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瑞和Moderna的COVID-19 mRNA疫苗上市,极大程度上推动了核酸疫苗的发展。核酸疫苗与传统疫苗相比,具有诸多优势,如设计简单、生产迅速、易于运输和储存,尤其适合应对突发性感染性疾病。由于核酸疫苗编码蛋白质抗原在宿主体内合成,可实现天然翻译后修饰,如磷酸化、糖基化等,提高免疫效果。当前,核酸疫苗开展的临床试验主要集中在癌症、自身免疫病和感染性疾病领域。
DNA疫苗一般采取质粒形式(pDNA),包括转录单位和制备单位。转录单位包含病毒杂合或真核启动子、内含子、目的基因以及polyA信号区。与mRNA疫苗相比,DNA疫苗性质更加稳定,而mRNA疫苗无需入核即可实现蛋白翻译,避免插入突变。启动子负责与RNA聚合酶连接,控制质粒转录,并最终实现翻译。通常使用CMV启动子,其可在各种细胞系中实现高水平抗原表达。然而,病毒启动子会在基因沉默作用下迅速失活,导致短暂基因表达。因此,采用病毒-哺乳动物杂合启动子,在体内、体外延迟启动子失活。一般,内含子序列位于启动子和目的基因之间,可有效提高抗原表达。polyA信号区可稳定mRNA转录,促进其从胞核释放。制备单位包括复制起始序列和抗生素抗性基因。前者使质粒在宿主体内实现扩增,后者使质粒可在菌落中进行筛选。体内试验中,法规强烈禁止抗生素抗性基因使用,以防止病人产生抗生素抗性和抗性基因的人类基因组整合。DNA疫苗在注射位点转染细胞,经过内化和转位作用到达胞核,实现抗原表达,最终抗原通过细胞凋亡或外泌体形式排出细胞。抗原提呈细胞(APC,包括树突状细胞DC、巨噬细胞和B细胞),这里以DC为例。DC捕获该抗原(外源抗原)后从组织进入淋巴结,捕获抗原在DC内体溶酶体作用下降解为多肽,随即以MHC II-抗原肽形式展现于DC表面,在淋巴结内提呈给CD4+T细胞。CD4+T细胞进一步引发B细胞反应,同时活化CD8+T细胞。外源抗原也可通过感染细胞MHC I分子途径提呈给CD8+T细胞。此外,DCs也可直接被DNA疫苗转染,抗原在DCs中表达,由于DCs既可表达MHC I,也可表达MHC II,因此DCs可同时活化CD4+T细胞和CD8+T细胞。活化CD4+T细胞和CD8+T细胞在IL-2(自分泌)作用下,实现扩增,分别转化为Th细胞和CTL。Th细胞在IL-2、IL-4和IFN-γ(自分泌)作用下,进一步扩增为Th1和Th2细胞。Th1通过维持CD8+T细胞增殖实现细胞免疫,Th2细胞通过B细胞作用实现体液免疫。该方式下,DNA疫苗同时诱发了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效果明显优于传统疫苗。Th1或Th2细胞增殖可通过改变免疫方式调节,肌肉注射时,一般诱导Th1型免疫反应(细胞免疫),皮内免疫时,一般诱导Th2型免疫反应(体液免疫)。这种全方位免疫诱发记忆性B细胞和T细胞形成,从而可有效预防疾病发生。截止目前,尚未有DNA疫苗获批在人体内使用,主要是基因表达不充分和免疫系统活化效率低问题。为了解决该问题,研究人员在DNA序列设计、疫苗构建和递送模式方面进行了改进。递送方面,传统针刺递送方式可划分为皮内、皮下、静脉注射和肌肉注射。皮内注射似乎比皮下和肌肉注射效果更好,原因是真皮内存在大量树突状细胞(DC),可实现有效抗原提呈。静脉注射的优点则为可将DNA质粒递送至淋巴器官处APC,但该方式的效果是不确定的。此外,DNA疫苗还可通过粘膜递送,如口、鼻、肺等,诱导局部粘膜免疫和全身免疫。粘膜免疫被认为是抗病毒最有效的免疫方式,因为宿主感染起始阶段发生在粘膜表面。而且,粘膜免疫形式友好,不需要针刺、专业设备以及手术。然而,裸DNA单独给药,由于存在体内稳定性、特定靶向、细胞摄取率和免疫系统调节缺陷,仍需通过电穿孔、微针或基因枪等特殊设备实现皮肤免疫。当然,这也可通过使用合适载体来改善,生物聚合物就是一个很好的选择。一般用作载体的物质包括脂质体、聚合物、病毒酶体、细胞穿透肽(CPPs)、活菌等。在这之中,聚合物具有理化稳定性高,低毒、有效保护力、易于制备、成本低特点。它比脂质体更刚性、更稳定,也不会带来病毒酶体和活菌导致的抗载体免疫。同时,聚合物可被设计成各种纳米结构,可调整大小与表面特性,对于药物载体应用很实用。对于DNA疫苗,生物学性质合成聚合物最佳,因其具有生物亲和性,易于细胞作用,生物降解,并能通过细菌或酶工程简单制备,应用前景广阔。迄今为止,DNA疫苗已被批准治疗兽用疾病,尽管尚未批准用于人类,但已有许多DNA疫苗应用于临床实验中。DNA疫苗目前仍存在一些挑战,如难以精准控制遗传物质及其本身较低的免疫原性,可通过研究基于生物聚合材料递送系统,以便提高其体内功效,最终应用于临床。1.Franck CO, Fanslau L, Bistrovic Popov A, Tyagi P, Fruk L. Biopolymer-based Carriers for DNA Vaccine Design. Angew Chem Int Ed Engl. 2020 Sep 7. doi: 10.1002/anie.2020102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