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孝心,及格了吗?
文/曹怀宁,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本文首发于《婚姻与家庭》杂志2018年1月下
策划人小语
年终将至,对大多数人来说,一年里最值得期待的年终奖,就是“带上爱人,回家看看”。打开家门,经常在朋友圈里转发养生知识、总是隔着手机碎碎念叮嘱你不要晚睡的父母笑盈盈地望着你时,喜悦和心酸是否一起涌上心头?那日渐增多的白发和皱纹都在提醒着你,父母老了,需要你用爱和孝心来温暖他们。但是,你的孝顺真的暖进父母的心坎儿里了吗?看完本期策划,你会找到正确答案。
父母变“懂事”了
有3家大型调查机构联合做过一个“爱家时间”的社会调查,调查对象分别是25~50岁的中等收入群体以及60岁以上的老人。
调查结果显示:被调查者每年与父母在一起的时间平均为78小时;63%的人每年家庭聚会的次数少于3;参与调查的老人中,空巢数量已超过50%;超过65%的老人觉得心灵孤独;7成以上老人因为缺少子女陪伴而缺乏幸福感。
然而,即使父母心里早已孤独如海,他们想到的,仍然是尽量少给儿女添麻烦。
“去年中秋临时突击回家,本来是想给爸妈一个惊喜。却不料,一打开门迎来的是两人惊慌失措的眼神。爸妈慌慌张张地把正在吃的午饭全端到厨房了,还嘟囔说着之前几顿吃鱼啊肉啊吃腻了,就想吃咸菜配馒头。
打开冰箱,里面只有几把蔬菜和酱罐。我的眼泪刷地就下来了。原来,我不在家的生活,爸妈过得如此对付。”
“电影《湄公河行动》正好是老爸喜欢的题材,想带他去看看。没想到却被一口回绝,说不想去。我干脆也使出必杀技,说电影票已经买好不可退换,不看就浪费了,老爸这才同意。
电影很精彩,老爸很开心。走出影院,老爸说,上次看电影是跟老妈恋爱的时候,影院里的标配还是木头凳子呢。我望着老爸,有点儿心酸。”
“记得9月末的一个午休时间,我妈打电话来问我十一哪天回家。我说没买到机票,只能坐火车了。我妈顿了顿说,如果要是嫌坐火车太累的话,不想回就别回了,她和爸爸就自己去周边玩玩。听着妈妈明明很想念我却努力装出不在乎的语气,我不禁想到一个词语:懂事。原来这个词是用来形容小孩子的,现在我却用它来形容爸妈。”
著名主持人张泉灵也曾经讲了一个心酸的故事。有一次,她去采访一位老奶奶时,觉得老人身上有一种特别的“老人味儿”。她问:“您多久洗一次澡呢?”老奶奶说:“我平时尽量不洗澡。”张泉灵惊讶地问:“为什么?”老奶奶说:“我这个岁数一个人住,洗澡是件很危险的事情。万一我摔倒了,摔瘫了,孩子的后半辈子就都耽误了。”
张泉灵眼眶微红地感叹:“我们的父母实在是太懂事了。”
是的,我们的父母正逐渐变得克制、隐忍。他们想把最好的东西留给我们,却轻易不向我们展示脆弱的一面,甚至推辞着我们的礼物,生怕会让我们从工作中分心……
当我们走出校园,真正在社会上立足,想要回头好好孝顺一直坚定守在自己后方的父母,送礼物、出国游、请大餐……我们将自己见识到的新鲜又有趣的东西捧到父母跟前指望着他们展颜一笑时,换来的有时却是数落埋怨甚至大发雷霆。
于是,我们不禁想问:
我的孝,为啥父母不想要?
“工作第一年,拿到了第一笔奖金,想拉着父母去好饭店里吃顿贵的。父母却百般不乐意,本以为他们只是舍不得钱,自己拍着胸脯请客,可父母整顿饭吃得并不开心,一直念叨着不该点那么多菜。回家后还结结实实地挨了父母一顿骂,原来,他们是真心不认可这种行为,花大钱捡了顿骂,真是又心酸又委屈!”
“母亲去世5年多了,父亲身体的小毛病也越来越多。我们把他从老家接过来同住,老公和儿子也表现得特别好。可是住了两个月后,父亲拎着行李坚持要回老家,怎么劝都没用。父亲抱怨说,在大城市住不舒坦,感觉没有人情味儿。想遛弯不知道去哪儿,我们一上班他就没个说话的人,连打牌都找不着地儿,只能在家里看电视。”
“放假回家,每天早上都能看到我妈从瓶瓶罐罐里抖出一小把药片塞进嘴里,和着水闭眼吞下。降压的、保肝的、管腿疼的、调血脂的……我劝她少吃一些,她说,年纪大了的人身体稍微有个头疼脑热就挺难扛的,恨不得立刻跑到医院里把专家号挂个遍,医生说没事儿她还会疑神疑鬼,家里的保健品也买了一大筐。我很想跟妈妈好好聊聊,让她的心理压力别那么大,却总是说不过她……”
为什么某些时候,我们的“孝”,父母并不想要?
其实,是因为我们眼中的孝很“片面”,并不能满足人内心复杂多层次的需要。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我们知道人类从低到高有5层需要,分别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情感和归属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每个人都会根据自己的三观,以自身特有的方式去设法满足这些需要。
我们的父母也是如此。当他们还年富力强时,很多事都可以自己独立搞定,不需要儿女插手;但现在年老体弱了,他们就会需要子女的配合甚至帮助。这就要求我们,“孝”必须结合老人的实际情况进行考虑。
子女对父母的拳拳孝心,其实父母都能够深深体会到。但为何我们的孝心,有时会让父母感到恼火?首先,两代人成长的年代不同,这就决定了两代人的价值观不同,对“好”的标准也不同。这里的“好”不仅指什么东西是好的,还指如何待人是好的。比如第一个案例中,在父母的价值观里,花很多的钱吃一顿饭,这根本不“好”,可能还不如自己在家做一顿饭来得实惠,然后把钱存银行来得幸福踏实。但子女认为吃好的、用好的,提高生活质量才是“好”,才是享福。双方观念与标准不匹配,自然都会感到委屈不满。
在第二个案例中,子女们特别希望能够高质量地满足父亲在生理和安全上的需要,让他吃好喝好,有子女在身边照顾,但父亲在情感与归属上的需要以及尊重的需要却基本落了空。人际关系上的互动与支持对于老年人而言尤为重要,他过去几十年所形成的关系网对一个人内心的滋养是巨大的。然而这位父亲进城后失去了老友的联系,平增对故土的思念,且在大城市鲜少与人沟通交流,周遭环境对他来说既陌生又危险,试问,他的内心如何能够踏实平静呢?
而在第三个案例里,那位妈妈为什么特别担心自己的身体,每天大量吃药?因为她第二层的“安全需要”受到了威胁,衰老与疾病都在提醒着她那个最终的结局——死亡。人面对死亡时都会生出恐惧之心,这种焦虑是需要排解的,所以这位妈妈才频繁地看病吃药,希望能够以这种方式推迟那一天的到来。单纯地劝妈妈不要吃太多药,不要对身体疑神疑鬼,只能妨碍母亲对安全需要的满足,母亲自然难以接受。
在现实生活中,还有很多儿女行孝反而引发矛盾的例子。这是因为两代人对社会的理解不同,适应方式自然也不同。比如父母觉得对一个人好就是要把他的事当自己的事,但子女认为对一个人好就是要给他空间,让他自由。结果子女生了孩子后为了不麻烦父母,就找保姆来带孩子,可父母却大为伤心,难以接受。父母觉得在家里安安稳稳的,每天帮子女带带孩子挺好,但子女认为人要有自己的生活,他们不希望父母帮忙带孩子,而是催促父母出去旅游。子女的做法反而让父母情感与归属上的需要落了空,而且感到不被尊重。
所以,对于子女来说,如果发现自己的孝心得不到父母的认可,先别急着伤心、委屈甚至愤怒,我们要做的是静下心来好好想想:父母的价值观是怎样的?他们习惯的生活模式是怎样的?我的做法真的满足了他们内心的需要吗?他们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关于“孝”,我们要做的还有很多
不得不说,中国千百年来的传统文化所倡导的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并不平等,“三纲五常”中的“三纲”便是“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要求子女必须绝对服从父母的意愿。现代夫妻之间的关系基本已经摆脱了这种陈旧的桎梏,但父母与成年子女之间的不平等关系却还处处可见。
从心理学角度上我们可以认识到,双方如果地位不平等,父母对子女有决定权,子女却很难直接影响父母,那就容易导致子女内心的抗拒和不满;而子女成家立业之后有了自己的生活,父母的世界却越来越小,在父母心中子女排位靠前,但在子女心中却恰好相反,这种情感上的“不平等”,同样也会让父母心生不满。再加上之前我们说的价值观、生活观上的代沟,“如何才能更好地孝顺父母”这个问题,自然变得更加复杂难解。
因此,两代人都要对于“孝顺”这一行为的内涵有更智慧的认识,共同努力,才能在行动上逐渐契合起来。子女要意识到,父母即使年龄渐老依然强烈希望获取价值感和意义感,同时因自己日渐年老而萌生不安全感。如果能够帮助父母找到合适的途径,使他们不再把所有的意义和价值都寄托在子女身上,而子女也在合理的界限范围内满足父母和自己的需要,那么双方都能感到更幸福。
下面的这句话,也许可以教会我们该如何去做:
古语有云:“小孝养身;中孝养心;大孝养志;至孝养慧。”
能满足父母衣食住行等物质需要,这是小孝;能满足父母的心愿,让他们顺心遂意,内心安乐,这是中孝;能帮助父母获取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实现志愿,这是大孝;而能帮助父母明白人生的真谛,拥有真正的生活智慧,这是至孝。
所以,我们的“孝”应该是一个逐步进阶的过程:
小孝:在孝顺父母之前,我们首先要经营好自己的生活。当我们有了一定的物质基础,并展现出应对生活的良好素质与能力时,才能使父母对我们真正感到放心,这时我们的物质孝顺,才更容易为父母所接受。另外,我们要关注父母的身体健康,为他们从各种渠道所获取的“医学知识”把关,给他们创造以真正科学的方式养身、治病的环境。父母的身体好了,情绪自然会更放松愉悦。
中孝:我们要理解并尊重父母的价值观和生活观,不要将自己的三观强行灌输给父母,强迫他们按我们观念中的“好”的标准行事。我们要明白,父母老了,他们能做的事越来越有限,他们很担心被子女,甚至被这个社会抛在身后。
所以我们要努力寻找对父母表达关心和爱意的渠道,比如陪伴他们度过纪念日和节日,他们的某些希望、要求甚至特殊的生活习惯,如果不违背我们的原则与底线,也尽量考虑满足和包容他们。
大孝:马斯洛的5层需求其实可以归结为一点,那就是感到生活能为自己所掌控的需要。因此,我们需要多帮助父母更好地获取这方面的能力,比如可以手把手教他们学会使用电子产品和社交软件,使他们哪怕地域隔绝,还是能维持原先的社交网络,从亲朋好友那里获得情感上的陪伴与慰藉。
有些父母年轻时为了生计,不得不忍痛放弃了自己的兴趣爱好甚至理想。而现在他们退休了,如果当年的梦想和热情依然没有熄灭,那么我们可以创造条件帮他们实现。越接近老年,人类就越需要意义感和价值感来对抗死亡焦虑。而自我实现所带来的满足与成就感,可以让人感到极大的幸福,并且深深觉得自己的人生是有意义的。这会是我们给父母最好的礼物。
至孝:没有人是完美的,每个人身上或多或少都有缺点或者性格上的问题。我们的父母必然会做错事,而他们做的错事不仅会让身边的人受伤,更会让他们自己的生活慢慢偏离幸福的轨道,走入思维的死胡同。如果是一般的小问题,那么我们可以通过理解和包容来解决。但如果父母身上的问题比较严重,已经突破了我们的底线,或者使他们自己本身的幸福和安宁受到很大威胁,那么这时身为子女就不能一味顺从与忍让,而是要通过我们主动的努力与干预,设法帮助父母再一次“成长”。
我们要帮助他们理解生活的真相,接受合理的事实,这是对他们真正有好处的。同时注意不要以负面情绪来回应他们,而是表达理解与尊重。我们一定要有心理准备,在对待父母时既要有耐心,也要坚持以正确的方式行事,并在父母抱怨、不满甚至反弹时冷静应对。冷静、坚决、尊重,是我们要遵循的原则。
成长是终生的,永远不会嫌太晚。有能力帮助父母再一次“成长”,是很少人能达到,也是很多人所希冀的“至孝”。
除了帮助父母克服自身的缺点之外,至孝还要体现在减轻父母对衰老和死亡的恐慌感上。随着父母年纪的增长,衰老和死亡像一朵阴云那般悬在父母的心头,让他们潜意识中的焦虑与恐慌越来越盛。频繁就医、大把吃药等方式就是他们本能发展出来的、能力范围之内的防御机制,他们通过这种方式来让自己相信:“我已经很努力地在维护身体健康了,所以衰老和死亡不会轻易找上我。”但衰老和死亡是必然会发生的事,因它们而产生的恐慌是无法根除的,所以只能依靠健全且强大的心理来削弱其力量。
存在主义哲学揭示出这样一个事实:死亡焦虑与一个人对生活的意义感成反比。当一个人回顾自己的一生时,他越能感觉到活得有意义、有价值,他的死亡焦虑就越低,也就越能以坦然平和的心境面对或好或坏的明天。
所以,我们作为子女,首先要对父母自发的防御机制予以一定的尊重和理解,而不是不分青红皂白地否定与打压,这样反而会使父母更挫败、更固执。其次,我们要努力帮助父母在余下的年月中努力活出自己,通过与他人连结或助人自助的社会实践活动来获取意义感和价值感。这样他们才不容易陷进盲目就医、滥用药品和疯狂购买保健品的陷阱中,采用消极的方式来抵抗恐惧。
小语:
毕淑敏在《孝心无价》中说:“我相信每一个赤诚忠厚的孩子,都曾在心底向父母许下“孝”的宏愿,相信来日方长,相信水到渠成,相信自己必有功成名就衣锦还乡的那一天,可以从容尽孝。可惜我们忘了时间的残酷,忘了人生的短暂,忘了世上有永远无法报答的恩情,忘了生命本身有不堪一击的脆弱。”
成为父母与子女是人生最深的缘分,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份孝心,不管这份孝心处于哪个层次,愿我们能给父母他们最需要的孝心,愿我们都能好好将这缘分维系到永远。
作者简介:曹怀宁,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咨询实践超四千小时,主擅领域包括婚恋情感、人际交往、两性心理、人生规划、家庭关系等。《婚姻与家庭》杂志特邀专家,多家媒体签约撰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