髋臼骨折:如何提高内固定手术效果,避免并发症?
髋臼骨折的复位质量决定了关节的临床功能,新鲜骨折的手术疗效优于陈旧骨折。Letournel对髋臼治疗的结果被称为'黄金标准”。患者伤后3周之内手术和伤后超过3周手术,骨折的复位质量和患者的临床功能有明显差别,因此,Letournel等建议在可能的前提下,在恰当的时机,采用恰当的手术入路,这样才有可能获得更好的复位,也只有这样,才有可能获得更好的预后。
髋臼的解剖结构和骨折分型复杂,手术难度大,容易出现相应的并发症。在早期并发症中,神经损伤尤其是坐骨神经损伤,会对患者的功能造成很大影响。而在晚期并发症中股骨头缺血坏死、异位骨化、创伤性关节炎均会导致关节功能的障碍。因此,在对髋臼骨折患者进行手术治疗的过程中,要尽可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以提高患者的最终疗效。
髋日骨折手术治疗的目的是准确恢复髋臼的解剖结构,并最终恢复髋关节的正常功能。Matta根据术后X线片骨折残存的移位程度,将复位质量分为解剖复位(移位<1mm)、一般复位(移位2~3mm)、差的复位(移位>3mm)以及关节轮廓复位(髋臼关节面获得解剖复位,但髋骨未获得解剖复位)。Matta的复位标准被创伤骨科医师广泛接受并采用。
髋臼骨折的临床功能评分标准一般采用改良的Merle d’Aubigne和Postel评分系统,见表7-1。
目前,创伤骨科医师公认的观点是骨折复位质量决定关节的临床功能;新鲜髋臼骨折的手术疗效优于陈旧骨折。
Letournal对髋臼骨折治疗的结果被称为'黄金标准”。患者伤后3周以内手术和伤后超过3周进行手术,骨折的复位质量有明显的差别。Letournal报道569例伤后3周以内进行手术的髋臼骨折中,获得解剖复位(前后位及两个斜位均为解剖复位)418例,占73.5%,而非解剖复位(前后位及两个斜位中任何一个显示为非解剖复位)151例,占26.5%。Letournal对492例伤后3周以内进行手术的髋臼骨折随访至少2年,其临床优良率为80.1%。
而Letournal发现在伤后21~120天接受手术的157例患者中,只有97例获得解剖复位,占61.8%。这些病例中138例获得随访,功能的优良率只有64. 4%。
Matta报道了262例在伤后3周以内手术并随访2~13年的患者,在总共255例中,185例(72%)解剖复位,52例(20%)为一般复位,18例(8%)为差的复位。根据改良的Merle d'Aubigne和Postel评分,临床评分为优良的在解剖复位中为83%,一般复位中为68%,而差的复位中只有53%。Matta指出,如果可能,髋臼骨折的手术应尽可能在伤后3周内进行。
当髋臼骨折在伤后21天以后手术,即使对有经验的医师来说也是一个挑战。因为其骨折块之间的活动和复位都相当困难。Johnson等报道了188例伤后21~120天进行手术的髋臼骨折患者,发现术后坐骨神经麻痹明显增加(12%),股骨头缺血坏死可达13%,而术前股骨头脱位存在3周以上者,其股骨头坏死率可达50%。尽管如此,他们治疗的总的优良率仍达到65%。最差的结果发生在那些简单的前壁、后壁骨折,以及横形伴后壁骨折和T形骨折的患者中。吴新宝等报道112例髋臼骨折手术治疗的结果分析,新鲜骨折患者功能的优良率为79.1%,而陈旧骨折的优良率仅为53.8%。
Letournal和Matta都强调,准确复位是取得良好结果的关键。有经验的术者,在恰当的时机,采用恰当的手术入路,这样才有把握获得更好的复位,也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增加获得良好预后的机会。脱臼骨折治疗结果的好坏直接与手术医师对髋臼骨折的认识程度、兴趣和经验有关。有人认为髋臼骨折的手术只是恢复骨性结构,为进一步全髋置换打基础,这种观点不能接受,如果从这种观点出发,医师可能会接受不良复位,从而导致患者的功能障碍和骨性关节炎的发生。
患者手术后髋部肌肉肌力的变化,对髋关节的功能也有影响。有一组225例髋臼骨折手术随访2年以上的报告显不,有186例(83%)临床检查为正常,即屈、伸和外展肌力均可达5级。正常肌力和手术入路的关系中,髂腹股沟入路为66/74(89%),Kocher-Langenbeck入路为78/92(85%),扩展的髂股入路为39/59(66%)。因此,对于复合脱臼骨折,尽可能避免使用扩展的手术入路。
Matta报道262例髋臼骨折的治疗结果,发现年龄大于40岁的患者与小于40岁的患者,治疗结果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40岁以下的161例患者,81%获得优良结果,而96例40岁以上患者,优良率仅为68%。
吴新宝等报道,合并同侧下肢的其他损伤,比未合并损伤患者的最终临床结果差,且具有统计学差异;不同骨折类型的临床功能优良率的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
综合上述作者的观点,为了提高髋臼骨折术后的疗效,有以下几点建议。
(1)对于有移位的髋曰骨折,尽可能在伤后3周内进行手术,如果能在伤后10天内进行手术,更为理想。
(2)术前,仔细分析影像资料,结合患者的皮肤条件,选择恰当的手术入路,在术中,尽可能达到关节面的解剖复位,为功能恢复创造条件。
(3)重视合并损伤的处理。
(4)术后鼓励患者积极进行功能锻炼,特别是恢复肌肉强度的训练。
由于髋臼的解剖结构和骨折分型复杂,手术难度大,手术治疗过程中,容易出现相应的并发症。早期并发症包括死亡、感染、血管神经损伤、血栓栓塞等。晚期并发症包括臀肌萎缩、骨坏死、创伤性关节炎、异位骨化等。下面将对发生率高、对患者功能影响大的几种并发症进行重点讨论。
(一)早期并发症
1、感染:
髋臼骨折术后的感染率为2%~5%。Letournel报道的感染率义4.2%,他指出不同类型脱臼骨折的术后感染率有所差异。髋臼骨折术后感染有表浅感染、深部感染、晚期感染以及迟发感染。
脱臼骨折术后感染的易患因素包括以下几项:
(1)合并尿道或直肠损伤。
(2)手术难度大,手术时间长,感染的发生率增加。
(3)一般情况差,或有糖尿病的患者抵抗感染的能力差。
(4)局部软组织损伤,如发生在大相隆部位软组织的裂伤、擦伤以及闭合性套脱伤,可增加感染率。特别需要提出的是Morel-Lavale损伤,它是指脱臼骨折时发生在大粗隆附近的皮肤套脱伤,皮肤套脱后在皮下有血肿及液化的脂肪组织,会弓发感染。
髋臼骨折手术后感染,会严重影响手术效果。因此,必须积极预防感染。相应的预防措施如下:
(1)糖尿病患者手术前充分控制血糖,减少感染发生率。
(2)手术前及时发现术区软组织损伤特别是Morel-Lavale损伤,必要时给予引流或清创,待皮肤条件改善后行手术。
(3)术中充分冲洗伤口,伤口引流减少血肿形成。
(4)合理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2、神经损伤:
髋臼骨折可并发坐骨神经损伤、股神经损伤、股外侧皮神经神经损伤损伤以及臀上、臀下神经损伤。其中坐骨神经损伤最为常见。
术前坐骨神经损伤的发生率文献报道为10%~15%。Tile报道为15.7%,积水潭医院报道术前坐骨神经损伤发生率为15.2%。术前神经损伤的原因为股骨头脱位或骨块移位时对神经造成牵拉或挫伤所致。术后神经损伤的发生率为2%~6%,主要涉及腓总神经,常因术中过度牵拉或压迫造成。Tile报道术后损伤发生率为5.9%,Letournel和积水潭医院报道的发生率均为6.3%。晚期坐骨神经损伤很少发生,一般认为是异位骨化或纤维瘢痕压迫神经所致,Letounal报道的569例患者中有2例迟发坐骨神经损伤,发生于后侧手术入路,分别在术后14天和术后45天出现坐骨神经痛,其中1例患者在术后58天行探查手术,发现神经被骨化的骨块及纤维组织包裹,遂行松解手术。
术中减少坐骨神经损伤的方法是在Kocher-Langenbeck入路手术时,始终保持伸髋并屈膝60°以上,以放松神经;术中发现神经无明显粘连,不需松解时,不要分离神经,而是连同神经鞘膜周围软组织一起保护,防止神经损伤。Calder等将体感诱发电位(somatosensory evoked potential, SEP)监测运用在髋臼手术中,88例患者只有2%出现医源性坐骨神经损伤。笔者在异位骨化骨块切除手术时,应用这种方法,减少了神经损伤的风险。
坐骨神经损伤的预后中胫神经好于腓总神经,神经恢复时间范围是3个月~3年。在观察神经恢复过程中,在术后3~6个月时可行肌电图检查。神经恢复的概率在文献报道中差别较大,Epsten报道髋关节后脱位的病例中有38例坐骨神经损伤,在术后3~33个月内,23例(60%)完全恢复。Rowe和Lowell报道16例髋臼骨折患者合并坐骨神经损伤,随诊1~27年,10例完全恢复,6例不全恢复。Stewart和MiIford报道17例坐骨神经损伤患者,只有3例完全恢复,9例功能恢复不到50%,3例未恢复。Fessler等指出,术中观察到的神经损伤状况是关系到神经恢复程度的重要因素,在他们的报道中,8例神经外膜内有明显挫伤和出血的患者中,6例腓总神经恢复极差,而神经仅被股骨头或骨块挤压的患者,神经恢复满意。在观察坐骨神经恢复的过程中,要配合踝关节支具以防足下垂。在手术3年以后,神经功能不恢复方可考虑行肌腱移位手术。
前入路手术可损伤股神经和股外侧皮神经。股神经损伤的发生率据Letournel报道为2.7%,股神经损伤后的表现是股四头肌无力,手术在暴露过程中要轻柔,尽可能避免损伤股神经。股外侧皮神经损伤后出现大腿近端外侧皮肤麻木,Letournel报道其发生率为12%,经过一段时间后周围皮神经可相应代偿,术中应将此神经的近端充分游离,避免用拉钩牵拉此神经。
臀上神经和臀下神经损伤少见,在术中臀大肌向内劈开过多可损伤臀下神经,广泛牵拉臀中肌或术中剥离范围过大可造成臀上神经损伤。臀上与臀下神经损伤后可造成明显的跛行步态,如果神经完整性好,则预后较好。
3、血管损伤:
髋臼骨折手术治疗的血管损伤并发症少见。在腹股沟入路中,可发生股动脉栓塞,在手术缝合伤口之前,应检查股动脉的搏动情况,必要时给血管鞘内注射少量局麻药,以缓解动脉痉挛。在大血管附近剥离时,不要将血管与周围包绕的软组织游离,以免造成淋巴组织损伤,影响淋巴回流。
在前入路手术时,暴露真骨盆时,要注意髂内血管与髂外血管的吻合支血管(corona mortis,“死亡冠”),此血管破裂,可造成大出血,手术剥离时,应小心地在耻骨骨膜下进行剥离,发现此血管后进行结扎。Tornetta等在解剖50侧尸体标本时发现该吻合支血管的出现率是84%,可以是静脉吻合(35侧,占70%),也可以是动脉吻合(17侧,占34%),在发现的17侧动脉吻合中有10侧同时存在静脉吻合。该吻合血管的直径为2~4mm,与耻骨联合的距离为30~90mm(平均62mm)。积水潭医院报道的国人尸体解剖结果显示,该吻合血管发生率为77.5%。其中一根静脉连接者22侧(图7-1),占70.9%根动脉连接者3侧,占9.7%;
同时有动脉、静脉者4侧,占12.9%;同时有两根静脉者2侧,占6.5%。吻合血管距离耻骨联合的平均距离为57mm(41~65mm)。吻合血管的平均直径为3.1mm(1.8~4.5mm),其中动脉的直径为2.7mm,而静脉的直径为3.2mm。解剖时发现吻合血管跨越耻骨上支的腹侧壁,进入闭孔。吻合血管在跨越耻骨上支的部位有一定的活动度。
尽管有学者认为,在骨盆髋臼骨折手术时死亡冠的出血非常凶险,难以控制。但是,Letournel曾经指出在脱臼骨折手术时,由于死亡冠的部位较为恒定,损伤的机会不是很高。Darmanis和Bircher等指出尽管死亡冠的发生率很高,但是在实际工作时,给手术带来的风险并不是很高。他们15年间经前入路治疗492例骨盆、髋臼骨折患者,只有5例患者在术中出现吻合血管的出血,其中2例出血量较大。
笔者观察到的吻合血管都位于耻骨上支的腹(后)侧壁,且有一定的游离度,髋臼骨折术中往往只是暴露耻骨上支的上壁,只要沿骨膜下操作,就不会轻易伤及吻合血管。在有些病例受伤时,这个血管被移位的骨折端损伤,断端发生栓塞在一定程度上也减少了出血的风险。因此,骨科医师不要因为这个吻合血管的存在,因害怕出血,而改变自己术前事先决定的手术入路。但是在骨盆旋转截骨术时,因为要在内侧窗口暴露耻骨上下支,并截断耻骨上下支,这步操作要在耻骨上支的后方进行,所以在骨盆截骨术中,往往需要解剖暴露死亡冠,并且要结扎血管。在经Stoppa入路进行骨盆骨折手术时,要暴露耻骨上支的腹侧壁,术中要小心探查,如果发现吻合血管,应给予结扎。
后入路手术时,在坐骨大切迹处,不能过分剥离,以免伤及臀上动脉。若动脉在此受伤,出血量大,而且血管近端缩入盆腔内,彻底止血需行开腹手术。对于手术难度大的陈旧性髋臼骨折患者,术前可以考虑做预防性的介入操作,选择性栓堵臀上动脉或髂内动脉,以减少术中出血的风险。
4、深静脉血栓形成和肺栓塞
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W)是髋臼和骨盆骨折的常见而又严重的并发症,创伤后患者处于高凝状态,而髋臼骨折患者下肢的制动加剧了这一状态。White等指出,脱臼骨折后深静脉血栓形成和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的潜在可能性很大,他们应用超声波检查发现髋臼骨折患者有15%合并DVR。Montgomery等应用MRI静脉扫描发现在髋臼骨折术前下肢的近端静脉有33%发生DVR。
笔者对2005年1月一2009年2月住院的448例髋臼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所统计的项目包括年龄、性别、入院距受伤时间、有无合并伤、合并的系统疾病、D-Dimer水平及变化趋势、术前是否采取预防血栓的措施、是否有吸烟史等。通过统计学分析,发现年龄大于45岁、合并系统性疾病、未采用血栓预防措施是影响血栓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DVT和PE对患者生命有很大的威胁,因此要预防DVT的形成。Oslon和Matta在术后应用下肢的充气压力靴(pneumatic compression boots),促进静脉回流。Fishmann等建议在术前应行下肢深静脉超声波检查,以早期发现潜在的DVT,在术后下肢穿过膝的弹力袜,双下肢交替应用充气加压装置促进静脉回流。
除了上述物理预防方法,在髋臼骨折患者围手术期,要给予药物预防。目前最常用的药物是低分子肝素。笔者对病例资料汇总后,发现应用低分子肝素预
防,可以使髋臼骨折患者的DVR发生率从23%降至11%。
(二)晚期并发症
1、臀肌萎缩:
描述臀肌萎缩的报道不多。查过程中,常发现患者有臀肌萎缩,脱臼骨折术后臀肌娄缩的原因主要有两个:①支配臀肌的臀上神经和臀下神经损伤;②手术后肌肉缺乏锻炼。在手术过程中,不要将臀大肌向内劈开过多以免损伤臀下神经,也不要广泛牵拉臀中肌以免造成臀上神经损伤。在手术后要鼓励患者进行臀肌的收缩练习和主动伸髋练习,以防发生肌肉萎缩。
2、创伤性关节炎:
可能导致创伤性关节炎发生的因素包括骨折复位不良;股骨头软骨损伤;螺钉进入关节内;合并股骨头骨折;术前存在骨性关节炎;感染。其中复位不良是创伤后关节炎发生的主要因素。Letournel报道569例髋臼骨折手术中,共有97例(17%)发生了创伤后关节炎,其中复位良好的418例中有43例(10.2%)发生了关节炎,而复位差的151例中有54例(35.7茪)发生了关节炎。积水潭区院随诊病例也有同样结果复位较好组和复位较( P<0. 05 )。笔者还观察到,16侧髋手术过程中发现合并股骨头软骨的磨损或剥脱,其中12侧髋出现关节炎,可见原始的股骨头关节软骨损伤对于创伤性关节炎的形成,有一定影响(P<0.05)。下图为一例34岁患者脱臼骨折术后发生重度创伤性关节炎。
发生创伤性关节炎会引起疼痛,关节功能受限,使患者的生活质量下降。因此,在治疗髋臼骨折的患者时,要采取以下措施,降低创伤性关节炎的发生率:
(1)术前对骨折进行准确的分型,选择恰当的手术入路,便于骨折复位与固定;不恰当的手术入路则难以复位复杂骨折。
(2)髋臼骨折手术难度大,术者需经长时间的训练,因此,脱臼骨折手术的术者必须是有经验的医师,或者要有他们的指导。
(3)髋臼的解剖复杂,手术要求有专门的器械。
(4)手术中要力争达到解剖复位,必要时拍X线片证实复位情况。
髋臼骨折出现创伤性关节炎的治疗取决于患者的症状,在患者出现疼痛时,可以给予非甾体抗炎药(NSAID)对症治疗疼痛严重、功能受限的患者可考虑行人工关节置换术。
3、股骨头坏死:
股骨头坏死是影响髋臼骨折手术效果的主要并发疝之一。股骨头坏死大多出现在术后2年内。Letournel报道的坏死率为3.9%,Matta报道的股骨头坏死率为9%(4/43),而Tile等报道的一组患者股骨头坏死率为18%。积水潭医院报道的股骨头坏死率为7.1%。图7-5为一例30岁男性患者髋臼骨折术后8个月股骨头坏死。
髋臼骨折手术治疗后发生股骨头坏死的影响因素包括:①髋臼骨折合并股骨头脱位,Letournel分析22例髋臼手术后股骨头坏死的患者,其中17例伤后有后脱位,3例有中心性脱位,1例前脱位;②不同的手术入路可能对股骨头坏死有一定影响,在前述的22例股骨头坏死患者中,18例患者为Kocher-Langenbeck入路手术;③伤后脱位的复位时间对股骨头坏死的影响,Letournel分析了167例脱位患者,在伤后6小时内复位的患者股骨头坏死率为5%,伤后6~24小时复位的患者股骨头坏死率为8%,而伤后24小时以后复位患者的股骨头坏死率可达16%。
上述是可能影响股骨头坏死的一些因素,但是股骨头的预后主要取决于受伤的一瞬间供应股骨头血液的主要血管断裂或扭曲导致的股骨头缺血,其进而导致了股骨头坏死发生。虽然创伤的一瞬间决定了股骨头损伤的预后,但在临床工作中,还是要尽可能在伤后早期对股骨头脱位进行复位,在术中尽可能减少剥离,保护股骨头的血液供应。笔者在后方入路手术中处理外旋肌群时,不切断股方肌,这样可以避免损伤旋股内动脉(供应股骨头的主要动脉)。如果关节内有游离骨块,笔者建议在大粗隆处牵引扩大关节间隙后取出骨块,而不能为了取骨块,再次将关节脱位。
当股骨头坏死发展到一定阶段达到Ficat-ArtetⅢ、Ⅳ期时,股骨头有明显塌陷,患者疼痛明显,功能严重受限,可行人工关节置换术。
4、异位骨化:
异位骨化(heterotopic ossification)是指关节周围骨化或关节周围新骨形成。异位骨化是人工腕关节置换术后和髋臼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其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清楚。一般认为各类创伤、炎症、神经损伤及肿瘤等因素造成多能间质细胞或类成纤维细胞分化成成骨前体细胞或成骨细胞从而引起骨化。
Letournel和Ghalambor等指出异位骨化的主要危险因素是从髂骨外板剥离肌肉,因此,异位骨化主要发生在扩展的髂股入路、Kocher-Langenbeck入路,在扩展的髂股入路的发生率最高,而在前方的髂腹股沟入路几乎不发生异位骨化。文献报道在合并颅脑损伤、胸部外伤时,异位骨化发生率高,T形骨折及男性患者异位骨化的出现率较高,其原因尚不清楚。髋臼骨折术后异位骨化的发生率文献报道为3%~69%、Letournel报道569例脱臼骨折手术中,有139例发生异位骨化,异位骨化发生率为24.4%Tile报道102例中有18例发生异位骨化,发生率为17.6%,国内吴新宝等首先报道一组病例,异位骨化发生率为30.6%(15/49)。
异位骨化的诊断主要依靠X线片检查,临床上普通X线片在术后4~6周即可以发现有骨化形成,而核素扫描通过发现损伤局部核素摄取率升高在伤后2~4周即可以检测出骨化的存在,而且核素检查还可以判断骨化的活动度和成熟程度,但是核素检查价格较高,而且不易被患者接受,临床应用有一定的局限。异位骨化的实验室检查主要是监测碱性磷酸酶(AKP)水平,AKP可以反映成骨细胞活性,可以作为检查异位骨化的可靠指标。AKP在术后3周开始升高,10周达到高峰,峰值可达正常值的3.5倍。
异位骨化的严重程度大多按照Brooker分级方法进行分级(图7-6):
Ⅰ级:骨岛的直径小于1cm。
Ⅱ级:骨岛较大,距骨盆或股骨侧的距离大于1cm。
Ⅲ级:骨化距骨盆或股骨侧的距离小于1cm。
Ⅳ级:有明显的骨桥连接于骨盆和股骨之间。
Ⅰ和Ⅱ级对关节功能影响不大,但Ⅲ级和Ⅳ级骨化影响关节功能。Bosse指出异位骨化对关节功能的影响与骨化的范围和骨化的部位均有关系。
异位骨化的预防主要有以下方法:
(1)术前仔细分析X线片,对骨折进行正确分型,依据分型选择正确的手术入路,些复杂的骨折如双柱骨折尽可能通过前方入路进行手术。
(2)在手术中尽可能减少从髂骨外板剥离肌肉。
(3)术中用大量生理盐水冲洗伤口。
(4)术后应用药物或放疗预防骨化形成。
(5)早期关节功能锻炼也有预防异位骨化的作用。
目前临床常用的预防异位骨化的药物是吲哚美辛(indomethacin),它是非甾体抗炎药,吲哚美辛预防异位骨化的机制还不完全清楚,可能与它能够抑制前列腺素等炎症介质,从而抑制炎症反应的发生或降低炎症反应的严重程度有关。1988年,Schmidt等报道了吲哚美辛预防全髋置换术后异位化形成的随机双盲对照的临床试验102例患者术后口服吲哚美辛25mg,每日3次,持续6周,1年后只有13%出现轻微骨化(Ⅰ级),未发生重度骨化,而安慰剂组48%出现中到重度骨化。Mclaren,Johnson和Moore也报道了吲哚美辛在髋臼骨折术后有预防异位骨化形成的作用。这些文献报道吲哚美辛的用药时间为2~6周,在术后第1~2天应该给药,若手术5~7天后开始给药,则不能阻止骨化形成。目前推荐的呢哚美辛的疗程分为两种:短疗程(1~2周)和长疗程(4~6周)。笔者建议在髋臼骨折后入路的患者可以采用短疗程,而术前合并脑外伤或是接受异位骨化切除的患者应该采用长疗程。
一些医师在髋臼术后应用放射治疗预防异位骨化。放疗预防骨化的机制是:放疗可以改变快速分化细胞的DNA结构,从而阻止多能间质细胞转化为成骨细胞。大多数倾向于术后24小时内单剂量6Gy照射来预防骨化形成。由于放疗的不良反应较多,尤其对于生育年龄的患者不合适,所以放疗的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有相当多的医师主张联合应用吲哚美辛和放射治疗,并取得良好疗效,如Moed等报道53例54侧髋术后联合应用药物与放疗,44侧髋未出现骨化,10侧髋仅有Ⅰ级骨化。
异位骨化形成后的治疗主要取决于对关节功能是否有影响。Ⅲ级、Ⅳ级异位骨化对于关节功能有影响,严重时需手术治疗。但是手术前需满足以下条件:①骨化成熟;②AKP水平正常。由于异位骨化切除后易复发,手术前2天开始口服吲哚美辛,持续给药4周,术后24小时内给予单剂量放疗照射。为预防骨化再形成,术后应早期开始关节功能锻炼。
、
本文来源:谷雨医联
版权声明:本文为转载内容,昱森医疗不对文章内容准确性及其观点负责, 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尊重知识与劳动,转载请保留版权信息。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随时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