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合成储备指标知多少?
肝脏功能评价的实验室指标,分为“合成储备功能”、“损害标志物”“代谢标志物”等几大类。掌握肝脏合成储备的常用相关标志物,有助于我们正确解读肝功能报告。
白蛋白全部由肝脏合成,含量与有功能的肝细胞数量呈正比,在肝细胞中几乎没有储存;但敏感度不足,反映肝脏合成功能受损具有滞后性,不用于早期肝实质损伤诊断。原因如下:
1.肝脏合成白蛋白的储力巨大:
2.代偿机制可补偿合成不足:
3. 白蛋白半衰期长达21天: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胆碱酯酶,顾名思义水解“胆碱酯”的酶,此外还在自主神经系统和肌肉运动系统中起神经传递的功能。
CHE有两种,特异性or非特异性(其实有点像梅毒特异性抗体or梅毒非特异性抗体,前者是梅毒感染所特有的TP抗体,后者本质是类脂质抗体,属于心磷脂抗体。)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AchE(acetylcholinesterase):acetyl“乙酰基”、choline“胆碱酯”、sterase“酶”。(Ach即乙酰胆碱)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血CHE测的是肝细胞合成的拟胆碱酯酶,也叫“假胆碱酯酶”,不具有特异性,不仅水解乙酰胆碱,还水解其他胆碱酯。由于它合成后立即入血,且半衰期较短, 约10d,所以敏感反映肝合成功能。
肝脏合成几乎所有的凝血因子(组织因子、vWF除外),其中FⅦ因子寿命最短,仅4-6小时,因此严重肝病时,由于肝合成障碍及储备不足,FⅦ因子最先减少,导致PT延长。随着病程发展,其他凝血因子也陆续减少,APTT也延长。因此PT不仅用于华法林监测,还是肝合成障碍的一个敏感指标。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由肝脏合成,严重肝病时降低。
1.可利用前白蛋白、白蛋白、胆碱酯酶活性可作为判断肝储备功能和肝病严重程度的指标,也可用于出凝血、血常规等异常结果的病因分析。
2.白蛋白作为最常用的肝脏合成及储备功能标志物,由于其敏感度不足,主要用于慢性肝病的诊断;前白蛋白则作为早期肝脏合成及储备功能损伤标志物,用于早期肝病的诊断。
3.胆碱酯酶是唯一一个随着肝损伤而下降的酶类指标,且与肝病严重程度正相关。
[1] Feldman G et al .Gastroenterology 1972,63:102 6
[2] Marlin N H et al: BritMedBull 1957,13.113
[3]胡德昌,刘厚钰,夏德全,等.血清前白蛋白测定在肝炎、肝硬化中的临床意义.中华内科杂志,1985,24(12):723~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