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梁思成弟子、建筑学者张克群看中世纪西欧建筑
张克群,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毕业于清华大学建筑系,受教于建筑学大家梁思成先生。毕业后一直从事建筑设计工作。
家学渊源深厚,亲友中名人辈出。父亲张维,曾任清华大学副校长,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两院院士。母亲陆士嘉,流体力学家、教育家,北京航空学院(现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创校教授之一。舅公施今墨,北京四大名医之一。儿子高晓松,音乐制作人。
在中世纪欧洲,除了法兰西王国、多半个伊比利亚半岛和当时还是东法兰克王国的德国等之外,东罗马帝国给西欧就没剩什么跟文明古国沾边的好地方了。这些本来就不咋地的地方还曾经被当时更加没文化的民族入侵多年,形成了一堆封建领主管着的小国。在这些地方,农民忙着种地,领主忙着收租子,没有人有能力、有兴趣做建筑。因此古希腊、古罗马的那些精湛的手艺,好几百年没人用,都荒废了。没有了统一的国家,倒有统一的教会:基督教。教堂、修道院成了从5 世纪到15 世纪这段时期几乎唯一大型的公共建筑了。
意大利,圣加尔加诺修道院,PIXBAY图片
不过封建制度毕竟比奴隶制度在生产力方面还是有所进步的:给自己种地总比带着铁链子给奴隶主种地积极性高多了,打的粮食也更多了。教会集中了大量的钱财,又有虔诚听话的信徒当劳动力,建一些宏伟的教堂就是顺理成章的事儿喽。
西欧的教堂因为是由教会来操办,因此体现教义的需求大大增加,祭拜圣坛成了教堂内最主要的宗教活动。这样一来,曾经在小范围流行过的巴西利卡十字形平面受到极大的欢迎。这种十字横长竖短。长的那一横用于建筑的主轴。一头是入口,另一头是圣坛。人进去以后到圣坛的距离相比之前是更长的,这就增加了教堂的神秘性。短的那一竖可当作辅助房间用。更重要的是,这种十字布局跟耶稣受难的十字架有异曲同工之妙。
至于立面形式,那就是多种多样的了,看所在地区的传统和爱好而定。
法国哥特式建筑
在法国,从10 世纪开始流行哥特式建筑。'哥特'这个词的来源其说不一。有人说是指日耳曼人的一支哥特人(Gothic),还有人说来源于德语的上帝(Gott)。其实哥特式是植根于罗马式的。但罗马式的券拱式顶子太过厚重,窗子太小,室内几乎伸手不见五指。而热衷于吸引民众信教的基督教会需要一种建筑形式来表现宗教的威严,尤其在王权仍占统治地位的法国。
而在封建领主的土地上渐渐专业化的建筑师乃至工匠创造的十字拱、骨架券及更显高耸的尖券,恰恰符合了建造者的要求。这种新的建筑形式,当时被称作法国式(Opus Francigenum)。
文艺复兴后,被一帮时髦人士贬义地称之为哥特式。因为当年的哥特式标榜崇高、神秘、孤独、绝望等。哥特式建筑的特点是:肋骨式的架券、带尖的拱券(尤其在入口处)、镂空加花格的窗、花玻璃镶嵌窗。作为教堂建筑,平面依然是巴西利卡十字形的。
这些文字的形容可能不大好懂,但从建筑外形上,你一看那种瘦骨嶙峋的、顶上尖尖的教堂,九成就是哥特式。
初期的哥特式诞生在法国等地。其中最出名的要算是巴黎圣母院(法语:Notre-Dame de Paris)了。它始建于1163 年。虽然它的顶子不是尖的,但从结构体系、尖券、花窗等方面看,它还是很'哥特'的。尤其看它的侧面,简直就是仿人类的肋骨。可惜的是,2019 年4 月的一场火灾,把圣母院的屋顶尖塔和主体木结构屋顶给烧毁了。所幸整体结构尚在。目前已开始了修复工程,完全修复可能需要20 年以上。
哥特式之所以受到教堂建造者的青睐,从内部空间看就更明白了。它利用肋骨式的尖券营造出高耸的空间和硬质的室内装修材料(光秃的砖柱子及大面积没窗帘的玻璃窗)。这种硬质材料是不吸音的,也就是说,它反射声音的能力极强。如果你喜欢在洗澡时引吭高歌,会发现那里比在旷野里回音大,因而好听,就是体现这个道理。回音的长短,建筑上称作交混回响时间。这个时间长了,就使得神父的话语和管风琴的乐音带有天外之音的神秘感。你可以设想一下,神父的一声洪亮的'孩子们——们——们——们——'在屋子上空'嗡嗡'地响上5 秒钟,会让人们的心里产生多么神圣的感受。
意大利圣马可广场
同时期其他的建筑物,扒拉来扒拉去,中世纪欧洲能看得上眼的,大概就剩意大利威尼斯的圣马可广场(意大利语:PiazzaSan Marco)了。说是广场,其实它是一组建筑和铺地的组合。
这组建筑包括总督宫、圣马可大教堂、圣马可钟楼和新旧行政官邸大楼、圣马可图书馆,再加上运河,就围成了一个长170 米、宽80 米(东)至55 米(西)的一个奇形怪状的广场。其中最热闹的建筑物要算是圣马可大教堂了。因为有了这家伙,广场赖以得名。教堂始建于829 年。它的式样完全是个杂凑,既有哥特式的尖,却又用了罗马式的圆券门,外加五个拜占庭东正教的洋葱头顶。
后来加以维修时甚至又混入了文艺复兴时期巴洛克的风格。简直像金庸笔下的令狐冲被输进桃谷六仙的真气,又夹杂了许多别人的真气一样,乱七八糟。但因为它大,又辉煌(里外共有500 多根白色大理石柱子),还有圣马可广场和运河滋润着它,游人整天在这里摩肩接踵。
广场中另一个重要的建筑就是总督府。这个三层的庞然大物其实主要不是为总督办公用的。首先,底层的券廊显然是为行人或游人躲阴凉避风雨用的。其次,最上层大片的实墙面用
小块的白色和玫瑰色交替着贴成席纹图案,固然是为减轻墙面的沉重感,当然也是给整个广场增添了活跃而温柔的气氛。二层的廊子上,柱子的数量比下层多了一倍,纤细而华丽,办公用得着吗?想来也是装饰作用大于实用的。
某日,我和先生去拉斯维加斯,入住威尼斯人酒店。刚走到近处,我扭头一看,咦?这不是威尼斯圣马可广场的总督府吗?我虽然没去过威尼斯,但当年教我们西方古代建筑史的陈志
华先生对圣马可广场青睐有加,讲起来形声绘色,以至于我对这栋建筑很是熟悉。再往右一看,哈!红砖的大钟楼高高竖起,简直是半个圣马可广场呀。
总督府
大钟楼也是圣马可广场的一大亮丽的风景线,以其高耸的尖和浓重的红色向游人们招手致意。
-
END
文:张克群《外国古建筑小讲》(标题有修改)
图:《外国古建筑小讲》插图、网络图片(pixab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