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莘县∣艾文章:诗歌九首

一朵白蔷薇
员工风采
TEAM BUTLDING
饿哦

以诗歌慰藉心灵
点击鲁西诗人,请
诗歌九首
那棵槐树
门外那棵槐树,越发粗壮
小时候,我体弱多病
那棵槐树,便做了我的干娘
每天搂着它,转上三圈
口中不停地念叨着:
槐树爹,槐树娘,你长粗,我长长
我不知道,这棵槐树是否保佑了我
反正,我一年年长大
那棵槐树,也一年比一年茂盛
去年,村里硬化街道
那棵槐树被砍去,做了梁檩之材
从此,只剩下我,百无一用
还在这世上卑微地飘荡
春天,花开了
公园里的花开了
大街两旁的花开了
就连旷野里
那些不知名的小花
也纷纷地开了。我知道
春天是花开的季节
可是,总有一些花
迟迟不肯开放
比如月桂,比如秋菊
比如你
布谷鸟的叫声响起的时候
布谷鸟的叫声响起的时候
父亲,已打磨好锃亮的铧犁
我的母亲,阳光下
哗啦哗啦地晾晒着种籽
布谷鸟的叫声响起的时候
春天,早已花开满园
莺歌燕舞的学堂里
正传来孩子们琅琅的读书声
布谷鸟的叫声响起的时候
花枝招展的小妹面色红润
青翠的麦苗正在拔节
布谷鸟的叫声响起的时候
最好有一场透雨落下
温润的大地,便热闹起来
一只鸟掠过城市的上空
黄昏,我看到一只鸟
掠过城市的上空
那凄厉的叫声
让我,心生悲怜
也许,它的同伴
死于一场人为的事故
也许,它的家园
伴随着隆隆的拆迁声
早已消逝得无影无踪
为了生存,它不得不背井离乡
来到这千里之外的城市
可是,在这钢筋水泥
构筑的丛林里,哪里
才是它的栖身之所
秋收
再也不用肩背箩筐
一穗儿一穗儿地掰玉米棒了
再也不用扛着䦆头
从泥土里刨土豆红薯了
再也不用挥动镰刀
在汗流浃背中收割稻谷了
那些碾轧吹扬,那些叉耙扫帚
再也派不上用场了
随着联合收割机的一阵轰鸣
丰收的原野,很快
在老人们的惊叹与唏嘘中
变得空空荡荡
秋后的玉米秸
成熟的玉米棒走进了粮仓
田野里,只剩下玉米秸
青翠中透着几许枯黄
父亲手把镰刀
一棵一棵地将它们割倒
断茬处,那粘稠的血液
似乎在昭示着某种悲壮
割倒的玉米秸
被父亲装上三轮车
运到附近的养殖场
经过轰鸣着的铡草机的吞吐
成为牛羊们的青贮饲料
父亲双手捏着换来的钞票
沾沾自喜,额上的汗珠
夕阳下,晶莹闪亮
如果夏天
如果夏天,只有
这样的夜晚,多好
星星在天空中,眨着
慵懒的眼睛
月亮,正把那如水的辉光
尽情地洒向大地
我们单衣薄衫儿
走在这柔柔的夜里
身后的影子若隐若现
一朵粉色的云飘来
我们消逝在一片小树林里
好像成了夜晚的一部分
或者,夜晚成了我们的一部分
月亮升起来的时候
月亮升起来的时候
小村里传来了几声狗叫
村口那棵开满槐花的大槐树下
隐隐约约晃动着两个人影
月亮躲进了云的背后。那两个影子
一前一后,向不远处的麦秸垛走去
月亮重又出来的时候,一树的槐花
显得更白了。比月光还要白
午夜的小村,静悄悄的
偶尔响起了一两声鸡鸣
故乡的柿子
深秋了。故乡园子里
那棵柿子树,早已落光了叶子
只剩下一颗颗红红的柿子
依然挂在枝头
如一盏盏小小的灯笼
多年在外漂泊
好久没有品尝到故乡的柿子了
但它那甜甜蜜蜜的味道
一如甜甜蜜蜜的乡情
时时,闯入我的梦中
柿子,故乡的柿子
我要把你高高举过头顶
做一盏耀眼的灯笼
照亮我人生的路途

作者简介

艾文章,山东莘县人,诗歌爱好者,已在多家报刊杂志发表过诗歌。

鲁 西 诗 人:

编辑部:

主   编:弓车

副主编:姜勇

责任编辑:翠薇   王梅芳

微信平台主编:翠薇

执行主编:董学兰  张秀功

责任编辑:张小燕  毕恩付

特约评论:(以姓名笔画为序)、刘广涛、宋来莹、张厚刚、阿勇、赵月斌

投稿须知:

1.为展示诗人朋友风采,各位给《鲁西诗人》投稿的作者,如果您喜欢朗诵,擅长朗诵,那么,下次投稿时,除了原创首发的文稿,还可以附上MP3版文稿朗诵的音频(也可以请朋友朗诵)。《鲁西诗人》平台将择优录用。

2.《鲁西诗人》微信平台主办方为聊城市诗人协会,线下有纸媒会刊《鲁西诗人》支撑,是《鲁西诗人》的主要选稿基地。

3.本平台现代诗、古体诗、散文诗均可投稿,每次投3至5首;诗歌评论类每篇千字左右。

4.请作者在文后附个人简介(百字内)、微信号、联系电话和个人清晰照片,以附件加粘贴形式投稿。标题注明:作者姓名(或者笔名)+体裁+题目,正文小4号左对齐。

5.《鲁西诗人》原创平台投稿者请务必关注本公众号,以便联系。平台按投稿先后顺序择优用稿。文责自负。已被其他平台原创保护的作品切勿再投。

6.因业余时间编辑平台,时间、精力有限,请作者自行校对。三周内未被采用可自行处理。同一稿件两月内勿重投,不按要求和多次重投的不予采纳。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