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我们最恨的妖精,其实是《西游记》中最可怜的生灵
如果说有那部书是我们从小看到大的,大多人的回答可能就是《西游记》了。它极具影响力,适合各年龄层次、各阶层阅读,每个人在不同的时代都可以读出不一样的新意。比如在对待一个妖怪的身上,便是如此。年幼时我们对它咬牙切齿,年长之后才会感觉它颇为可怜。
这个妖怪就是白骨精,也是原著《西游记》中所说的尸魔、白骨夫人。其实白骨精在整个西游记中的戏份并不多,也不是什么神通广大的妖精,但“三打白骨精”的故事知名度太广,甚至超出国界,远播于亚洲各地。
在白骨精这一关,唐僧既没有遇到实质性的危险,也没有吃到什么苦头,那我们为什么在孩童时会对白骨精咬牙切齿呢?大概原因,就是白骨精的存在,让唐僧师徒产生了裂痕,最终美猴王含冤被逐。
即使是孩子时,我们也会有过被误解、被冤枉的时候,长大一些,更体会到各种艰难。父母的代沟,老师的隔阂,朋友的误解,上级的不信任,这些负面状态都如同白骨精一样,割裂着我们与亲友的关系。在这之中,我们产生了很多无奈,也许这种无奈,就是对白骨精的恨之源泉。
然而,我们要是真正读懂了《西游记》,读懂了吴承恩,才会感到作者的另一番意思。白骨精才是西行路上最可怜的妖精。
首先,别的妖精都是有本体原型的,有的是雄壮的老虎,有的是狡黠的狐狸,有的是长寿的树木,然而白骨精是什么?它只不过是一具无声无息、无言无语的白骨而已。白骨森森,本来是死物,要有多大的执念,才会逐渐凝结意识,形成妖精?它的这一步,比其它妖精难得太多太多了。
其次,白骨精孤苦伶仃,毫无靠山。在《西游记》之中,各种妖精井喷似出现在取经路上。太上老君的童子、坐骑,观音的鲤鱼精、灵山上的老鼠、蝎子,甚至连正儿八经的神仙也下凡为妖。这些妖怪家学渊源深厚,往往还带着主人的法宝,自然是神气十足,威风八面。
然而,白骨精的靠山呢?书中说他本是一具化为白骨的女尸,吸取了天地灵气,受到了日月精华,才变幻成了人形。看起来很牛,但《西游记》是一部神魔小说,三界之中的神魔仙怪,哪一个没有吸天地之灵气,沐日月之精华?这是一个非常普通的条件好吧?
从始至终,没有人来救过白骨精;从头到尾,也再无人提及白骨精。可见,她就是一个地地道道的草根,完全依靠自己的奋斗和执着,才有了微末的道行。甚至,她也只是孤零零一个妖,连个陪伴的妖,互相商量的妖都没有,这在《西游记》中是极为罕见的。我们可以看到,别的妖怪大多都是成群结队,热热闹闹的。
再次,白骨精是一只奋斗的妖精,一只不甘平庸的妖精。要说她的本事,只有三个。一是腾云驾雾,二是变化之术,三是解尸法。可惜这三者都不到家,每次变化都被孙悟空轻松识破。解尸法虽然让她逃过了两次,但第三次还是被孙悟空断了灵光。
可见,白骨精的道行有限,但为了吃上传说中可以长生不老的唐僧肉,她硬着头皮也要袭扰取经团队。从她的角度上来说,这是没有错的,这也是她生存下去,进一步修炼的必由之路。孙悟空、猪八戒、沙僧都曾吃过人,为什么白骨精就不能吃,而且为什么她就不能寻求改变的机会?
只可惜,这样神通有限、赤手空拳、形单影只、毫无背景的白骨精没有实现自己的理想,成为了唐僧取经的垫脚石。人们只记得她是九九八十一难之一,有谁又能记得她的可怜,她的努力?也许,我们每一个人,在别人眼中,也不过是微不足道的白骨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