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的黄芪建中汤
![](http://pic.ikafan.com/imgp/L3Byb3h5L2h0dHBzL2ltYWdlMTA5LjM2MGRvYy5jbi9Eb3dubG9hZEltZy8yMDIxLzA0LzEzMDYvMjE5OTI4MDgxXzFfMjAyMTA0MTMwNjA3MDY3ODQ=.jpg)
![](http://pic.ikafan.com/imgp/L3Byb3h5L2h0dHBzL2ltYWdlMTA5LjM2MGRvYy5jbi9Eb3dubG9hZEltZy8yMDIxLzA0LzEzMDYvMjE5OTI4MDgxXzJfMjAyMTA0MTMwNjA3MDcxMTM=.jpg)
![](http://pic.ikafan.com/imgp/L3Byb3h5L2h0dHBzL2ltYWdlMTA5LjM2MGRvYy5jbi9Eb3dubG9hZEltZy8yMDIxLzA0LzEzMDYvMjE5OTI4MDgxXzNfMjAyMTA0MTMwNjA3MDczNjM=.jpg)
黄芪建中汤治验五则
![](http://pic.ikafan.com/imgp/L3Byb3h5L2h0dHBzL2ltYWdlMTA5LjM2MGRvYy5jbi9Eb3dubG9hZEltZy8yMDIxLzA0LzEzMDYvMjE5OTI4MDgxXzRfMjAyMTA0MTMwNjA3MDc1MDM=.jpg)
01/ 马桶上的烦恼
安娜夫人,洛杉矶市居民,2003年6月初诊。患习惯性便秘多年,自称“厕所文学家”,每次排便要在马桶上蹲1~2小时。进入花甲之年,便秘日渐加重,开始服泻药,起初大便还能通,再服,五六天才大便一次,欲便腹痛,患者只能揉推腹部才能缓解,大便排出,腹痛立消。后改用开塞露润肠通便,用了半个多月后也不再管用,只好让保姆用手往外掏。
患者自诉气短,纳谷不香,望其面色淡,六脉沉而无力,系胃肠气虚,肠道糟粕排出无力。用大黄类通便,肠道脱水,大便会更干;使用开塞露也不能增加肠蠕动功能。应当补中健脾,服用黄芪建中汤。
处方:炙黄芪40g,桂枝10g,白芍20g,大枣12枚(擘),炙甘草6g,生姜10g,饴糖30g(烊化)。七剂,水煎服,每日一剂。
针脾俞、胃俞、大肠俞。
进上药五剂,大便自通,服完七剂,大便每日1次。嘱继服黄芪建中汤10~15剂以巩固疗效。
![](http://pic.ikafan.com/imgp/L3Byb3h5L2h0dHBzL2ltYWdlMTA5LjM2MGRvYy5jbi9Eb3dubG9hZEltZy8yMDIxLzA0LzEzMDYvMjE5OTI4MDgxXzVfMjAyMTA0MTMwNjA3MDc2OTE=.jpg)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02/ 力挽断肠三刀
1981年秋天,应朋友邀请去石家庄会诊。患者是一位十四岁的小姑娘,腹痛多日,吃止痛药痛仍不止,腹胀,大便不出,医院初步诊断是“肠套叠”,钡餐影像显示不是肠套叠,而是十二指肠痉挛,狭窄处长达四厘米,于是做手术将痉挛部位切除。术后五个月,肠痉挛又发作,钡餐影像小肠有明显狭窄,又进行了第二次手术。这次是第三次肠痉挛发作,家人认为手术切除不是根治肠痉挛的办法,想用中医治疗,于是托亲朋好友请我出诊诊治。
听了病人家属的主诉,当用黄芪建中汤:黄芪补其脾胃气虚,芍药、甘草解胃肠之痉挛,痉挛解,大便畅通才会无阻,腹痛、腹胀自然缓解。
处方:炙黄芪30g,桂枝10g,白芍30g,生姜9g,炙甘草6g,大枣12枚,饴糖30g (烊化)。三剂,水愈服,每日一剂。
复诊:服完第一剂头一煎,腹痛除,腹胀消,大便得通。继用上方七剂,诸证消失,免了断肠三刀之苦。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03/ 萎缩性胃炎案
某女,45岁,北京人,1980年7月初诊。
患者自诉在家排行最小,父母疼爱有加,从幼儿园起,饮食就不规律,每天点心吃得多,三顿饭吃得少,从小学到高中,顿顿吃一点,用好听的话说还不如家中大花猫吃得多。20岁那年,因贪凉吃冰棍导致胃脘痛,从此后每次饭吃得不合适胃就痛。30多岁时,不仅胃痛,又开始反酸,反酸多时胃有灼热感,空腹则止,灼热严重时,手脚心也热,但吃一根冰棍,胃中灼热马上轻一点,若多吃两根,则胃疼得直不起腰来;伴胃胀气,甚则两胁胀痛,饭后胃积气,若不排出,什么活也不能干,胃中气排出,才能刷锅洗碗;且大便秘结不畅,2〜3日一次。体检做胃镜诊断为“萎缩性胃炎”。
诊其六脉细数,苔薄有齿痕。
我让四个进修大夫各自开个方,大家一齐讨论此案。
进修大夫甲:认为是阴虚有实热,主张用增液汤加生石膏、知母,甘寒养阴清热。我认为不妥,胃中灼热,实属脾气虚不运,胃脘谷气停滞发酵之热,即阴火内焚,此火宜温散,不宜甘寒清下。
进修大夫乙:认为此实属热伤阴,当用半夏泻心汤。我认为不妥,患者餐后两胁胀满,气上冲,打出嗝胀满则消,不是“满而不痛为痞”,而是“满而痛”,不当用法半夏,燥更伤阴。
进修大夫丙:认为当养阴清热,用麦味地黄汤。我认为也不妥,此种是李东垣所说“饮食不节则胃痛,胃痛则气短,精神少,而生大热”,当甘温除大热(胃中灼热),甘寒不对症。
进修大夫丁:认为当养阴清热,当用黄连阿胶汤。我认为也不妥,患者无心烦、口舌生疮、口干舌燥及舌质干红等实热证,黄连阿胶汤清的是实热,不是虚热。“胃中灼热”,实质是虚劳前驱证候,“手足心热”,已迫近虚劳;仲景在《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治》中说:“虚劳里急,悸,衄,腹中痛,梦失精,四肢酸疼,手足烦热,咽干口燥,小建中汤主之”,用的是甘温除热法。
大家开的方都抓住养阴,只对了一少半。此病宜益气养阴,即甘温除大热,不宜甘寒养阴清热,用黄芪建中汤、补中益气汤均可。
处方:炙黄芪30g,桂枝10g,白芍10g,生姜10g,炙甘草6g,大枣12枚,饴糖30g (烊化)。六剂,水煎服,每日一剂。
二诊:服黄芪建中汤六剂,胃中灼热大减,脘腹胀气打嗝基本消失,大便已通。补中气,使大肠传输糟粕顺利,大便正常。继用上方15~20剂。
三诊:胃中灼热消失,纳谷增加,体重也重了几斤,继服10剂以巩固疗效。
按:本案的重点,“胃中灼热”是胃酸太多,灼及胃黏膜所致,特点是食后即作、空腹则止,空腹时胃酸分泌减少或停止。黄芪建中汤的饴糖随药服下,在胃中形成一个保护膜,使胃酸不能直接作用于胃黏膜,故药后,吃饭则“胃中灼热”消失。
热分实热和虚热,萎缩性胃炎之“热”属阴火内炽。《素问·调经论》曰:“有所劳倦,形气衰少,谷气不盛,上焦不行,下脘不通,胃气热,热气熏胸中,故内热。”这里的“热”,指“胃中灼热”“手足心热”。仲景论虚劳,论及“手足烦热,咽干口燥”,也是内热之象。治当甘温除大热,益气养阴,为正治法。
此案例告诉我们,治脾胃病当看看李东垣的《脾胃论》,对脾胃虚损的“热中证”“胃气热”“手足烦热”“咽干口燥’才有深刻的理解,不再犯苦寒清热的错误。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04/ 浅表性胃炎案
郭某某,女,28岁,2006年5月初诊。
郭女士从记事至今,从未吃过一顿饱饭,尤其对菜特别挑剔,肉肥、油多、菜咸、醋放多,不合口味,吃两口就不吃了,一年四季以点心为主,床头柜里各种小吃都有。近几个月来,吃点东西就胃痛,反酸“烧心”,在我院做胃镜,诊断为浅表性胃炎,幽门螺旋杆菌阳性。本来从小就神经紧张,每晚靠安眠药度日,一听浅表性胃炎,还有幽门螺旋杆菌阳性,惊恐万分,前来求医。
观郭女士形体消痩,面色黄中略青,乃肝胃不和之象。诊其六脉细弦,细为脾胃之气衰弱,弦为胃脘痛,肝气横逆。法当舒肝和胃,方用香砂六君子汤。
处方:砂仁6g,木香9g,党参10g,白术12g,茯苓10g,甘草6g,陈皮6g,半夏9g,生姜3片,大枣6枚。五剂,水煎服,早晚服用。
二诊:进上药五剂,胃脘不那么痛了,夜里睡眠略好一点,胃仍有灼热感。当治以益气养阴、甘温除大热法。
处方:生黄芪30g,桂枝10g,杭白芍20g,生姜10g,大枣12枚,饴糖30g(烊化)。六剂,水煎服,每日一剂。嘱服完药无别的不舒,可继服6〜12剂。
三诊:共进黄芪建中汤18剂,胃已不痛,不再灼热,饮食香,饭量也增加。郭女士说“只希望病好之后不要长胖,胖了便失去了少女的线条美。”我告诉她,只要饮食有节,控制摄入量,就不会发胖。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05/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案
郭某某,女,31岁,1980年9月10日初诊。患胃痛多年,且反酸“烧心”,反酸时吃20粒生花生就可缓解,去医院检查,胃镜显示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医生开的药吃了无效。第二次上医院,医生说胆汁反流,服小柴胡汤加枳实五剂,胃酸反苦水好了一点,但汤药太苦,实在不堪忍受。
诊其六脉柔细,是低血压之象,属气阴两虚,当益气养阴。方用黄芪建中汤。
处方:炙黄芪30g,桂枝10g,白芍20g,生姜10g,炙甘草6g,大枣12枚,饴糖30g (烊化)。六剂,水煎服,每日一剂。
二诊:服六剂药后,胃痛好转,不再反酸,继服上方10~15剂。
三诊:患者感觉胃病已痊愈,问我:“饴糖还剩下很多,可不可以每天吃两小勺颐养胃气?”我说可以。饴糖的功用“缓中、补虚、生津、润燥,健脾胃之气,补脾精,化胃气”,我从蜂蜜治糖尿病之外伤细菌感染,推衍出饴糖能使幽门螺旋杆菌脱水死亡,所以用黄芪建中汤治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师出有名。
按:幽门螺旋杆菌是1978年发现的,其实在人体内繁衍了不知多少年。我用小建中汤治好了不少病人,还用葫芦岛赤脚医生土法(土霉素合呋喃唑酮)治好了不少人的胃病,说明此二味药可杀死幽门螺旋杆菌。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高齐民先生经方临床经验集》
本文选自《高齐民先生经方临床经验集》。高齐民先生是现代经方临床大家,从事中医临床及教学工作长达六十年之久,以擅用经方,救治患者无数而医名远扬,惟其秉性淡泊名利,孜孜以求,踏踏实实做学问,虽满腹真才实学,却不齿世俗哗众取宠、沽名垂钓之举,实乃书生本色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