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怎么争得过天道

来源 | 十点读书(ID:duhaoshu)

文 | 江徐(十点读书签约作者)

代代孝,辈辈传,孝当先;和谐中华,雨露滋润,和为贵。

孝,是中华道德文化中至关重要的一个字。

孝敬长辈,自古以来就是理所应当的事。孝顺,是考量品格德行的首要标准。

这种文化,可以追溯到三皇五帝之一的“华夏至圣”舜帝。

最让世人千载传颂的,是他的孝悌精神。

事实上,这是一个集智慧与传奇于一生的男子。

传奇的出生,独特的相貌

远古时代,圣人降生都伴随一段神奇的传说。

佛陀出生前,他母亲梦见一头白象,用鼻子将一朵莲花放进自己体内,之后自己也跟了进去。她为此有感而孕。

关于舜的出生,《尚书》中记有一笔:“姚氏纵华感枢。”

东汉经学家郑玄对此做了注解:“舜母感枢星之精而生舜重华。”

也就是说,舜的母亲感应到北斗星的璀璨光华,然后生下舜。

史上才能卓绝之人,都天生异象。造字的仓颉、春秋五霸之一的重耳、楚汉之争的项羽……

舜同样如此,眼睛有两个瞳仁。因此,家人给他取名为重华。全名,姚重华。

舜是后来的谥号。因所在国的国名为虞,所以又称:虞舜。

关于他的出生地,更是充满神秘色彩,学术界对此争论不休。

司马迁在《史记》中对此一笔带过:“舜,冀州之人也。”

(舜)

论家世,舜似乎没有什么背景。他来自民间,父亲、祖父都不太有名。

倘若往上追溯到第六世祖宗,却是赫赫有名的一个人物,那便是“五帝之一”的颛顼。

作为人文始祖的六世孙,虞舜继承到了颛顼静渊疏通、统领部落的才能,并且青出蓝而胜于蓝。

荣耀早已过去,他要靠自己创造辉煌。

只不过,这些是后来的事。

狠毒的父母,孝顺的儿子

俗话说,虎毒不食子。可是也有例外,舜就是因为这种例外而度过凄惨的童年。

母亲生下他之后便去世,父亲瞽叟又是个盲人。生活艰辛,不难想象。

后来,瞽叟娶了第二任妻子,并且生了儿子,取名为象。

《史记·五帝本纪》中这样写道:“舜父瞽叟顽,母嚚,弟象傲,皆欲杀舜。”

司马迁说,舜的继母是个愚蠢而顽固的女人,他的父亲也好不到哪里,在自己女人怂恿下,连亲生儿子都想杀,除之而后快。

一个是生他养他的父亲,一个是心肠歹毒的继母,一个是同父异母的弟弟,他们仨沆瀣一气,总是想杀掉舜,又总是不能得逞。

舜稍有过错,他们就借机处罚。

一个人,面对这样的境遇,该如何处理呢?

有人问过孔子同样的问题,孔子回复八个字:“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孔圣人认为,为人处世,用公正无私应对恶行,用善行回报善行。

相比之下,舜的人生境界有过之而无不及:“舜顺适不失子道,兄弟孝慈。欲杀,不可得;即求,尝在侧。”

不管你们如何想方设法地加害于我,我始终善待你们。不管你们怎样待我,只要有需求,我总会完成。

这样做,既不违背身为儿子和兄长的道义,同时让你们找不到杀害我的借口。

他的小心谨慎、恭顺温良,并非愚孝,也非忍受,而是完全出自本心。这种道德的自我要求,也让他保全了性命。

如此,二十岁的舜成了闻名天下的孝子。

遵循孝道,让他从草根逆袭成为君主,乃至升华为华夏至圣。

德的人,自带光芒

尧、舜、禹,是三位至圣君主,他们背后是三个贤明时代。

彼时,尧在位已七十多年,垂垂老矣,他开始物色继承人。

众臣从贵族圈里举荐好几人,包括尧的儿子丹朱,都因为这样那样的缺点被逐一否定。

最后,大家想到了因孝顺出名的一个年轻人,便向尧推荐道:“有矜在民间,曰虞舜,能和以孝”。

为了对舜进行考核,尧作出了一系列举措。

首先,尧把自己两个女儿下嫁给舜,同时还把九个儿子交于舜管教,借此观察他的德行和才能。

舜与君王的女儿结为夫妻,丝毫没有觉得自己是攀上高枝,就用养尊处优来宠溺妻子,反而教导她俩温和谦让,谨守妇道。

俗话说,龙生九子,各有不同。而舜却有能耐让尧的九个儿子友爱相处,笃行不辍。

这两项任务的出色完成,让尧对他刮目相看。

事实上,舜自带的强大感染力就像太阳光,所到之处,皆被照耀。

他种地,大家便自觉谦让田界;

他捕鱼,大家互相让出站脚的地方;

他制陶,大家纷纷效仿精细的做工;

他在一个地方待上一年,便成为村落,待上二年,形成城镇,待上三年,城市逐渐形成。

他的行为举止,无形中对旁人起着教化作用。他所到之处,总会化干戈为玉帛,生活蒸蒸日上。

《道德经》里有一句话:“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尧舜禹,都是内圣外王的贤德之人,他们走的都是无为而治的路线。

这种无为而为的力量,就像诗圣两句诗:“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孝顺的人,值得信任

《弟子规》云:“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区区十五字,做到的人恐怕寥寥。以孝顺扬名的舜,却能不折不扣地照此执行。

有这样一个故事:

尧看到舜才干卓越,赐予他牛羊琴布,还为他建造仓库。

这些成就让瞽叟非常眼红,随之起了谋财害命的坏心。

瞽叟让舜爬到仓库上修补房顶,然后抽掉梯子,往仓库放火。

当他发出狰狞的窃喜时,舜已经借助身边两个大斗笠安全跳下,成功逃离火海。

一计不成又生一计,瞽叟又命令舜挖井。

当舜下到井底,瞽叟和象开始往里面填土。

舜又不傻,怎会察觉不出父亲的动机?不违背父亲的要求,是出于孝道。有所防备,是为了自保。

当爷俩站在井口,握着土锹,再次发出狰狞的嘎笑时,舜已经从暗道逃脱。

瞽叟和象以为舜这次死定了,于是瓜分他的财产。牛羊和仓库归瞽叟,舜的妻子和琴归象。就这样,两人坐享其成。

雀占鸠巢的象,日子过得悠哉游戏。有一天,他正在弹琴,却看到从门外进来的舜……

明明知道家人的计谋,舜非但既往不咎,还和以前一样孝敬父亲,爱护弟弟,而且态度更加恭谨。

《易经》中有一句话 :“自天佑之,吉无不利。”世人喜欢说,吉人自有天相。

舜既有天相,他自是吉人。吉人天相,逢凶化吉。一方面,能够感化邪恶,另一方面,也因此获得执权者更深信任。

尧让他推行教典、参与百官事务、接待各方宾客,各项政务,舜都完成得很漂亮。

最后,尧又派他去往山川林泽,进行最后一级考验。既便跋山涉水,即便暴风骤雨,他从未迷失方向。

三年时间,经过全方位观察,层层考核,尧肯定了舜——这是一个才智超凡、业务能力超强的人,万里挑一。

能够继承帝位的,非他莫属!

不争的人,赢得了天下

《史记·五帝本纪》写有道:“天下明德,皆自虞帝始。”

舜正式登上帝位,已近六十一岁。

之前,对于名利和地位,他从来没有主动争取,反而觉得自己德行不够,对尧抛来的橄榄枝也再三谦让。

最终,他接受了尧的禅让,成为远古部落联盟的新一代首领。

舜勤勉执政,励精图治,推出一系列社会改革举措:修订礼仪、勤观天象、祭祀山川、巡狩四方、校定节气和月份、统一音律和度量衡。

他施行仁政,为此“象以典刑,流宥五刑”。他认为无心之过给予赦免,屡教不改则严惩。

对于舜的统治,老百姓非常诚服。

尧去世后,舜也不留恋帝位,主动让位给尧的儿子丹朱,自己隐居起来。

然而大家并不接受丹朱,诸侯依旧去见舜,百姓依旧去找舜。

这让他觉得,天意如此,便该顺其自然,于是重回都城,正式继承帝位,史称帝舜。

从古至今,为了名与利,有多少人明争暗斗,使用阴谋诡计。到头来转身成空,只落得寂寞身前身后事。

得道的人才会明白,名是虚名,利是浮利,唯有本心与仁爱才是真实,唯有与草木同生同腐的有用事业,才是意义所在。

《菜根谭》有言:“争是不争,不争是争,夫唯不争,天下莫能与之争。”世间最高的智慧,在于在争与不争的平衡。

孝悌友爱,是舜的贤德。不争而争,是舜的智慧。

舜帝修炼到了内圣外王的境界,他不争不抢,从草根逆袭,赢得了天下与人心。

这是他伟大的传奇,也是中华文化千古不朽的精神。

作者 | 江徐,80后女子,煮字疗饥,借笔画心  来源:十点读书(ID:duhaoshu)

(0)

相关推荐