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科协“开放科学与科学教育国际论坛”综述

2021年9月20日,由北京自然辩证法研究会联合北京科普发展和研究中心共同承办的“开放科学与科学教育国际论坛”在北京科学中心成功举办,论坛采用线下与线上相结合的方式,来自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荷兰乌得勒支大学和英国西英格兰大学等国内外近30位专家学者进行了深入地交流讨论。

论坛开幕式由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教授、北京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理事长李建军主持。李建军教授指出,在日益走向开放科学的时代背景下,举办开放科学与科学教育国际论坛恰逢其时。他期待参加此次论坛的不同专业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围绕开放科学相关议题进行深入地探讨交流并取得更多创新性的成果。与会的来自不同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主要围绕开放科学与科学研究、开放科学与科学教育、开放科学与科技治理等议题进行了精彩的报告交流。

一、开放科学与科学研究

中国人民大学一级教授刘大椿先生在题为“规范科学与开放科学的互补”的报告中强调规范性与开放性是科学的基本品质,运用摩根·弗里曼的穿越虫洞(Through the Wormhole with Morgan Freeman)案例生动诠释了以严肃探索为特征、以科学家和研究者为主体、以过去和现状为主要内容的科学规范性与以驰骋想象为特征、以哲学家和审视者为主体、以未来为主要内容的科学开放性之间的互补关系。同时,他认为科学走向开放,不仅需要公众参与和开放获取,还要发挥科学传播和科学教育的潜质。在理解科学和跟踪科学的基础上,进而走出科学并回归自然和人。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刘益东研究员在报告中指出开放评价及其简明版“互联网+代表作”评价法继承了同行评议法的优点,避免其缺陷,可以实现学术评价客观化,可让特征鲜明的一流人才及时胜出,担任学术带头人。因此,他提出科学领域的开放评价将引发开放科学革命,开放科学革命的核心是解放学术人才的创造力。作为第二次人才创造力大解放的开放科学革命,将确立学术市场,让有学术才能、有创意创新才能的人才脱颖而出。荷兰乌得勒支大学伦理学教授Marcus Duwell在报告中探讨了开放科学与科学研究可靠性之间的关系。他提出开放科学的含义涵盖开放方法、开放资源、开放数据、开放获取、开放同行评审和开放教育等诸多方面。在数字时代,可以通过采用增加方法和技术来源透明度、数据共享、公众参与和开放获取出版物资料等途径实现开放科学的目标。但是,公众参与和开放获取可能危及研究的可信度和独立性。在倡导开放科学的同时,需要处理好开放科学与研究可靠性之间的平衡。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段伟文研究员在报告中指出开放科学的主要目标是促进科学成果的可重复性和加速科学创新,通过建立有效的开放科学平台保障科学研究的价值、可靠性与可信度。他特别强调,在数字化时代和开放科学背景下,要洞察网络化与平台化知识,以问题为导向重构知识社群,并走向以知识管理与技术平台为核心的知识融合。与此同时,还要处理好开放科学数据与提升透明度之间的复杂关系,从而推动开放科学走向更加可信、更富洞见和更有意义的研究。英国西英格兰大学公众参与系副教授Paul Manners重点讨论了公众参与科学的未来。他在报告中指出公众参与对于科学研究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公众参与可以使科学研究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科研成果被社会广泛理解和重视。同时,他着重强调大学是推动公众参与科学的重要阵地。被视为以合乎道德和负责任的方式行事的大学能够更好地促进知识和见解在公众和社会之间双向流动。

二、开放科学与科学教育

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董春雨教授在报告中解析了开放科学的定义,指出开放科学以开放、合作、共享为基本理念,促进科学知识自由发展与传播。所谓“开放”,仅仅是促进科学发展表面的方法、手段和途径,科学创新的最重要基础是为科学家和社会成员提供科学知识和思维方式的科学教育。他提出开放科学需要创新教育,而创新教育需要开放的教育评价模式、开放的头脑和开放的社会环境。华南师范大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院院长范冬萍教授以科学与技术教育硕士培养为例详细分析了如何将科学史和科学哲学(HPS)融入科学教育。她在报告中阐释了科学教育与科学素养之间的内在联系,科学教育是力图将科学知识、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科学精神等科学素养内化为受教育者的信念和行为的教育过程和教育体系,是对全民科学素养的一种跨学科养成教育。她提出科学史与科学哲学(HPS)融入科学教育的创新性跨学科培养模式对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具有重要的价值。首都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白欣教授认为在开放科学的时代背景下,必然带来开放科学教育理念的变化。开放科学教育面临的重要挑战是科学素养的培养。科学素养不仅局限于科学知识,而是让公民可以反思科学相关的议题,积极参与并制定理性决策的一种能力。他在报告中详细介绍了美国科学教学协会(National Science Teaching Association,NSTA)制定的科学教师培养标准从1998版到2020版的发展变化。在开放科学视角下,纵观美国科学教师培养标准20多年来的历史沿革和最新变革,他对科学教师培养提出四个方面的对策建议:在内容方面,整合科学课程标准,坚持素养导向;课堂形式上,推进跨学科综合化,强化工程实践;教学方式上,突出以学生为中心,促进教育公平;在安全方面,健全专业认证标准,坚实质量保障。

三、开放科学与科技治理

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李建军教授重点关注开放科学对科技治理产生的全新挑战以及如何应对开放科学带来的科技治理挑战。他在报告中指出,开放科学作为一种全新的科学实践,对科技治理具有双重作用。开放科学为科技共同体内部的公共治理问题和科技与社会、自然交汇层面的公共治理问题提供了解决机制和途径,例如对不端科研行为的防范和治理、避免同行评议的弊端及对科技活动的安全风险和对社会公共利益的负面影响预警等。但更需要关注的是,开放科学可能导致某些“敏感性知识”被滥用或不正当利用的风险加剧、非理性的社会关注为科研活动的持续进行带来负面影响等全新的科技治理挑战。基于此,他提出一要改变激励机制并完善科研管理的体制和机制,以增强科研机构对开放科学的支持;二要加强对开放科学带来的新治理问题的研究,以建立健全相关的科技治理体系;三要审慎对待一些“双重作用”显著的、敏感性的科研成果相关的数据开放并设置相应的法律规范;四要通过教育和规范引导营造理性的科学文化氛围。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张志会副研究员在报告中基于开放科学的视角,通过大型科学仪器开放科学实践“治理动力—行动主体”概念模型,对大型科学仪器共享机制的中国经验进行了解析。她和德国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黄磊博士后研究提出三点发现:一是大型科学仪器作为最主要的科学数据的生产平台,将成为开放数据实践的主要载体;二是大型科学仪器的开放数据实践不再仅局限于科学共同体内部,将包括政府、公众、企业等在内的多元行动主体;三是大型科学仪器的开放数据实践将有利于增强开放科学、开放创新以及可持续性三者的互动关系。

论坛闭幕式由北京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秘书长孙涛博士主持。孙涛博士对此次论坛专家学者的发言进行了简要总结,对论坛主持人和参会的专家学者表达了诚挚的谢意。孙涛博士介绍了近期将要举办的“科技、人文与社会”系列专题报告,邀请与会专家学者积极参与,并宣布开放科学与科学教育国际论坛圆满结束。

(北京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白鹏飞、孙涛)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