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启超的妻子李蕙仙是怎样的一种存在?

男人,很少有不喜欢像李蕙仙这样的女人做老婆的。我在“今日头条”上发了这样的一篇小文阅读量马上过万,可见其人的魅力。

她出生名门,自幼年时便熟读诗书,擅长琴棋书画,有才女美誉,是清朝礼部尚书李端棻的堂妹。

1889年,梁启超17岁时,参加了清朝的典试,那一年,正好是李端棻是主考官,他非常赏识这位才貌双全的小伙子,做主把自己的堂妹许配给了他。完婚时,梁启超19岁,李蕙仙24岁。

婚后第二年,她随梁启超回到了他的老家,广东的一个小乡村。梁家世代既耕且读,靠几亩薄田维持生活。而李蕙仙则不同,家庭生活优裕,又深得父亲宠爱,基本上是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大家闺秀。

来到梁家后,虽然语言不通,生活不习惯,她还是放下身段,亲自挑水、舂米、煮饭,且从未流露过半分不高兴的情绪。

在梁家主持家政的是她的婆婆,也是梁启超的继母,只比李蕙仙大两岁,刚开始也处处刁难,可李蕙仙对待这个婆婆还是和颜悦色,十分尊敬她,主动承担家里的一切大小事物,从而取得了婆婆的喜欢,家庭生活也十分和睦美满。

梁启超的成就,同样也离不开李蕙仙的帮助,就连他的国语,都来自于夫人的家教。自结婚始,她就常常变卖陪嫁的首饰,帮助梁启超买书。在梁启超著书立说时,她又做他的第一个读者,并帮他抄录文章。可以说,他的九百万言著作,都有李蕙仙的功劳。

在梁启超的影响下,她的思想认识也不断提高,不光是贤内助,而且是“闺中良友”。在思想上和行动上全力支持梁启超的“公车上书”。在上海,创办了女子学堂,她担任校长,成为中国第一位女校长。也是当年妇女运动的发起人之一,刊物《妇女报》的主编之一。

历年的操劳,李蕙仙的身体渐渐垮了。她担心梁家的香火不旺,主动让自己的陪嫁丫鬟王桂荃做了梁启超的侧室。哪个女人会心甘情愿地让自己的丈夫和别人共享呢?可是,为了梁家的人丁兴旺,她做出了艰难的选择。众所周知,王桂荃果然为梁家生育了六个孩子。

李蕙仙和梁启超共同生活了33年,由于长期谢积劳成疾,病逝于55岁。

对于他们的结合,梁启超用“美满姻缘,百年恩爱”来总结。

其实,李蕙仙也有一段智斗“小三”的故事,我在“头条”上没有提及。那还是当年百日维新失败后,梁启超逃亡到美国,邂逅了一位学识广博的姑娘,何惠珍。

这个姑娘也是梁启超的追随者,她还担任了梁的英文老师,随着两人交往日渐增多,这位何小姐爱上了梁启超,宁愿做小妾。刚开始梁启超并没有接受,可架不住何小姐的爱情攻势,一年后,终于坠入情网。

他毕竟深爱着李蕙仙,想要纳妾肯定要征得妻子的同意。李蕙仙接信后,自然十分气恼,当即回了一封信给梁启超,大意是说:你不是女子,大可不必从一而终,如果真的喜欢何蕙珍,我准备禀告父亲大人为你做主,成全你们。

夫人此举让梁启超着了慌,他知道父亲是绝不会同意自己取小的,聪明的李蕙仙当然也知道。他急忙复信,求妻子手下留情,并再三向夫人表白,对何蕙珍只是一时情迷。

最终,梁启超以理智战了上风,结束了这段感情。以后,即便何小姐千里迢迢来找他,他也是别人不见。

我写得很用心吧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