治疗是很难奏效的,最好还是通过心理疗法。《黄帝内经》对这一问题,颇具高见,在它的第一篇《上古天真论》中就为人们开出了

“恬淡虚无,真气从之,

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的心理处方,

让人们用平常心看待平常事,进而达到体健不病或少病的目的。

勿使悲欢极,当令饮食均。再三防夜醉,第一戒晨嗔。


  在这一节所谈的内容中,孙氏既说到了在上节中未说尽的情志因素“悲欢极”,又进一步强调了怒的危害,提出了“戒晨嗔”的告诫。可以肯定地说,这些都是符合科学道理的至理明言。“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恐惊。”(《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情志为病多多,这里不再多费笔墨去全面论述它。而孙氏提出的另外两个问题“饮食均”“防夜醉”的问题,倒是需要我们重点加以论述一下的。
何谓“饮食均”?狭义地讲,就是饮食要合理。广义上说,是包括衣食住行在内的全方位科学。关于这一点,孙思邈在他的《千金方》和《千金翼方》中都有过相应的说法。如说到穿衣,孙氏说:“衣服但粗缦,可御寒暑而已,第一勤洗浣,以香霑之。”“湿衣及汗衣,皆不可久着,令人发疮及风瘙。大汗能易衣佳,不易者急洗之,不尔令小便不利。凡大汗勿偏脱衣,喜得偏风、半身不遂。春天不可薄衣,令人伤寒、霍乱、食不消”等。其义非常明确,衣料是棉织的好,勤洗换是卫生的基本要求,在衣物上用点芳香之品对机体有利,汗出时要及时换衣、防止受风吹,春天的棉衣不能脱得过早,衣服不卫生或穿着不科学是许多疾病发生的根源,这里孙氏所说的内容与现代人们追求的穿要纯棉,勤洗勤换,以香料辟汗、杀菌及出汗时不要马上对着电扇、空调纳凉,春捂秋冻等穿着上的习惯有何两样?说到住处,孙氏说:“山林深远,固为佳境。”“背山临水,气候高爽。”

居处不得绮靡华丽,令人贪,目禁无厌,乃患害之源。”

衣食寝处,皆适能顺时气者,始尽养生之道”等。智者爱山,仁者爱水,孙氏所倡,与现代人提出的居住要环境优雅、污染少、空气负粒子多、回归自然的标准如同出一辙。
孙氏对饮食与养生的关系论述最多,

也颇为精辟。如:

“勿使脯肉丰盈,常令约俭为佳”,

说的是“食宜俭”,浑食不可少,但要少而精;“所有资身,在药菜而已。料理如法,殊益于人”,说的是“食宜素”,“菹酱而已,其人少病而寿”;“若得肉,必须新鲜,似有气息,则不宜食”,说的是“食宜鲜”,食用新鲜食物的营养、不新鲜食物的危害尽都说到了;“若贪味伤多,人肠胃皮薄,多则不消,彭亨短气,必致霍乱”,说的是“食忌过量”,暴饮暴食或过食肥腻必然伤及脾胃,出现病变;“鱼脍、生菜、生肉、腥冷物多损于人,宜常断之”,说的是“食忌生冷”,背逆季节、背逆正常吃法,一味吃生、吃冷是有害身体健康的;“咸则伤筋,酢(醋,可引申为酸味)则伤骨,故每学淡食”,说的是“食忌咸酸”,口味偏嗜都是对机体有害的,要养成以淡味为主的生活习惯。凡此等等,无法将孙思邈对饮食科学的论述逐一进行列举,仅透过以上说的“三宜”、“三忌”,不也足可以反映出他说的“饮食均”的广泛含义了吗?大家知道,机体需要包括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水和纤维素在内的多种营养物质,这些物质都是通过广义的“饭”——饮食物获得的,它们包括粮食、蔬菜、肉类、豆类、蛋类、奶类、鱼类等食品。在通常情况下,一般性食物在胃里只能停留3~5小时,高脂肪的肉类、油炸食物可能稍长一些,但最多在6个小时内排空。此时,胃就开始收缩,饥饿感随之也就产生了。正常的进食时间大体在4~5小时之间,一日三餐是比较科学的饮食模式。长时间饥饿,会引起对胃黏膜的恶性刺激,影响胃的正常收缩功能,造成胃的病变,有可能导致胃痛、胃炎、胃溃疡、胃癌等疾病的发生。如累及到肠、胆、肝、脾、胰等整个消化系统,发生的疾病会更多、更严重。一次性进食过多或过食鱼香肉美的油腻性食物,会加重胃肠的负担,造成消化过程的速度加快、质量下降,消化不良、急性胃肠炎、胰腺炎、胆囊炎、泄泻、痛风等疾病都有随时发生的可能。还会使胃在短时间内极度膨胀,导致急性胃扩张的出现,极有丧命的危险。有调查认为,50%以上的胃肠病患者与不良进食习惯有关,其中主要的就是时饥时饱和暴饮暴食。过食生冷和饮食不洁造成的危害显而易见,这里就不再陈述。
主副搭配,以主为主;荤素搭配,以素为主,是中国人在长期生活实践中总结出的科学饮食规则,也是孙思邈反复强调的养生法则,与《黄帝内经》中提出的“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灵枢·五味》)的原则一脉相承,与现代研究得出的结论是完全一致的。素食的构成主要是指粮食、蔬菜、水果、豆制品类,它们含有丰富的维生素、不饱和脂肪酸、纤维素、果胶和微量元素,具有增强对肠蠕动的良性刺激、促使机体排毒过程的顺利进行和卵磷质的充分合成、胆固醇的正常代谢等作用。以素食为主确实具有减少血管硬化、净化血液、调整血脂和降低胆固醇、避免机体中毒的效果,从而使人们从中获得健康。但素食中缺乏含高热值的营养素——脂肪,它的缺乏和不足会严重影响人体的正常生长发育。从导致性激素含量降低、影响性器官成熟开始,就为人的低质量种下了祸根。同时,也影响蛋白质、维生素和其他营养物质的代谢、吸收和利用,使机体无法得到充足的养分。如人体中的铁质有80%来自肉类和蛋黄,钙质80%来自奶类食品,它们都属于荤食的内容。
孙思邈非常重视这类食物的摄入,指出:“鱼酪酥等,常食之令人有筋力胆干,肌体润泽。”“牛奶性平,补血脉,益心长肌肉,令人身体康健,润泽,面目光锐,志气不衰。故为人子者,须供之以常食。”“此物胜肉远矣”。看来,提倡食素为主又同时适量配以荤食的思想是中医所倡导的一贯饮食模式。说白了,荤食长期摄入不足,人就不可能长出健壮的身体来。因此,必须保持荤食在饮食结构中的适当位置,使膳食中脂肪的含量控制在总热量的25%左右,以维护机体运转的正常需要。
权衡利弊,科学家们的结论性建议是:在合理安排好素食与荤食比例的前提下,限制荤食的摄入量是必要的,鸡鸭鱼肉之类的动物性食品不仅含的脂肪多、胆固醇高,而且大都属于酸性食物,食用过多势必会导致机体肥胖,增加血管负担,使血液中的胆固醇增高、血液粘稠度增大,从而导致高血圧、冠心病一类的疾病发生。同时,会因血液酸碱度的改变,导致胃肠和肾脏的功能受损,使大量的氨基酸在腐败分解过程中产生的毒素危害机体,造成人的疾病和短命。按照近期编制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建议的标准,营养全面的饮食比例是,每个成人每天应进食谷类食物300~500g,蔬菜400~500g,水果100~200g,鱼虾类50g,畜禽肉类50~100g,蛋类25~50g,奶类及奶制品100g,豆类及豆制品50g,油脂类25g。我们在研究孙思邈养生思想之际,不妨把它再特色化一些。

亥寝鸣云鼓,寅兴漱玉津。妖邪难犯己,精气自全身。

孙思邈在《养生铭》里郑重提出了两条养生的具体措施:“鸣云鼓”和“潄玉津”,并且指出了它们与正常睡眠、祛邪防病和保精全神的关系。
何谓“鸣云鼓”?就是叩齿。何时鸣云鼓?孙氏也明确规定了时间,“亥”时,即夜晚的21~22时。在《千金方》中,孙氏还提出过早晨叩齿的方法,曰:“每旦以一撮盐纳口中,以暖水含,揩牙及叩击百遍,为之不绝,不过五日,口齿即牢密”。可见,孙氏对叩齿与护齿的关系看得是很重的。叩齿何益?用现代的话说,它可以增强牙齿的力量和防病抗病能力,促进牙周组织及根尖组织的血液循环,同时通过牙与经络的联通关系对全身的健康起到调节作用。在连接人体的主要经络中,有13条干线与牙齿及其周围的口腔部位有关,其中手阳明大肠经和足阳明胃经两条是直接入于人的上、下齿中的。
在孙氏的养生诗中,他特意用一个“寝”字标明了睡眠的时间,这正是孙思邈重视睡眠的佐证。“卧起有四时之早晚,兴居有至和之常制。”孙氏认为,夜晚的睡眠时间以9~10时为好,这是非常科学的观点。翻开他的《千金》两方,其中也不乏有关睡眠问题的科学论述,如睡眠时“不可当风卧”、“勿湿头卧”,“人头勿安火炉”、“冬夜勿覆其头”,睡姿宜“屈膝侧卧,益人气力,胜正偃卧”,睡眠要达到“睡不厌跛,觉不厌舒”的效果等,说得都十分得体。
显著的昼夜节律性变化,是人生存过程中的一大特征,白昼清醒劳作、夜晚安静睡眠是人类进化过程中形成的严格生物节律。在这个节律的调控下,人体的呼吸、消化、血液、排泄、内分泌等生理活动都随之发生着相应的规律性变化,有节奏地支配着人体的各种生理活动,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人体的生物钟效应。需要睡眠时,它就会积极发挥作用,发出机体自我保护的信号,使人困倦,促人入睡。如果在睡意产生之时强撑着不睡,对机体的损伤就开始发生了。所以,有关专家呼吁:要想减少疾病的发生、保证机体健康,千万别打乱人体的生物钟!关于这一点,注重养生之学的唐代诗人白居易还写过专门的诗:

“目昏思寝即安眠,

足软何妨便坐禅。

身作医王心是药,

不劳和(医和)扁(扁鹊)到门前。”

当一个人有睡意的时候,就应当去睡眠;当体力不支的时候,就应当去休息。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当力不能及时用硬“撑”的办法是纯害无益的。必须学会自我调整,才能确保机体健康。
“寅兴潄玉津”,与上面说的“鸣云鼓”有异曲同工之妙,也是对口腔乃至机体的重要保健措施之一。寅时,就是凌晨3~4时,“玉津”,是对唾液的别称,还有金津、玉浆、玉泉、玉液、甘露等诸多叫法,都是对唾液重要性和价值高的夸大性表述。“白玉齿边有玉泉,涓涓育我度残年。”(孙思邈《卫生歌》)孙思邈认为,唾液为养人之物,与人的寿命有关。它的分泌主要是在人的清醒状态下进行的,中午和进食时是分泌的高峰期,夜晚入睡时几乎不分泌。因此,早晨起床后人们往往有口咽干燥之感。有人把早晨一杯凉白开水作为养生的一种方法,这也不无道理,与孙氏提出的起床前“潄玉津”的方法具有渊源关系。
对于唾液养精益寿的作用,古人比较重视,古籍中多有记载。如魏晋时期,有位活了178岁的蒯京老人,他长寿的秘诀之一就是起床后反复潄唾液和叩齿。而活了100多岁的孙思邈是否也与其长年坚持的潄唾液、叩齿措施有关,我想是不容置否的。

若要无诸病,常当节五辛。安神宜悦乐,惜气保和纯。

在这一节里,孙思邈提出了与养生相关的三个问题,即“节五辛”、“宜悦乐”、“保和纯”,让我们一一剖之。
“节五辛”,实际是节制多种辛味的泛词,不只是指的葱、薤、韭、蒜、兴瞿(即中药“阿魏”)这五种辛味的蔬菜。辛味一方面具有发散、行气、行血的正面功能,过食后亦有耗气、生热、伤津的负面效应,孙氏提出的“节制”观点就是针对后者而言的。
  节制不等于不用,孙思邈在食疗和药疗中是非常善于使用辛味的。如麻黄、薄荷、木香、红花、胡椒、苍术、肉桂之类,都是辛味的药物,孙思邈在发汗、活血、辟秽、化湿、暖胃、开窍等治疗中都是使用过的;就是被称为“五辛”代表的五种蔬菜中,也有被孙氏引为药用的。始于唐代的立春吃“五辛盘”(亦称“春盘”)之俗,也是以葱、蒜、椒、姜、芥丝之类为代表的,开始是皇帝以春盘赏赐近臣的,后来民间也仿效此风互相馈赠。杜甫“春日春盘细生菜,忽忆两京梅发时”诗中说的,就是这回事。孙氏的提法,是否与当时这种吃法太过有关也未可知。
“宜悦乐”,既可以理解为提倡愉悦的情绪,也可以理解为“以乐为悦”,即以音乐养生。在说不清孙氏的真实用意时,笔者以为在理解上还是宽泛些好。
  音乐养生,古已有之。如《周礼·膳夫》中有“以乐侑食”的话,说的是音乐有促进饮食的作用;《黄帝内经》中有将五音配五行的论述,是运用音乐疗疾经验的直接总结;《理瀹骈文》中有“看花解闷,听曲消愁,有胜服药者矣”的形容,把音乐治病的作用说绝了。实践证明,音乐疗法除用于养生、胎教外,对精神抑郁性疾病、狂躁症、痛症、癌症等都有直接或间接的治疗效果。
“保和纯”,就是要保持人的和顺、纯美之性,也就是孙氏反复强调的“性养”说,这在第一节“思多太伤神”中已说及。
  孙氏提倡的要点是,每个人都要少私欲、增爱心,成人之美、助人为乐,以逐步建立起和顺、纯美的和谐社会。他对此的论述很多,如他说:“善摄生者,常少思、少念、少欲、少事、少语、少笑、少愁、少乐、少喜、少怒、少好、少恶(注意,此“少”乃适度之意)。此行十二少者,养性之都契也。”他又说:

“德行不克,纵服玉液、金丹,未能延年。”

唐代诗人白居易有首诗也是说此事的:

蜗牛角上争何事,

石火光中寄此身。

随富随贫且欢乐,

不开口笑是痴人。

去除白氏说这些话的政治背景,从养生学观点来看,应该说他的话是对的。

“寿夭休命论,修行本在人。若能遵此理,平地可朝真。”


在本诗的最后一节里,孙思邈总结了他对养生问题的宏论,批评了以命论寿夭的错误认识,提出了“修行本在人”的积极养生思想,展示了积极养生可以提高人类的健康水平和寿命,使人成为“真人”的光明未来。
“寿夭休命论”,是孙思邈在学术上对消极养生思想提出的公开挑战,体现了他积极进步的养生学观念。他认为,人的寿命既不是由神仙决定的,也不能靠服食丹药去延长,一些人常说的“生死由命,贫富在天”的说法没有科学道理,人的健康长寿控制在每个人自己的手中。“神仙之道难致,养性之术易崇。故善养生者,常须慎于忌讳,勤于服食,则百年之内,不惧于夭伤也。”他说,丹石之剂乃大毒之性,“多皆杀人,甚于鸠毒。平人无病,不可造次著手,深宜慎忌。”他呼吁:“宁食野葛(剧毒之药),不服五石,明其大大猛毒,不可不慎也。有识者遇此方,即须焚之,勿久留也。”不难看出,他在反对运用丹石养生的问题上态度是相当坚决的。在历史上,应用炼丹以求长寿的荒唐做法自唐代之后确实出现了逐渐衰退的局面,与孙思邈的积极主张和极力反对是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

“修行本在人”,在世间所有的因素中,人是最具本能和主动性的。因此,长寿的密码就握在人自己的手中。孙思邈用“修行本在人”一句话,概括了这一思想,反映出他学术思想中“惟人为贵”的主旨。如何修行?孙氏为人们总结出了被他认为

“易则易知,简则易行”

的十则“大要”,

“一曰啬神,二曰爱气,三曰养形,四曰导引,五曰言论,六曰饮食,七曰房室,八曰反俗,九曰医药,十曰禁忌”,基本上把与养生有关的内容都装进去了。这里,既有孙氏对前贤经验的整理,又有孙思邈个人的创造,为后世养生学的不断完善、发展夯实了基础,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仔细对这些内容进行推敲,除我们在前面已经论及到的之外,还包含有一条重要的运动学思想,这也是孙思邈养生保健学说的核心。
孙思邈说:“养性之道,常欲小劳,但莫大疲及强所不能堪耳。且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以其运动故耳。”长寿之理,“极须知调身按摩,摇动肢节,导引行气。”在养生学说中多次直呼“运动”一词,孙氏把运动与健康、运动与长寿的关系说得再清楚不过了。论理之外,孙思邈还亲自向人们教导了具体的运动方法,如量力而行的步行锻炼:择“四时气候和畅之日,量其时节寒温,出门行三里、二里及三百步、二百步为佳,量力行但勿令气乏、气喘而已”;导引为主的综合晨炼:“鸡鸣时起,就卧中导引”,起床后“展两手于脚膝上,徐徐按捺肢节,口吐浊气,鼻引清气,良久。”。孙思邈不厌其烦地讲说各种运动形式的要领和功能,告诉人们的正是生命在于运动的道理。
何谓“真人”?《黄帝内经》中说得明白:

“真人者,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寿敝天地无有终时。”

“若能遵此理,平地可朝真。”孙思邈告诉大家,能够按照他的《养生铭》坚持做的,就有可能成为健康长寿者、成为理想中的这种“真人”。
以上我们联系现代研究和养生的实际,对孙思邈的《养生铭》作了简要的诠释。尽管在剖析孙氏诗歌内涵的同时还结合孙氏的《千金》两方和其他相关论述说了许多,也终未能将他丰富的养生学思想展示一二。透过这些表浅的文字,能对认识孙思邈养生学说的全貌有些帮助、对追求健康长寿者的行动有所启迪,这是笔者所期盼的。

"寿夭休命论,修行本在人。若能遵此理,平地可朝真。”

什么样的脾气性格,什么样的饮食起居,决定了自身的寿命与健康。不要自己饮食无节,起居无常,透支健康,反倒推到命上,正如性格决定命运的道理一样,自身的修养与行为就决定了自己的寿夭,所谓修行本在人也。

唯有自己救自己,除此之外,都是治标之举也。

(0)

相关推荐

  • 饮食养生,三大讲究

    "民以食为天".<礼记·礼运>说:"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饮食作为生命的本然,作为生命的第一需要,解决吃饭问题当然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事情了. 一. ...

  • 孙思邈养生铭

    养生铭(<悦心集>题作<摄生咏>) 隋末唐初·孙思邈 五言排律 怒甚偏伤气,思多太损神. 神疲心易役,气弱病相侵. 勿被悲欢极,当令饭食均. 再三防夜醉,第一戒晨嗔. 亥寝鸣云 ...

  • 孙思邈养生铭!(二)

    孙思邈养生铭!(二)

  • 孙思邈养生铭!(一)

    孙思邈养生铭!(一)

  • 孙思邈养生百字铭

    一.原文 怒甚偏伤气,思多太损神.神疲心易疫,气弱病来侵. 勿使悲欢极,当令饮食均.再三防夜醉,第一戒晨嗔. 亥寝鸣天鼓,寅兴漱玉津.妖邪难侵犯,精气自全身. 若要无诸病,常当节五辛.安神宜悦乐,惜气 ...

  • 『传统养生』孙思邈的《养生铭》

    陕西省耀县孙家塬是我国唐代名医孙思邈的故乡.当地药王庙前立有一方石碑,上面刻有孙思邈所著的<养生铭>,全文如下: 怒甚偏伤气,思多太损神. 神疲心易疫,气弱病来侵. 勿使悲欢极,当令饮食均 ...

  • 孙思邈的《养生铭》

    ​陕西省耀县孙家源是我国唐代名医孙思邈的故乡.当地药王庙前立有一方石碑,上面刻有孙思邈所著的<养生铭>,全文如下: 怒甚偏伤气,思多太损神. 神疲心易疫,气弱病来侵. 勿使悲欢极,当令饮食 ...

  • 真人孙思邈 《 养生铭 》

    .真人孙思邈养生铭怒甚偏伤气,思多太损神.神疲心易役,气弱病相侵,勿被悲欢极,当令饭食均.再三防夜醉,第一戒晨嗔.亥寝鸣云鼓,寅兴漱玉津.妖邪难犯己,精气自全身.若要无诸病,常当节五辛,安神宜悦乐,惜 ...

  • 孙思邈真人养生铭怒甚偏伤气,思多太损神。...

    孙思邈真人养生铭 怒甚偏伤气,思多太损神. 神疲心易役,气弱病相侵, 勿被悲欢极,当令饭食均. 再三防夜醉,第一戒晨嗔. 亥寝鸣云鼓,寅兴漱玉津. 妖邪难犯己,精气自全身. 若要无诸病,常当节五辛, ...

  • 中老年人请注意,141岁的孙思邈“养生13法”赶快学起来吧

    中老年人请注意,141岁的孙思邈“养生13法”赶快学起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